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宏观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05:4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一度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但也造成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房地产开发投资不可持续等现实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宏观经济层面则面临产能过剩、资源和环境压力承载力不足、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等困境。然而,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依赖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势必要向培养内需、激发实体部门投资活力、构建具有更强内生增长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房地产开发投资作为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中维持怎样的水平以及发挥怎样的作用,将成为一项极具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议题,解决这一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房地产投资活动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路径以及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和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立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核心特征,识别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进一步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中国房地产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和资源要素空间配置效率的影响关系与作用机制展开系统...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及同比增速(%)
第2章中国房地产投资现状及其宏观效应传导机制分析17图2.2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0-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势图2.2展示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0-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趋势图。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变化趋势具有区域趋同的特点,尽管从绝对水平来说中西部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但三大区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14年之前都维持着较高的增速,而后三大地区的增速均明显下降,且与全国层面上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变化趋势表现是一致的。事实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整体发展程度要显著高出中西部地区,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从而产生更多的土地和住房的需求(陆铭等,2015),然而2003年后为了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将建设用地指标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而挤出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的分配,虽然带来了中西部经济短期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将资源过度配置到新城建设中,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陆铭,2017)。彭俞超等(2018)进一步指出,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应与当地人口、产业增长潜力相适应,作为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却较高,这会造成经济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还会进一步扭曲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高,是影响总产出变动的重要经济变量,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出的倒“U”型特征给予本文研究启示:房地产投资既会影响总产出的短期波动,也会影响经济长期增长;另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推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区域趋同特征,造成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配置的低效率,并进一步扭曲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下面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其他产业间的联动关系揭示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
第2章中国房地产投资现状及其宏观效应传导机制分析19图2.3房地产投资与关联产业发展由图2.3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房地产投资与批发零售业发展具有同向变动关系,2014年以后房地产投资份额在下降的同时也伴随着批发零售业产值份额的下降,这说明零售端的需求受投资驱动影响较为明显,这会导致社会零售品销售额随投资下滑而下降,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还未形成内需驱动消费内生增长,致使总产出抵御冲击的能力下降。其次,房地产投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租赁和服务业产值份额的持续上升,这对推动产业结构向三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建筑业发展同样也会推动其关联的服务业发展,使得经济个体增加服务消费的需求,对三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房地产投资与金融业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备受学者们关注,多数研究认为金融发展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部分学者研究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甚至可能会消失(Arcand等,2015),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下降。上述现象在我国也是存在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投资结构变化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彭俞超等,2018),基于此,本文考察了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与金融发展效率的关系,如图2.4所示,为了突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上升阶段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这里将样本期间选取为2003-2014年。根据王广谦(1999),彭俞超等(2018)关于金融效率的定义,其是指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边际贡献,本文采用单位金融业增加值
本文编号:3466172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例及同比增速(%)
第2章中国房地产投资现状及其宏观效应传导机制分析17图2.2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0-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势图2.2展示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0-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趋势图。从区域层面来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变化趋势具有区域趋同的特点,尽管从绝对水平来说中西部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但三大区域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14年之前都维持着较高的增速,而后三大地区的增速均明显下降,且与全国层面上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变化趋势表现是一致的。事实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整体发展程度要显著高出中西部地区,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地区,从而产生更多的土地和住房的需求(陆铭等,2015),然而2003年后为了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将建设用地指标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而挤出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的分配,虽然带来了中西部经济短期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将资源过度配置到新城建设中,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陆铭,2017)。彭俞超等(2018)进一步指出,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应与当地人口、产业增长潜力相适应,作为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却较高,这会造成经济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还会进一步扭曲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较高,是影响总产出变动的重要经济变量,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呈现出的倒“U”型特征给予本文研究启示:房地产投资既会影响总产出的短期波动,也会影响经济长期增长;另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推动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区域趋同特征,造成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配置的低效率,并进一步扭曲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下面通过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其他产业间的联动关系揭示房地产投资对宏观经
第2章中国房地产投资现状及其宏观效应传导机制分析19图2.3房地产投资与关联产业发展由图2.3可以看出,总体而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房地产投资与批发零售业发展具有同向变动关系,2014年以后房地产投资份额在下降的同时也伴随着批发零售业产值份额的下降,这说明零售端的需求受投资驱动影响较为明显,这会导致社会零售品销售额随投资下滑而下降,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还未形成内需驱动消费内生增长,致使总产出抵御冲击的能力下降。其次,房地产投资增长促进了建筑业、租赁和服务业产值份额的持续上升,这对推动产业结构向三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建筑业发展同样也会推动其关联的服务业发展,使得经济个体增加服务消费的需求,对三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2)房地产投资与金融业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备受学者们关注,多数研究认为金融发展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部分学者研究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下降,甚至可能会消失(Arcand等,2015),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下降。上述现象在我国也是存在的,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而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投资结构变化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彭俞超等,2018),基于此,本文考察了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与金融发展效率的关系,如图2.4所示,为了突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上升阶段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这里将样本期间选取为2003-2014年。根据王广谦(1999),彭俞超等(2018)关于金融效率的定义,其是指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边际贡献,本文采用单位金融业增加值
本文编号:3466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46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