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联合国已将其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贫困、污染、人口)之首,因此,如何反贫困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难题。然而,直至今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完全彻底地解决这一难题。中国虽然经过长期反贫困战略的实施,已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失衡,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还在逐渐拉大且日益严重,致使彻底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还十分艰巨,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消除贫困仍然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资源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加速人们摆脱贫困,为了实现精准扶贫,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使人们真正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本文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级、市、县级的区域贫困度的测度、识别,并对区域致贫因素及反贫困战略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区域贫困问题是贫困研究领域中的一全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它可以丰富贫困研究理论,扩大人们对消除贫困研究的视角,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实践上,该课题研究对分析致贫因素,寻找化解贫困直至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我国“四个全面”和对世界承诺的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和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的内容与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国内外关于区域贫困研究的文献综述;区域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发展理论流派与区域发展的阶段理论,贫困和区域贫困的内涵,区域贫困测度方法及区域贫困识别标准等。第二部分是中国区域贫困度识别、测算及贫困区域的空间分布。主要内容有:根据贫困发生率测算方法,测算区域的贫困程度,并根据测算的结果建立区域贫困识别的标准,从贫困深度(收入缺口)和贫困广度(贫困发生率)两个方面对中国31个省域(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度,并基于地区年人均收入水平对380个地市级区域(333个地级行政区域和47个县级市和自治州的区域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分别对省、地市级区域的类型(极度贫困、相对贫困、一般区域、相对富裕、富裕)进行了识别,描绘这些区域在中国版图上的空间地理分布。第三部分是贫困区域致贫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有:通过所建立的省级区域贫困发生率与区域致贫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贫困与区域自然禀赋(自然环境、能源和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程度、经济与产业结构、财政收入、投资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外向度)、区域人力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劳动适龄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教育经费投入)、区域财政与金融发展(财政在社会保障及扶贫专项的投资和经融机构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区域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包括道路里程数、电话普及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低保率、医院人均床位数)等的关系对区域贫困广度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这5个分组要素综合成5个代表性指标分析其和区域贫困广度的关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反贫困政策及其成效分析。主要内容有:对于我国所实施过的和正在实施的反贫困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等效果进行分析,找出这些政策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贫困区域反贫困路径的选择提供政策依据。第五部分是中国区域反贫困战略与路径选择。根据第三和第四部分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分析,重点讨论在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制定反贫困战略目标以及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贫困区域反贫困的路径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从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看,尽管如何界定贫困及区域贫困还存在各不同认识,但收入水平与贫困线下贫困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即贫困发生率仍然是绝大多数界定区域贫困内涵的根本,因此,以此为根据对区域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其科学合理性;按照我国所确定的贫困标准,通过本文所构建的区域贫困度测度算法,结合区域贫困发生率和收入缺口,对我国2013年31个省域(台湾、香港和澳门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和380个地市级(333个地级市和47个县级市及自治州)城乡一体的区域贫困度测算识别分析发现,我国仍然有很多省域处于相对贫困或贫困区域水平之下。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确定的贫困标准,情况还要严重。(习近平在2015年联合国大会上讲话中曾指出,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尚有2亿人口处于贫困水平下)。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差距在逐渐拉大,彻底消除贫困,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导致区域贫困的因素十分复杂,实证分析表明,贫困区域致贫因素与生态环境恶劣、资源禀赋匮乏、经济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或体制和政策缺失等众多种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是其全部或部分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部分贫困区域的社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通过内部驱动使其彻底摆脱贫困状态,必须通过外部作用加以解决;虽然,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2001年又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前,正在执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建立了农村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大多数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攻破了贫困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但通过对这些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效果分析发现,在制订和落实反贫困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需要化解的问题;因此,制定基于贫困程度与贫困类型的差别化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和政策,摆脱完全靠政府投入,着力发挥贫困区域内部优势,协调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帮扶力度,大力促进社会化参与程度是区域反贫困路径的根本选择。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区域贫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以区域为研究单位,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给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区域贫困测度、识别的标准、模型和方法,并对我国省、地市级和部分县乡镇的区域贫困度进行了测算分析,描绘出了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贫困区域致贫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区域反贫困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我国所实施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贫困程度和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区域反贫困战略目标、政策和路径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6
【图文】: 005与2013年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城市较农村富裕,说明我国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在中部、西部的农村。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 2013 年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统计数据,在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各选取部分省份,绘制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条形图 1-2,
中国相对贫困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岳驷;张宇;;我国民间投资的区域类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年11期
2 蒋清海;;我国区域市场发育战略与对策[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5年09期
3 杨冠军;;区域需要鲜明的特点和完善的体系[J];安家;2006年04期
4 罗勤辉;;西部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特征与战略思路——以四川省服务业发展为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2期
5 阳国新;区域市场浅析[J];财经科学;1991年05期
6 任东波;;区域东亚与知识“东亚”[J];史学集刊;2009年04期
7 郑长德;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年03期
8 辛贤,万广华,刘晓昀;中国饲料粮区域间流通及对价格的反应[J];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01期
9 宋璇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纵横综合定位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张湘云;;区域品牌的构建与维护[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红;龚卫国;陈伟民;梁毅雄;张红梅;;基于中国人人脸区域特征的贝叶斯分类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先梅;迟健男;王志良;;基于区域特征与知识匹配的驾驶员眼睛定位方法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3 李翠琳;;基于区域特征的变化矢量分析方法的植被动态监测[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海涛;鲍远律;曲静;;道路和区域规范化算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孙爱军;;中国农民消费的区域特征研究——基于省际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6 张煌辉;徐德;;一种基于圆周区域特征的角点快速匹配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7 贾双;;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 第一节《北京》[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赵黎明;袁盛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区域文学委员会成立并召开全国第二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9 赵继敏;;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特征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许宜北;齐永青;;陕西乡村体育运动区域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建利;关于三明区域品牌发展的几点建议[N];三明日报;2008年
2 ;河北区域特征再认识[N];河北日报;2005年
3 关健;区域分销商“大逃亡”?[N];电脑商报;2006年
4 自治区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张家寿;加强金融合作[N];广西日报;2006年
5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陈栋;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其价值[N];光明日报;2010年
6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职博士生 夏鲁惠;构建生态良好的区域高教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柳立;实施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区域保险发展策略[N];金融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姚建 张祖辉;区域品牌旗帜下深圳珠宝业谋求转型[N];中国黄金报;2008年
9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通信政策研究所 朱金周;2004年中国电信业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N];通信信息报;2005年
10 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 许长卿;培育饮料区域名牌 需补足欠缺 构建饮品区域名牌支撑体系[N];中国食品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魏晓锋;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黄庚保;区域质量形势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苏恒轩;中国寿险业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莫虹频;区域典型物质与能量代谢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冯艳;区域贫困测度、识别与反贫困路径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郭克锋;区域品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孙忠峰;制造业外资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刘同德;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
274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