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7:09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财政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所特有的历史现象。而凭借土地所有权或管理权取得财政收入也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普遍做法,其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制度性特征。该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和阶段性贡献,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风险,进而引发社会对现行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因此,对现行土地财政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成因分析和治理思路探究就具有一定必要性和现实性。而在对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框架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土地财政形成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纵观全文,本文将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对土地财政概念的重新阐释与理解;梳理了我国土地财政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一个由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从高度集中到适度分权的我国财税政策演进历程;构建了一个在财税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双因素驱动下的我国土地财政形成原因解释模型;通过国际经验的借鉴,提出了一整套针对土地财政问题的基本治理治理思路,并针对我国大连市和厦门市的实际情况,对当地土地财政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理转型建议。 而本文所做的具体工作与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作者提出我国的土地财政模式可以被认为是其起源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在目前财政体制不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以自有的可支配收入、资源掌控力和政治收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以城市用地规模无序扩张为表征,通过巨额“剪刀差”来谋取更大收益的一种独立于财税体系之外的财政收支活动与利息分配体系,是处于转型期时期的我国特有的一种财政现象。 第二,我国土地财政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一个由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从高度集中到适度分权的我国财税政策演进历程。可以说,这种政策演进是引致土地财政产生、发展、壮大的根源之一。 第三,作者基于委托-代理框架解释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的内在原因,即建立了一个财税分权的影响与地方竞争的解释模型,并认为现有财税体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和中央政府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健全是形成土地财政相关问题的主要制度性原因和内在逻辑。 其四,作者通过借鉴美国与日本土地制度的一般规律,发现上述国家基本都经历了从出售土地为主到房产税的普遍征收这一过程,同时其中伴随的过度土地私有化也会影响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总结这些国家一般的历史演进规律,可以为确立土地所有权应该服务于公共利益的理念,促使我国土地财政所涉及的土地“回归”到理性发展中去。 第五,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际经验的借鉴,作者发现可以从确立土地资源的双重属性,严格遵循改革开放战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继续改善政绩考核与官员升迁标准,加强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与负债信息披露的监督,重新审视房地产业的发展、改进地方经济增长模式,完善现有土地出让金收入方式、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顺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等方面来梳理和确立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转型治理思路,以期保障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通过对大连以及厦门市的分析来验证前文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并指出大连市与厦门市在财税分权以及地方政府竞争的双重影响下,也难以避免财政缺口不断扩大,进而形成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补偿财政缺口的土地财政格局。而针对上述两市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按照第五章中的基本转型治理路径,从改变增长方式,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地方政府的负债信息披露、增设房产税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应该可以实现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土地财政 委托-代理 财税分权 地方竞争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F812.7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1 导论14-36
  • 1.1 问题提出14-15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5-18
  • 1.2.1 土地财政概念的重新审视15-16
  • 1.2.2 由土地财政衍生出的相关财政学概念16-17
  • 1.2.3 解释土地财政的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17-18
  • 1.3 文献综述18-30
  • 1.3.1 土地财政形成原因19-25
  • 1.3.2 土地财政的影响25-29
  • 1.3.3 土地财政改革与治理策略29-30
  • 1.4 本文安排30-33
  • 1.5 本文创新之处33-36
  • 2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政策背景及影响——历史演进视角的梳理36-70
  • 2.1 我国财税体系演变的几个主要阶段36-39
  • 2.2 财税体系变革带来的影响及可能结果39-54
  • 2.2.1 财税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39-43
  • 2.2.2 财税体系改革后带来的问题43-46
  • 2.2.3 财税体系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生存选择46-49
  • 2.2.4 财税体系改革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规模变化49-52
  • 2.2.5 财税体系改革后,现有模式可能无法再支撑地方政府债务52-54
  • 2.3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对土地财政模式的影响54-68
  • 2.3.1 以旧城镇化为导向的土地财政模式的风险55-64
  • 2.3.2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带来的影响64-68
  • 2.4 本章小结68-70
  • 3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的内在原因解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框架70-86
  • 3.1 财税分权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70-72
  • 3.2 地方政府竞争是导致土地财政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72-74
  • 3.3 我国财税改革与地方政府竞争局面形成的内在逻辑74-75
  • 3.4 因素驱动下的我国土地财政形成的解释模型构建75-83
  • 3.5 本章小结83-86
  • 4 国际经验与启示——以美国、日本为例86-108
  • 4.1 美国土地制度的产生与发展86-98
  • 4.1.1 美国土地制度产生背景86-87
  • 4.1.2 美国土地制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87-94
  • 4.1.3 美国土地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94-98
  • 4.2 日本土地财政体制的演进与借鉴98-104
  • 4.2.1 日本土地制度的建立98-99
  • 4.2.2 日本的土地租赁制度99-100
  • 4.2.3 日本的土地税收制度100-104
  • 4.3 对中国土地财政治理的启示104-106
  • 4.3.1 土地既是社会公共福利品,同时也兼具私人财产的功能104-105
  • 4.3.2 继续完善土地征收的制度与法律程序105
  • 4.3.3 建立完善的土地税收制度105-106
  • 4.4 本章小结106-108
  • 5 我国土地财政治理基本路径探索108-132
  • 5.1 加强对土地资源双重属性的认识108
  • 5.2 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08-110
  • 5.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事权的重新调整108-109
  • 5.2.2 考虑建立保证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税种——房产税109
  • 5.2.3 强化完善转移支付体系109-110
  • 5.3 改善政绩与官员考核体系110-111
  • 5.4 加强地方政府的负债信息披露111-119
  • 5.4.1 加强地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必要性112-117
  • 5.4.2 加强地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的可行性及其意义117-119
  • 5.5 重新定位房地产业的地位119-129
  • 5.5.1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业发展关系的重新梳理121-125
  • 5.5.2 科学制定产业政策,重新定位房地产业发展路径125-129
  • 5.6 完善现有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方式,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129-130
  • 5.7 本章小结130-132
  • 6 我国地方土地财政的形成与治理思路探讨——以大连市和厦门市为例132-160
  • 6.1 大连市土地财政成因与治理模式132-147
  • 6.1.1 发展趋势132-140
  • 6.1.2 成因解析140-142
  • 6.1.3 土地财政带来的影响142-144
  • 6.1.4 土地财政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144-146
  • 6.1.5 治理思路探究146-147
  • 6.2 厦门市土地财政模式的形成及其治理思路147-159
  • 6.2.1 成因解释147-150
  • 6.2.2 促进发展的积极效应150-154
  • 6.2.3 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154-157
  • 6.2.4 基本治理思路157-159
  • 6.3 本章小结159-160
  • 7 结论与展望160-164
  • 7.1 基本结论160-161
  • 7.2 研究展望161-164
  • 参考文献164-172
  • 作者简历172-17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吴灿燕;陈多长;;浙江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09年03期

3 肖全章;郭欢;;土地财政与我国财政体制关系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4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5 张青;胡凯;;中国土地财政的起因与改革[J];财贸经济;2009年09期

6 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7 周彬;杜两省;;“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上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8期

8 何杨;满燕云;;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风险控制——基于土地财政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9 杨元庆;刘荣增;;土地财政与土地市场管理[J];城市问题;2011年03期

10 张晓玲;詹运洲;蔡玉梅;左玉强;;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观察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11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