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供应风险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3:21
本文关键词:考虑供应风险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供应链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风险日益成为采购运作领域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有关供应风险的不对称信息普遍存在,使得采购方在采购决策时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在与供应风险相关的不对称信息下应用各种风险应对工具来降低供应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制造商向上游供应商采购为背景,从有关随机中断风险和随机产能风险的不对称信息入手,运用采购合同这一广泛使用的采购机制,结合流程改进、双源采购、产能投资这三种风险应对工具,深入探讨了供应风险环境下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当制造商直接对供应商实施流程改进以提高其供应可靠性从而降低随机中断风险时,研究了在供应商拥有关于供应初始可靠性的私有信息这一现实背景下,制造商如何设计采购合同来联合优化其流程改进和采购决策,并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对制造商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最优采购合同的设计实际上是在权衡供应链利润损失和信息租金。相比于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决策,不对称信息会降低制造商订货的可能性,还会造成其过度努力的现象。此外,不同私有信息类型供应商出现的概率也会影响制造商的订货和努力决策。第二,当供应商实施不可见的流程改进策略来降低供应随机中断风险时,研究了在供应商拥有关于供应初始可靠性的私有信息情况下,制造商如何通过采购合同中的罚金设计来规制供应商努力行为,并探讨了供应商的最优努力决策以及不对称信息的价值。研究发现,与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决策相比,当供应商存在高、低两种初始可靠性类型时,制造商对低类型供应商设置的罚金可能会较大,这将诱使该供应商向上扭曲的努力决策。不对称信息也可能使得制造商不向低类型供应商订货,这将导致高类型供应商获得的信息租金为零。第三,当制造商和供应商可以共同实施流程改进应对供应中断风险时,研究了制造商、供应商、供应双方流程改进这三种改进策略的选择问题。首先设计了供应双方共同流程改进下制造商的采购合同,然后从制造商和供应链的角度比较了三种改进策略。研究发现,供应双方共同流程改进与供应商流程改进产生了相同的制造商利润和供应链利润,而这两种策略下制造商的利润都低于制造商流程改进策略下的利润,但这三种策略中供应链利润的大小关系则与供应商初始可靠性私有信息的分布函数有关。第四,当制造商实施双源采购而同时供应商付出不可见努力来应对供应中断风险时,研究了供应商流程改进下制造商的双源采购合同设计问题,分析了有关供应初始可靠性的不对称信息下双源采购的价值,并探讨了供应商流程改进对制造商实施双源采购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位收益较高时制造商会同时向两个供应商订货,随着单位收益降低,制造商可能只向单个供应商订货或者不订货。不对称信息的出现会降低制造商向供应商们订货的可能性,而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的供应商流程改进既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制造商的双源采购决策。第五,当制造商通过双源采购而同时供应商们付出不可见产能投资应对随机产能风险时,考虑到两个供应商各自拥有产能风险的私有信息,分别设计了不确定需求实现前订货的推式合同和需求实现后订货的拉式合同。推式合同中不对称信息会降低制造商的订货量,这使得供应商们所付产能努力减少。而拉式合同中不对称信息会降低制造商通过批发价激励供应商扩大产能的可能性,两个供应商总的产能努力也会降低。对比两类合同可以发现,对称信息下二者产生的制造商利润相等,而不对称信息将给推式合同带来更高的制造商利润。
【关键词】:供应风险 不对称信息 流程改进 双源采购 产能投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相关理论研究13-15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15-16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16-18
- 1.5 研究方法18-19
- 1.6 研究创新与贡献19-21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21-33
- 2.1 对称信息下供应风险应对策略相关研究21-27
- 2.2 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风险应对策略及采购机制设计27-30
- 2.3 本章小结30-33
- 3 制造商改进供应可靠性的采购合同设计33-49
- 3.1 引言33-34
- 3.2 模型假设34-35
- 3.3 模型分析35-43
- 3.3.1 MI机制中供应商的最优产量35-36
- 3.3.2 MI机制中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36-39
- 3.3.3 MI机制中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39-43
- 3.4 MI机制中信息的价值43-46
- 3.5 算例分析46
- 3.6 本章小结46-49
- 4 供应商改进供应可靠性的采购合同设计49-65
- 4.1 引言49-50
- 4.2 模型假设50-51
- 4.3 模型分析51-60
- 4.3.1 SI机制中供应商的最优生产数量和最优努力程度51-53
- 4.3.2 SI机制中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53-55
- 4.3.3 SI机制中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55-60
- 4.4 SI机制中信息的价值60-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5 供应双方改进供应可靠性的采购合同设计及改进策略选择65-79
- 5.1 引言65-66
- 5.2 供应双方共同改进供应可靠性的采购合同设计66-71
- 5.2.1 模型假设66-67
- 5.2.2 MSI机制中供应商的最优产量和最优努力程度67-68
- 5.2.3 MSI机制中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68-69
- 5.2.4 MSI机制中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69-71
- 5.3 流程改进策略比较71-76
- 5.4 本章小结76-79
- 6 供应中断风险下双源采购合同设计79-99
- 6.1 引言79-80
- 6.2 模型假设80-81
- 6.3 模型分析81-92
- 6.3.1 SID机制中供应商的最优决策81-82
- 6.3.2 SID机制中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82-84
- 6.3.3 SID机制中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采购合同84-92
- 6.4 SID机制中双源采购的价值92-94
- 6.5 SID机制中供应商流程改进对制造商双源采购决策的影响94-97
- 6.6 本章小结97-99
- 7 随机产能风险下推式与拉式采购合同设计99-119
- 7.1 引言99-100
- 7.2 模型假设100-102
- 7.3 推式合同102-106
- 7.3.1 推式合同中供应商的最优努力决策102
- 7.3.2 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推式合同102-103
- 7.3.3 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推式合同103-106
- 7.4 拉式合同106-114
- 7.4.1 拉式合同中供应商的最优努力决策107-108
- 7.4.2 制造商在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拉式合同108-109
- 7.4.3 制造商在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拉式合同109-114
- 7.5 推式和拉式合同比较114-117
- 7.6 本章小结117-119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119-125
- 8.1 主要结论119-122
- 8.2 研究展望122-125
- 致谢125-127
- 参考文献127-139
- 附录139
- A.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139
- B. 参与的科研项目1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军;李健;汪寿阳;;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鲁其辉;朱道立;;含交付时间不确定性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3 田厚平;刘长贤;;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销售渠道双目标混合激励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4 王丽梅;姚忠;刘鲁;;现货供应不确定下的优化采购策略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张煜;汪寿阳;;不对称信息下供应商安全状态监控策略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6 王性玉;姚远;;供应链风险管理的两个优化模型[J];经济管理;2008年Z3期
7 马士华;李果;;供应商产出随机下基于风险共享的供应链协同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03期
8 徐最;朱道立;朱文贵;;补偿契约模式下的供应链产能投资研究[J];科技导报;2007年07期
9 曾文瑛;胡昊;;供应风险条件下零售商订货及提前支付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0期
10 许德惠;李刚;孙林岩;;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及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考虑供应风险的采购合同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0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