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07:11
本文关键词: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以来,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从外部环境看,2008年6月以后人民币汇率一度重回升值通道,外需不振、成本上涨、信贷收缩等其他不利因素也相继显现。与此同时,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例如生产率水平较低、融资能力不足、汇率风险管理水平较差、议价能力有限等进一步加剧了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众多出口企业步履维艰。因此,对于导致当前我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的原因,必须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进行综合研判。另外,汇率冲击对于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出口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内在因素究竟为何,同样值得我们思索。出口利润率的持续下滑反映出我国出口企业利润创造能力的缺失以及盈利效率的低下,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必将影响我国整体的出口竞争力。因此,在上述背景下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探讨提升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路径,为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由“出口大国”成为“出口强国”的中国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机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通过定性分析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趋势、特点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工具变量法、面板门限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和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等前沿的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测算,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其次,通过对传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适当拓展,结合生产率异质性、融资约束、汇率风险对冲、市场议价能力等多种因素,深入剖析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并对出口企业盈利效率损失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运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汇率变动对于不同类型出口企业影响的差异,探究影响出口企业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研究汇率变动对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探究影响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内在因素,论文整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共九章内容。第一部分即论文第1章,是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即论文第2章,是研究文献的综述。主要介绍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相关的前期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本文的后续分析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3章至第8章,主要对所提出的问题从各角度进行分析,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其中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3章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包括初步改革阶段、再次完善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重新启动阶段的改革内容、改革效果以及各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特点,从而为下文的微观研究奠定基础。第4章主要从生产率异质性角度解释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影响的差异性。本章首先分析了生产率异质性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然后将实际汇率引入传统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生产率异质性视角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企业的利润形成机制,以及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最后运用工具变量法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通过分组检验研究了汇率变动对不同生产率水平出口企业影响的差异性。第5章主要从融资约束角度解释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影响的差异性。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现状,然后运用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了汇率变动与出口利润率之间因企业融资约束而产生的非线性关系。第6章主要研究运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的行为对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本章首先介绍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然后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分析了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于企业出口收入和出口利润的影响,并从所有权性质的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果上存在的差异。第7章主要研究市场议价能力对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本章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进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中的议价行为模型,研究了市场议价行为对于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我国出口商的议价能力进行了定量估算,并对产业集中度、汇率水平、出口商品成本、出口商品质量、竞争者商品价格等影响出口议价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8章主要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效率的损失情况进行定量测算。本章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于出口企业盈利效率损失指数进行了估算,同时运用标准化回归法针对第4至7章中所提的可能导致盈利效率损失的生产率异质性、融资约束、外汇衍生品以及议价能力等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即论文第9章,是本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是对全文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文章的主要结论,并针对如何提高出口企业内部经营与管理水平,如何改善出口企业外部环境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具有负面影响,但作用有限。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在面对汇率变动时并不会完全将其转嫁到出口价格上,而是往往调整自身的成本加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汇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汇率变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汇率变动对于整体出口企业利润率的影响较小,而且对于不同企业出口利润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与企业生产率水平、融资约束程度、汇率风险对冲行为以及市场议价能力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第二,生产率异质性能够影响出口利润率及其汇率敏感性。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对企业出口利润率具有明显的边际递减的正效应,而且还能够降低出口利润率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第三,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对于汇率变动的承受能力。汇率变动对于出口利润率的影响由于企业融资条件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区间效应,我国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加剧了汇率变动的不利影响。第四,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汇率风险对于出口绩效的提升作用有限。使用外汇衍生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出口收入,但是无法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利润,而且国有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效率要弱于非国有企业。第五,市场议价行为对于最终出口价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出口定价权的缺失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低于基准价格,市场议价能力主要与企业自身因素有关,受汇率因素的影响有限。第六,我国出口企业存在严重的盈利效率损失。出口企业实现的利润率远远低于其最优水平,所有权性质、生产效率、企业的知名度以及销售费用等因素对于盈利效率损失具有重要影响。与之相比,汇率因素的影响非常有限。本文的研究以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但主要基于微观视角,从企业层面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大量前沿的计量研究方法,对许多之前以定性研究为主的问题进行了定量测算,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但由于数据资料的制约,很多理论假设无法通过实证方法得以验证,而且本文的研究大多以国内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得到的实证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也需要进一步探究。由于自身经济学理论功底的薄弱,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计量层面的定量分析为主,更为深入的理论层面的机理分析。这些不足虽然使本文的研究存在一定缺憾,但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汇率变动 出口 盈利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6;F752.62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6
- 1 绪论16-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6-18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18-21
- 1.2.1 研究思路18-19
- 1.2.2 研究内容19-21
- 1.3 研究方法21-22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22-25
- 1.4.1 主要创新点22-23
- 1.4.2 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23-25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25-38
- 2.1 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文献综述25-26
- 2.2 生产率异质性与企业出口文献综述26-30
- 2.3 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文献综述30-32
- 2.4 汇率风险对冲与企业盈利能力文献综述32-35
- 2.5 市场议价与企业出口文献综述35-38
- 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及各阶段汇率变动特征38-46
- 3.1 初步改革阶段: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38-40
- 3.2 正式启动阶段: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40-41
- 3.3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41-43
- 3.4 重新启动阶段:2010年6月至今43-44
- 3.5 本章小结44-46
- 4 生产率异质性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46-62
- 4.1 中国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46-48
- 4.2 引入汇率因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48-50
- 4.2.1 模型假设48
- 4.2.2 模型分析48-50
- 4.2.3 模型结论50
- 4.3 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出口利润率-汇率敏感性的研究设计50-55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50-53
- 4.3.2 实证模型设定53-54
- 4.3.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54-55
- 4.4 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出口利润率-汇率敏感性的实证分析55-60
- 4.4.1 内生性问题55-58
- 4.4.2 分组回归检验58-60
- 4.4.3 稳健性检验60
- 4.5 本章小结60-62
- 5 融资约束与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62-75
- 5.1 企业融资约束的现状分析62-64
- 5.1.1 内源融资约束62-63
- 5.1.2 外源融资约束63-64
- 5.2 融资约束影响出口利润率-汇率敏感性的研究设计64-70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64-65
- 5.2.2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65-67
- 5.2.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67-70
- 5.3 融资约束影响出口利润率-汇率敏感性的实证分析70-73
- 5.3.1 门限效应检验70-72
- 5.3.2 模型估计结果72-73
- 5.4 本章小结73-75
- 6 汇率风险对冲行为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75-92
- 6.1 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75-79
- 6.2 汇率风险对冲影响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设计79-83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79-80
- 6.2.2 倾向得分匹配分析的研究设计80-82
- 6.2.3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82-83
- 6.3 汇率风险对冲影响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83-91
- 6.3.1 初步的统计检验83-85
- 6.3.2 估计倾向得分值85-86
- 6.3.3 假设检验86-88
- 6.3.4 外汇衍生品对于提升出口盈利能力的有效性分析88-90
- 6.3.5 实证结果的敏感性分析90-91
- 6.4 本章小结91-92
- 7 市场议价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92-108
- 7.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出口议价模型93-94
- 7.1.1 模型假设与分析93-94
- 7.1.2 模型结论94
- 7.2 出口议价计量模型的构建94-97
- 7.2.1 出口定价方程94-95
- 7.2.2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构建95-96
- 7.2.3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优势96-97
- 7.3 出口企业市场议价能力实证分析97-106
- 7.3.1 数据来源与筛选97-99
- 7.3.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99-100
- 7.3.3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估计结果100-101
- 7.3.4 方差分解101-102
- 7.3.5 出口商剩余和进口商剩余的估计102-104
- 7.3.6 议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104-106
- 7.4 本章小结106-108
- 8 出口企业盈利效率损失测度108-120
- 8.1 影响出口企业盈利效率的因素108-109
- 8.2 出口企业盈利效率损失的研究设计109-112
- 8.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109-110
- 8.2.2 异质性随机边界模型设定110
- 8.2.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110-112
- 8.3 出口企业盈利效率损失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12-118
- 8.3.1 实证模型估计结果112-114
- 8.3.2 盈利效率损失测度114-117
- 8.3.3 盈利效率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分析117-118
- 8.4 本章小结118-120
- 9 结论及政策建议120-129
- 9.1 主要结论120-124
- 9.1.1 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具有负面影响,但作用有限120
- 9.1.2 生产率异质性能够影响出口利润率及其汇率敏感性120-121
- 9.1.3 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对于汇率变动的承受能力121
- 9.1.4 汇率风险对冲行为对于出口绩效的提升作用有限121-122
- 9.1.5 市场议价对于最终出口价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22-124
- 9.1.6 中国出口企业存在严重的盈利效率损失124
- 9.2 政策建议124-129
- 9.2.1 继续推进渐进式汇率改革124-125
- 9.2.2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125
- 9.2.3 改善出口企业融资环境125-126
- 9.2.4 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126
- 9.2.5 提升出口企业市场议价能力126-129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29-131
- 参考文献131-139
- 后记139-140
本文关键词: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5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