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践情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经验探索与理论框架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11 13:3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在中国特色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产生开始就致力于有效满足中国独特的内部管理需求及外部政治环境要求,体现了鲜明的实用导向。在国家治理背景下,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三分一轮一流程”的相关要求为标志,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为加强政府内部权力运行制约的重要机制而推动实施起来。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单位运行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适用范围面临由经济活动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的发展要求,原有功能实现也面临挑战。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适用范围和功能拓展需要完备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但截止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尚未形成统一、完备的理论框架,原有研究认识视角及当前发展要求处于冲突与割裂状态,如何总结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框架成为当前理论研究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关乎国家治理要求的落实。因此,本文首先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理念认识出发,在总结分析“权力制衡观”内部控制理念内涵及局限基础上,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围绕不确定性的产生与应对,综合“信息观”和“系统观”作为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念转变框架??3.2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的理念挑战??
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操作管理层及企业员工为控制??主体,并分别侧重关注治理风险、经营财务风险及作业风险。结合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具有“生产”和“规制”两种属性这一观点,上述研究观点进一步认为企业??的“生产”属性直接与管理控制、作业控制相对应,“规制”属性直接与公司治理相??对应。??治理控制??以所有权为基础??n^???s?????管理控制??>?以经营权为基础??Z???I?????作业控制??___*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图3-2治理视角下计划与控制要素模型??总体上来源,现有研究在从治理视角下对组织系统中的计划与控制要素加以分??析过程中,将治理控制置于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建设要求之上,并将两者分别与规??制属性和生产属性对应起来,体现出了对企业组织规制属性的重视。但这种过于强??调企业组织的规制属性,是否能够指引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属性的发挥仍有待商榷。公司治理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规范,从“人”??的角度关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关系问题,通过设置科学绩效考评标准和??薪酬激励计划,公司治理可以有效激发管理人员追求实现企业价值的积极性,成为??公司管理活动运作的组织与制度保障。但公司战略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徐虹??等,2010),治理控制仅是战略目标制定的保证机制,对于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组织??发展战略,则涉及到更为深层次的组织客观环境发展认识,体现着物质发展规律认??识,而治理控制并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实施逻辑。而且这种计划与控要素划分逻辑??42??
员、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我国学者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同样也认为可以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与??治理层对应的战略控制;与经理层、中层管理层对应的管理控制:与操作管理层和??职工对应的作业控制。其中,战略控制所处层级最高,作业控制处于基础执行层级,??而管理控制处于衔接战略控制与作业控制的中介层级(池国华,2010)。??战略控制??目标、战略和政策??j?X???1?■?■??管理控制?*?战輅实施??;?Z???%?????作业控制???具体任务实施??图3-3战略视角下计划与控制要素模型??在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任务控制的特征和关联方面,战略规划是决定组织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的过程。战略规划过程通常以组织目标既定为前提,但同??时也包括基于对预计威胁的反应或对未来机会的利用来重新审视及调整组织目标。??任务控制是主要表现为通过遵循各工序运行规则来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政府补助与产融结合的调节作用[J]. 刘婧,罗福凯,王京. 经济管理. 2019(08)
[2]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十大关系[J]. 白华.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6)
[3]基于公共风险重新定义公共产品[J]. 刘尚希,李成威. 财政研究. 2018(08)
[4]政府内部控制制度变迁演化:内生动力抑或外力驱动——基于反腐倡廉视角[J]. 杜烽,陈文川,黄淑怡,林倩. 财会通讯. 2018(20)
[5]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创新——基于国家治理视角[J]. 唐大鹏,常语萱. 会计研究. 2018(07)
[6]预算绩效管理:新时代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J]. 王泽彩.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4)
[7]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理论、制度与顶层设计[J]. 马国贤,任晓辉.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4)
[8]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特点及启示[J]. 王小龙,杜强,衡卫峰,赖启忠,孙江霓. 财政研究. 2018(03)
[9]从财务资本导向到智力资本导向:公司治理范式的演进研究[J]. 金帆,张雪.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1)
[10]政府内部控制、政府财务信息与政府公信力[J]. 唐大鹏,常语萱. 财政研究. 2018(01)
博士论文
[1]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 唐晓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2]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D]. 刘光忠.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247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3-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念转变框架??3.2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的理念挑战??
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操作管理层及企业员工为控制??主体,并分别侧重关注治理风险、经营财务风险及作业风险。结合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具有“生产”和“规制”两种属性这一观点,上述研究观点进一步认为企业??的“生产”属性直接与管理控制、作业控制相对应,“规制”属性直接与公司治理相??对应。??治理控制??以所有权为基础??n^???s?????管理控制??>?以经营权为基础??Z???I?????作业控制??___*以岗位职责为基础??图3-2治理视角下计划与控制要素模型??总体上来源,现有研究在从治理视角下对组织系统中的计划与控制要素加以分??析过程中,将治理控制置于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建设要求之上,并将两者分别与规??制属性和生产属性对应起来,体现出了对企业组织规制属性的重视。但这种过于强??调企业组织的规制属性,是否能够指引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发展目标,有效促??进企业生产属性的发挥仍有待商榷。公司治理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规范,从“人”??的角度关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关系问题,通过设置科学绩效考评标准和??薪酬激励计划,公司治理可以有效激发管理人员追求实现企业价值的积极性,成为??公司管理活动运作的组织与制度保障。但公司战略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徐虹??等,2010),治理控制仅是战略目标制定的保证机制,对于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组织??发展战略,则涉及到更为深层次的组织客观环境发展认识,体现着物质发展规律认??识,而治理控制并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实施逻辑。而且这种计划与控要素划分逻辑??42??
员、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我国学者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同样也认为可以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与??治理层对应的战略控制;与经理层、中层管理层对应的管理控制:与操作管理层和??职工对应的作业控制。其中,战略控制所处层级最高,作业控制处于基础执行层级,??而管理控制处于衔接战略控制与作业控制的中介层级(池国华,2010)。??战略控制??目标、战略和政策??j?X???1?■?■??管理控制?*?战輅实施??;?Z???%?????作业控制???具体任务实施??图3-3战略视角下计划与控制要素模型??在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任务控制的特征和关联方面,战略规划是决定组织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的过程。战略规划过程通常以组织目标既定为前提,但同??时也包括基于对预计威胁的反应或对未来机会的利用来重新审视及调整组织目标。??任务控制是主要表现为通过遵循各工序运行规则来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4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政府补助与产融结合的调节作用[J]. 刘婧,罗福凯,王京. 经济管理. 2019(08)
[2]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十大关系[J]. 白华.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6)
[3]基于公共风险重新定义公共产品[J]. 刘尚希,李成威. 财政研究. 2018(08)
[4]政府内部控制制度变迁演化:内生动力抑或外力驱动——基于反腐倡廉视角[J]. 杜烽,陈文川,黄淑怡,林倩. 财会通讯. 2018(20)
[5]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创新——基于国家治理视角[J]. 唐大鹏,常语萱. 会计研究. 2018(07)
[6]预算绩效管理:新时代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J]. 王泽彩.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4)
[7]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理论、制度与顶层设计[J]. 马国贤,任晓辉.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4)
[8]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特点及启示[J]. 王小龙,杜强,衡卫峰,赖启忠,孙江霓. 财政研究. 2018(03)
[9]从财务资本导向到智力资本导向:公司治理范式的演进研究[J]. 金帆,张雪.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1)
[10]政府内部控制、政府财务信息与政府公信力[J]. 唐大鹏,常语萱. 财政研究. 2018(01)
博士论文
[1]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 唐晓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2]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研究[D]. 刘光忠.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33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