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5:03
本文关键词: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碳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若不尽快改善,这一问题还将持续恶化。发达国家掀起了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轮胎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制造工业,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特征已无法适应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轮胎产业转型成为当前我国轮胎产业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转型理论等经济学、管理学及化工技术与经济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国内外轮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阐述我国轮胎产业朝低碳经济方向转型的现实动因与碳排放动因。从低碳经济的视角,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思路、方式及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与理论基础。绪论指出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理论基础部分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轮胎与轮胎产业、绿色轮胎等,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低碳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及产业转型理论,并对轮胎产业发展特点、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内涵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产业环境分析与国内发展趋势预测。在对我国轮胎产业所处的国际产业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外轮胎产业以绿色轮胎为主流的低碳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同时描述了我国轮胎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我国轮胎产量及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并指出国内轮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我国轮胎产业低碳转型的前景与空间。第三部分是从低碳经济的视角,对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动因机理进行分析。从五个维度揭示了我国轮胎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现实动因,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我国轮胎产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揭示了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碳排放压力及低碳化转型潜力的动因。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对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构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指标权重,选择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搜集到的数据,对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为我国轮胎产业向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实证依据。第五部分是应用研究,包括两章内容。根据我国轮胎产业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轮胎产业朝低碳经济方向转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总体思路,从转型方式与体制机制两方面阐述了我国轮胎产业的转型,包括轮胎产业及其企业在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的转型以及政府的体制机制和社会公众消费理念的转型。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轮胎产业的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无法适应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及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国内外环境,面向低碳经济的产业转型是我国轮胎产业的必然选择。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轮胎产业的转型,除了轮胎产业及其企业在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实现转型之外,各级政府建立的体制机制保障以及社会公众低碳消费理念的引导都是推动我国轮胎产业朝低碳方向转型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低碳经济 轮胎产业 产业转型 转型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7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24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意义14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0
- 1.3.1 对低碳经济的研究14-16
- 1.3.2 对轮胎产业的研究16-18
- 1.3.3 对轮胎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研究18-19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9-20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20-22
- 1.4.1 研究内容20-21
- 1.4.2 创新点21-22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2-24
- 1.5.1 研究方法22
- 1.5.2 技术路线22-24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4-44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4-29
- 2.1.1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24-28
- 2.1.2 轮胎与轮胎产业28-29
- 2.1.3 绿色轮胎29
- 2.2 相关理论的研究29-38
- 2.2.1 低碳经济理论29-32
- 2.2.2 产业发展相关理论32-36
- 2.2.3 产业转型理论36-38
- 2.3 轮胎产业发展特点38-41
- 2.3.1 资源依赖度高38-39
- 2.3.2 能源消耗量大39
- 2.3.3 技术带动力强39-40
- 2.3.4 与汽车产业联系紧密40-41
- 2.4 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内涵41-42
- 2.4.1 轮胎产业资源利用转型41
- 2.4.2 轮胎产业结构转型41-42
- 2.4.3 轮胎产业组织转型42
- 2.5 本章小结42-44
- 3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产业环境分析与国内发展趋势预测44-66
- 3.1 我国轮胎产业的国际产业环境分析44-55
- 3.1.1 国际轮胎产业发展现状44-49
- 3.1.2 国际轮胎产业发展趋势49-53
- 3.1.3 国际轮胎产业发展启示53-55
- 3.2 我国轮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55-64
- 3.2.1 我国轮胎产业发展现状55-58
- 3.2.2 我国轮胎产业发展供需预测58-62
- 3.2.3 我国轮胎产业发展的趋势62-64
- 3.3 本章小结64-66
- 4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动因分析66-83
- 4.1 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现实动因分析66-72
- 4.1.1 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66-68
- 4.1.2 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驱动68-69
- 4.1.3 “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69-70
- 4.1.4 国际竞争力提升需要的呼唤70-72
- 4.1.5 低碳消费理念的诉求72
- 4.2 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碳排放动因分析72-82
- 4.2.1 轮胎产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选择73-74
- 4.2.2 轮胎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测算74-79
- 4.2.3 轮胎产业碳排放量分析79-82
- 4.3 本章小结82-83
- 5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83-110
- 5.1 评价体系构建83-89
- 5.1.1 构建的原则83-84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84-89
- 5.1.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89
- 5.2 评价方法的选择89-96
- 5.2.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思想91-92
- 5.2.2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92-96
- 5.3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96-98
- 5.4 评价与分析98-109
- 5.4.1 资源与能源利用水平98-99
- 5.4.2 废物排放与处理水平99-100
- 5.4.3 生产发展水平100-101
- 5.4.4 科技创新水平101-102
- 5.4.5 科学管理水平102-103
- 5.4.6 市场竞争水平103-104
- 5.4.7 低碳化发展综合水平104-105
- 5.4.8 实证结论分析105-109
- 5.5 本章小结109-110
- 6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思路与方式110-125
- 6.1 产业转型的思路110-111
- 6.1.1 指导思想110
- 6.1.2 总体目标110-111
- 6.1.3 总体思路111
- 6.2 产业转型的方式111-123
- 6.2.1 清洁资源与能源利用112-114
- 6.2.2 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链循环114-117
- 6.2.3 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117-118
- 6.2.4 低碳技术开发与创新118-120
- 6.2.5 绿色轮胎产品开发与推广120-122
- 6.2.6 产业复合与共生网络122
- 6.2.7 企业项目管理低碳化122-123
- 6.3 本章小结123-125
- 7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125-136
- 7.1 健全产业转型的法律法规125-127
- 7.1.1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框架125-126
- 7.1.2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126-127
- 7.2 完善产业转型的经济政策127-130
- 7.2.1 财政政策127-128
- 7.2.2 税收政策128-129
- 7.2.3 金融政策129-130
- 7.3 强化产业转型的市场机制130-132
- 7.3.1 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130
- 7.3.2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130-131
- 7.3.3 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责任联动机制131-132
- 7.4 加强产业转型的监管工作132-133
- 7.4.1 建立低碳经济考核评价体系132
- 7.4.2 加强对产业运行的监测分析132-133
- 7.5 优化产业转型的人力资源133-134
- 7.5.1 加强人才培养133-134
- 7.5.2 改善用人机制134
- 7.6 引导低碳消费理念与模式134-135
- 7.7 本章小结135-136
- 8 结论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4
- 附录144-170
- 附录1 205/65/R/15型轮胎生产主要设备耗电量144
- 附录2 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专家情况一览表144-145
- 附录3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指标重要度调查145-149
- 附录4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149-153
- 附录5 我国轮胎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定性指标调查问卷153-155
- 附录6 AHP-模糊综合评价判断矩阵155-170
- 致谢170-17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71-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2 王锋;张琳琳;;新格局下中国轮胎产业发展思考[J];轮胎工业;2009年01期
3 徐文英;王谦;;韩国轮胎工业基本情况介绍[J];中国橡胶;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 副主任 张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晓华;基于低碳经济的发电行业节能减排路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轮胎产业转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0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