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

发布时间:2017-04-04 13:16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职能 市场决定
【学位授予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F12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1 导论15-4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5-23
  •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15-19
  •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19-23
  •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23-37
  •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3-26
  •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26-28
  •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28-30
  •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30-37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37-39
  • 1.3.1 研究方法37-38
  • 1.3.2 论文结构38-39
  •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39-42
  • 1.4.1 政府与国家39-40
  •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40-41
  •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41-42
  •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42-45
  • 1.5.1 论文可能创新42
  • 1.5.2 论文不足42-45
  •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45-77
  • 2.1 经济增长46-64
  •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46-50
  •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50-58
  •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58-64
  •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64-69
  •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64-67
  •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67-68
  •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68-69
  •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69-77
  •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69
  •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69-74
  •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74-77
  •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77-121
  •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78-84
  •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78-80
  •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80-81
  •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81
  •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81-82
  •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82-83
  •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83-84
  •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84-94
  •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84-87
  •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87-90
  •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90-94
  •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94-105
  •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94-97
  •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捍卫之手97-98
  •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98-100
  •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100-101
  •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101-103
  • 3.3.6 小结103-105
  •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105-121
  •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105-112
  •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112-114
  •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114-117
  •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117-121
  •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121-157
  •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123-131
  •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123-126
  •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126-129
  •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129-131
  •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131-149
  •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131-138
  •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138-147
  •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147-149
  •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149-157
  •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149-150
  •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150-153
  •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153-157
  •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157-195
  •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157-165
  •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157-160
  •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60-164
  •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164-165
  •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165-175
  •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165-167
  •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167-174
  •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174-175
  •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175-185
  •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175-176
  •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176-184
  •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184-185
  •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185-195
  •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185-189
  •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189-190
  •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190-195
  •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195-221
  •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195-209
  •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195-198
  •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198-203
  •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203-209
  •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209-214
  •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209-211
  •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211-212
  •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212-214
  •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214-221
  •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214-216
  •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216-217
  •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217-221
  •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221-253
  •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222-233
  •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222-229
  •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229-231
  •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231-233
  •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233-238
  •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233-234
  •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234-237
  •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237-238
  •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238-244
  •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38-240
  •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240-243
  •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43-244
  •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244-253
  •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244-247
  •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247-249
  •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249-253
  • 参考文献253-275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275-277
  • 后记277-278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85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