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5:04
本文关键词: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投资拉动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资源的迅速枯竭、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失衡致使社会的承受能力逼近极限,也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陷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怪圈,因此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摒弃高能耗的发展模式,转而采用“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钢铁产业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水平间接反映国民经济的发达程度。但是钢铁产业也是典型的“两高一资”产业。长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因此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而科学准确的评价是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 循环经济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合适测度。目前有很多学者对钢铁工业以及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方式、模式的选择方面,而对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衡量还不多。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进行全面测算和衡量。因此,本研究界定了循环经济效率这一概念的内涵,认为循环经济效率是在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增加资源循环再利用因素后的效率。运用DEA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比率指标代替现有文献中大都采取的总量指标来作为评价指标。DE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不佳的主要原因来自纯技术无效性。 为更全面衡量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文界定了循环经济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并构建了循环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质量即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视角下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运行所表现出的最终效果;循环经济质量测度的评价指标是依据“3R”原则设计的,反映的是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等方面的效果。通过对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质量的模糊评价,得出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质量从2008-2012年间基本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质量的上升幅度相对较大。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评价结果,划分了40家样本企业的类型,分为:高效高质型、高效低质型、中效高质型、中效低质型、低效高质型、低效低质型六种类型,其中高效高质型是其他类型企业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效率—质量二维矩阵直观反映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升循环经济水平指明路径。 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因素。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认为企业技术和企业规模对循环经济质量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尤其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能有效地带动循环经济质量的提高。然而企业技术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企业规模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检验,钢铁行业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同时,构建了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评价体系,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改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界定了循环经济效率和循环经济质量的内涵;并分别构建了区别于现有文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效率和质量两个维度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衡量,其中效率维度侧重于钢铁行业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率,质量维度侧重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效果,重点体现循环经济质量的内涵。整体、全面了解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状况,可以为提升循环经济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关键词】:钢铁工业 循环经济效率 循环经济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5;F426.31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26
- 1.1 选题背景14-19
- 1.2 研究意义19-21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21-26
- 1.3.1 研究主要内容21-23
- 1.3.2 研究创新点23-24
- 1.3.3 研究技术路线24-25
- 1.3.4 研究方法25-26
- 2 文献综述26-42
- 2.1 循环经济研究综述26-35
- 2.1.1 循环经济内涵26-29
- 2.1.2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29-31
- 2.1.3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31-35
- 2.2 循环经济效率及质量研究综述35-41
- 2.2.1 传统效率的研究综述35-36
- 2.2.2 循环经济效率理论文献综述36-38
- 2.2.3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方法38-40
- 2.2.4 循环经济质量的提出及内涵40-41
- 2.3 小结41-42
- 3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测度42-66
- 3.1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测度的DEA方法42-45
- 3.2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5-50
- 3.2.1 循环经济效率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解释47-48
- 3.2.2 数据来源48-49
- 3.2.3 数据处理49-50
- 3.3 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静态评价50-59
- 3.3.1 综合效率分析53
- 3.3.2 纯技术效率分析53-54
- 3.3.3 规模效率分析54-56
- 3.3.4 规模收益分析56-57
- 3.3.5 依据循环经济效率对钢铁行业进行分类57-59
- 3.4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动态分析59-64
- 3.4.1 Malmquist指数原理59-61
- 3.4.2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动态分析61-64
- 3.5 小结64-66
- 4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质量评价66-85
- 4.1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质量测度66
- 4.2 模糊评价66-72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步骤67-68
- 4.2.2 基于三角数的FAHP确定权重68-72
- 4.3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简化72-76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72-73
- 4.3.2 循环经济质量评价指标的解释73-74
- 4.3.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指标简化74-76
- 4.4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76-80
- 4.4.1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质量评价结果76-79
- 4.4.2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质量评价结果分析79-80
- 4.5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综合评价分析80-83
- 4.6 小结83-85
- 5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85-108
- 5.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85-87
- 5.2 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因素及评价87-92
- 5.2.1 中国钢铁工业技术因素分析87-90
- 5.2.2 中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评价90-92
- 5.3 行业技术水平与规模对循环经济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分析92-96
- 5.3.1 技术、规模对行业循环经济质量的影响92-93
- 5.3.2 技术、规模对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93-96
- 5.4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评价96-107
- 5.4.1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理论97-98
- 5.4.2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评价体系98-102
- 5.4.3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的模糊综合矩阵分析102-104
- 5.4.4 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模糊综合评价104-106
- 5.4.5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评价结果106-107
- 5.5 小结107-108
- 6 结论与未来展望108-114
- 6.1 主要结论108-111
- 6.2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111-114
- 参考文献114-125
- 附录A 长流程生产企业定量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125-126
- 附录B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宏观)126-127
- 附录C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127-128
- 附录D 日本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128-129
- 附录E 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环境评价调查问卷129-132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132-13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天;;鞍钢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冯良;关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节能与环保;2002年09期
3 肖明,张群;我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总体水平的评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包景岭,孙贻超,侯晓珉,姬亚芹,韩振旺;钢铁工业环评中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3期
5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6 陈静,林逢春;国际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差异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4期
7 杜春丽;成金华;;我国钢铁产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2003—2006[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8 包菊芳;诸圣国;;我国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年10期
9 戴铁军;陆钟武;;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10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当代生态农业;2002年Z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0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