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金融危机空间传导及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04:07

  本文关键词:金融危机空间传导及预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金融局势,展开对金融危机传导和预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防范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也是中国维护金融系统稳健性,保持经济与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金融安全的内在要求。本文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发的全球经济预测模型,并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全球经济波动仿真平台,对金融危机传导及预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得到一些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利用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监测月度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对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金融危机空间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危机空间传导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金融溢出效应。第二,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模型研发小组建立的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6对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并利用预测结果,结合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6的架构和已有的研究,建立面向中国的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并对中国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分析2015年出现的"货币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三,在全球经济模型GPM6和GPM+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专业软件Anylogic7,建立全球经济仿真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各种经济现象的模拟,尤其是对金融危机瞬时、持续性冲击的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金融危机可控性及金融危机仿真研究。第四,在前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建立,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选择和经济仿真三个角度对现有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进行改进,改进措施共包括四项:一是建立面向世界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二是在全球经济模型框架下进行金融危机预警;三是结合仿真方法进行金融危机预警;四是促进各国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统一。最后给出中国金融危机预警实践的政策建议。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金融危机空间传导机制展开研究,发现金融危机传导过程中的非线性金融溢出效应,验证了金融危机在国家间传导过程中金融渠道的非线性传导机制;其次,建立两种新型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固定效应空间动态杜宾模型和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再次,建立面向中国的经济预测模型GPM+,并用之来进行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最后,建立全球经济仿真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金融危机冲击的模拟,为金融危机传导和预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金融危机 空间传导 金融危机预警 全球经济预测模型 金融冲击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第1章 引言12-21
  • 1.1 选题背景12-14
  • 1.1.1 理论背景12-14
  • 1.1.2 现实背景14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4-16
  • 1.2.1 选题目的14-15
  • 1.2.2 选题意义15-16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16-19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研究内容18-19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19-20
  • 1.5 论文创新之处20-21
  • 第2章 研究综述21-35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21-25
  • 2.1.1 金融危机的定义21
  • 2.1.2 金融危机的分类21-24
  • 2.1.3 金融危机的起因24-25
  • 2.2 金融危机传导文献综述25-30
  • 2.2.1 金融危机传导路径的文献综述25-28
  • 2.2.2 金融危机传导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28-30
  • 2.3 金融危机预警文献综述30-33
  • 2.4 文献评述33-35
  • 第3章 金融危机空间传导机制研究35-65
  • 3.1 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空间动态传导机制初探35-40
  • 3.1.1 金融危机空间线性传导机制模型的构建35-36
  • 3.1.2 指标体系及实证结果36-40
  • 3.2 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40-57
  • 3.2.1 模型设定41-42
  • 3.2.2 迭代估计方法42-44
  • 3.2.3 假设检验44-46
  • 3.2.4 模拟实验46-50
  • 3.2.5 估计方法的改进及应用50-57
  • 3.3 金融危机空间传导非线性机制研究57-63
  • 3.3.1 金融危机空间非线性传导机制模型的构建57-58
  • 3.3.2 金融危机空间传导过程中两种溢出效应的检验58-60
  • 3.3.3 实证结果60-63
  • 3.4 本章小结63-65
  • 第4章 全球经济视角下的金融危机预警分析65-90
  • 4.1 全球经济模型概述65-67
  • 4.1.1 世界经济模型发展简述65-66
  • 4.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模型简述66-67
  • 4.2 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6架构下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波动预测67-81
  • 4.2.1 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6核心架构68-74
  • 4.2.2 数据来源及估计结果74-76
  • 4.2.3 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波动预测76-81
  • 4.3 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框架下的中国经济波动预测81-89
  • 4.3.1 面向中国的全球经济预测模型GPM+核心架构的构建81-85
  • 4.3.2 模型估计及预测85-89
  • 4.4 本章小结89-90
  • 第5章 金融危机冲击仿真分析90-105
  • 5.1 全球经济波动仿真分析平台的构建91-92
  • 5.2 经济冲击仿真92-99
  • 5.2.1 可靠性检验92-95
  • 5.2.2 瞬时冲击模拟95-97
  • 5.2.3 持久性冲击模拟97-98
  • 5.2.4 随机性冲击模拟98-99
  • 5.3 金融危机可控性研究99-101
  • 5.4 金融危机仿真实例101-104
  • 5.5 本章小结104-105
  • 第6章 金融危机预警机制改进及政策建议105-115
  • 6.1 世界各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比较105-108
  • 6.1.1 世界各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简述105-106
  • 6.1.2 中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106-108
  • 6.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期预警演练(EWE)体系108-109
  • 6.3 传统金融危机预警的改进109-113
  • 6.3.1 建立面向世界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109-110
  • 6.3.2 全球经济模型框架下进行金融危机预警110-111
  • 6.3.3 结合仿真方法进行金融危机预警111-112
  • 6.3.4 促进各国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统一112-113
  • 6.4 对中国金融预警实践的政策建议113-114
  • 6.4.1 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预警系统113
  • 6.4.2 合理选择宏观审慎政策和工具113
  • 6.4.3 合理开发和运用经济模拟仿真平台工具113-114
  • 6.5 本章小结114-115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115-118
  • 7.1 总结115-116
  • 7.2 本文不足与展望116-118
  • 7.2.1 本文不足之处116
  • 7.2.2 展望116-118
  • 参考文献118-124
  • 致谢124-126
  • 附录A 固定效应空间动态非参数杜宾模型中线性参数部分估计渐进性质的推导126-129
  • 附录B 全球经济预测模型相关说明129-133
  • 附录C 全球经济波动仿真平台结构133-14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46-1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萍,孙刚;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透析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2 邢天才;孙进;汪川;;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3 董兵兵;;从金融危机看风险的传染与转化[J];银行家;2011年05期

4 谭洪涛;蔡利;蔡春;;金融稳定监管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5 胡海峰;代松;;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及其测度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4期

6 付克华;早期预警体系的理论回顾及其评价[J];世界经济;2003年03期

7 何德旭;郑联盛;;金融危机:演进、冲击与政府应对[J];世界经济;2009年09期

8 李超;;基于“超金融化”的全球金融危机研究:V-R模型与实证[J];探索;2010年04期

9 李成;王建军;;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三阶段周期动态效应分析——基于VAR系统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8期

10 李刚;潘浩敏;贾威;;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的空间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9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U

本文编号:26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6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