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从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求知、审美需求的转变。地质资源所蕴含的旅游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用于满足人们审美、休闲、养生、求知的需求,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的阶段,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文以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及路径。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始于1936年石林名胜区管理处的成立,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在1986年将旅游业定位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后。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云南产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对云南地质资源环境、169个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六大类旅游地质资源专项产品和活动、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等典型旅游开发利用示例以及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符合地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及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地质资源,是产业化的前提,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地质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对地质资源的价值重构、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以及技术进步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提供了条件,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社区民众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十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层次分类、权重选择以及价值评价,构建地质资源旅游价值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对云南97个典型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在观赏游憩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组合较好、适游期较长为云南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赏型、科考型、休闲度假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结果,也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前提。旅游地质资源要开发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在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即产品化、市场化才能够实现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核心。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需要研究旅游市场需求,找到可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市场。研究从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以及游客的集中度两个维度将旅游市场分为六类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类型,公园及保护区类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类型等三种旅游地质资源产品。云南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包括了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温泉旅游企业、12个温泉休闲旅游区、3个AAAAA级、27个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含二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由奇石、珠宝玉石、大理石等组成的旅游购物地质产品,这些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是云南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提高资源转化和产品生产的效率。旅游地质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旅游地质资源或者旅游地质资源经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通过评估其价值,采用竞争型方式,使得交易对象能够为最佳经营者所持有,从而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目前主要是采取围绕经营权转让下的承包和租赁、在旅游地质资源景区内的特许经营以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加强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目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层次还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问题突出,借鉴国内外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经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多方参与等途径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 资产化 产业化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39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现状14-32
- 一、旅游地质及旅游地质资源15-18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研究18-25
- 三、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25-32
- 第二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32-39
-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32-33
- 二、研究方法33-34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34-36
- 四、研究的意义36-39
- 第二章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39-58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类型39-55
- 一、观赏性旅游开发类型40-43
- 二、科普、科考旅游开发类型43-53
- 三、商品性旅游开发类型53-55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55-58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55-56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与市场化56
- 三、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56-58
- 第三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现状58-111
- 第一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58-66
- 一、地形地貌特征58-60
- 二、气候环境60
- 三、水文环境60-61
- 四、大地构造环境61-63
- 五、地质环境63-66
- 第二节 云南旅游地质景观概况66-82
- 一、成景作用及地质景观分布特征66-69
- 二、云南特色旅游地质景观69-81
- 三、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特点81-82
- 第三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示例82-111
- 一、石林世界地质公园83-90
- 二、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90-98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专项产品及活动98-111
- 第四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111-140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条件111-115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111-113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113-115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115-119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机制115-116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116-119
- 第三节 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119-129
-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类与评价概述119-121
- 二、地质资源旅游价值分类与评价121-129
- 第四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129-140
- 一、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条件129-133
- 二、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意义133-135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标志135-140
- 第五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及市场化140-188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140-145
- 一、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概念及界定140-141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分类141-142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142-145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145-154
- 一、产品定价机制综述145-146
- 二、垄断条件下的定价146-150
- 三、竞争条件下的定价150-154
- 第三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营销154-158
- 一、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154-156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156-157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价值实现157-158
- 第四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158-188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的条件158-160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原则及产品类型160-185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市场化效益分析185-188
- 第六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188-201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条件及可行性188-191
- 一、完善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系统是保证资产化的前提188-189
- 二、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资产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189-190
- 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产化交易提供了平台190
- 四、国外资产化交易的经验190-191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权及定价191-195
-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产权机制191-193
- 二、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价格193-195
- 第三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195-201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背景及现状196-197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97-200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问题200-201
- 第七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探讨201-218
- 第一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存在的问题201-203
-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201-202
-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202
- 三、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202-203
-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质资源产业化的经验203-213
- 一、立法的制度性保障203-206
- 二、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206-210
- 三、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210-211
- 四、旅游地质资源的全球保护网络211-213
- 第三节 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213-218
- 一、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213-214
- 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214-216
- 三、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216
- 四、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216-218
- 结论218-222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认识218-221
-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221-222
- 参考文献222-228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228-230
- 致谢2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淑英,杨世瑜,秦卫平,黄鲲;基于“概念分层”结构的旅游地质资源评分系统的开发[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莹;刘雪美;;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初探——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3 胡能勇;戴塔根;蔡让平;李敬;阳金宝;;论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及资产化管理[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年04期
4 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2期
5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资源旅游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6 后立胜,许学工;国家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7 黄金火,林明太;大金湖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J];福建地理;2005年03期
8 吴应科;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9 马波;公共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引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杨泸;;四川省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晶;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产业化经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2 陈燕娥;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陈震;甘肃省白银国家矿山公园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樊鸿瑜;地质遗迹类旅游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初探[D];湖南大学;2006年
5 陈莉莉;西部大峡谷景区旅游资源特色与产品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裴若婷;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