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17-06-22 21:07

  本文关键词: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伟大奇迹,解决了中国13亿人的温饱问题。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诸如,农业生产效益低、农地规模小、流转缓慢、产权不清、粗放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地制度已到了必须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如吴敬琏教授与厉以宁教授在共同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时尖锐地指出,农村改革最令人不满意的一点是没有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农地制度为研究对象,用历史分析比较的方法,对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欧洲的土地制度演变历史进行分析,通过中西方农地制度的比较,探索农地制度发展变化的运动规律。分析表明,中西方土地制度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诸如:(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农地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农地制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变革。任何超越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地制度都会阻碍生产力。(2)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是不能够长久存在的,必然要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排挤,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3)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土地的价值取向,公有制主要服务于公共利益,私有制主要服务于私人利益。(4)有效率的农地制度是解放人的制度,也是解放土地的制度。(5)产权明晰是农地制度有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清晰的产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模糊的产权会抑制经济的发展。(6)租赁经营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土地流动性的有效途径。(7)转型时期农地制度与社会问题——“刘易斯陷阱”相关,关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的问题,农地制度改革与劳动力转移应统筹考虑。同时通过现行制度的历史分析可知,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土地所有制出现了产权不清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名不副实,造成了土地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这些变化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形成当今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农地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中西方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恰好从历史视角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性参考。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主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地制度改革之路。本文立足于土地制度的历史发展长河,展望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尊重我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基础,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是未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土地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农地制度 产权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01.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1 引言14-20
  • 1.1 研究背景14-16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6-17
  • 1.2.1 研究目的16
  • 1.2.2 研究意义16-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研究思路17-18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18-19
  • 1.4.1 研究方法18
  • 1.4.2 数据来源18-19
  • 1.5 创新点与不足19-20
  • 1.5.1 主要创新点19
  • 1.5.2 不足之处19-20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20-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
  • 2.2 理论基础20-22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2-24
  • 2.3.1 国内研究22-23
  • 2.3.2 国外研究23-24
  • 3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回顾与分析24-48
  • 3.1 西周时期—井田制24-25
  • 3.1.1 主要内容及特点24-25
  • 3.1.2 评述25
  • 3.2 秦汉时期—授田制25-30
  • 3.2.1 主要内容及特点26-28
  • 3.2.2 评述28-30
  • 3.3 隋唐时期—均田制30-34
  • 3.3.1 主要内容及特征30-31
  • 3.3.2 评述31-34
  • 3.4 宋元时期—两田制34-39
  • 3.4.1 主要内容及特点34-36
  • 3.4.2 述评36-39
  • 3.5 明清时期—占田制39-43
  • 3.5.1 主要内容及特点39-41
  • 3.5.2 评述41-43
  • 3.6 小结43-48
  • 4 我国近现代土地制度的回顾与分析48-71
  • 4.1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48-49
  • 4.1.1 主要内容及特点48
  • 4.1.2 评述48-49
  • 4.2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49-51
  • 4.2.1 主要内容及特点49-51
  • 4.2.2 评述51
  • 4.3 民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51-55
  • 4.3.1 主要内容及特点51-53
  • 4.3.2 评述53-55
  • 4.4 土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所有制55-58
  • 4.4.1 主要内容及特点55-56
  • 4.4.2 土地改革的过程56-57
  • 4.4.3 评述57-58
  • 4.5 合作化与集体土地所有制58-65
  • 4.5.1 农业合作化58-59
  • 4.5.2 主要内容及特点59
  • 4.5.3 集体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原因59-62
  • 4.5.4 集体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62-64
  • 4.5.5 评述64-65
  • 4.6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制65-68
  • 4.6.1 大跃进运动65
  • 4.6.2 主要内容及特点65-66
  • 4.6.3 人民公社带来的严重后果66-67
  • 4.6.4 评述67-68
  • 4.7 小结68-71
  •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性认识71-82
  • 5.1 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71
  • 5.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新71-73
  • 5.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困境73-76
  • 5.4 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76-78
  • 5.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演变分析78-82
  • 5.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诱因及需要变革的问题79-80
  • 5.5.2 当前农地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因及其发展的可能结果80-82
  • 6 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制度演变82-96
  • 6.1 古代奴隶主贵族制82-83
  • 6.1.1 主要内容及特点82
  • 6.1.2 评述82-83
  • 6.2 中世纪封建领主采邑制83-85
  • 6.2.1 主要内容及特点83-84
  • 6.2.2 评述84-85
  • 6.3 近代欧洲革命所进行的土地改革85-86
  • 6.3.1 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85
  • 6.3.2 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85-86
  • 6.4 现代发达国家的农地制度86-87
  • 6.4.1 主要内容及特点86-87
  • 6.4.2 现代发达国家农地制度的发展趋势87
  • 6.5 小结87-96
  • 6.5.1 欧洲农地制度特殊之处88-91
  • 6.5.2 欧洲农地制度不足之处91-96
  • 7 中西方土地制度发展史的比较及启示96-106
  • 7.1 中西方土地制度的相同之处96-97
  • 7.2 中西方土地制度的差异之处97-98
  • 7.3 启示98-104
  • 7.4 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104-106
  • 7.4.1 改革目标确定的原则104-105
  • 7.4.2 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105-106
  • 8 中国农地制度面临的深层矛盾、社会转型趋势及几种理论主张106-124
  • 8.1 中国农地制度面临的深层矛盾106-115
  • 8.1.1 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产权不清106-109
  • 8.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流动性不足109-111
  • 8.1.3 现行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制度)具有不可持续性111-112
  • 8.1.4 中国“刘易斯陷阱”问题矛盾根源——制度和权利的缺失112-115
  • 8.1.5 小结115
  • 8.2 当前农地制度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115-116
  • 8.3 关于对当前农地制度的几种理论政策的评述116-124
  • 8.3.1 私有化主张论116-120
  • 8.3.2 集体土地所有制完善论120-122
  • 8.3.3 国有永用制主张论122
  • 8.3.4 小结122-124
  • 9 国有统筹租赁制度是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124-152
  • 9.1 基本内容及配套政策124-125
  • 9.1.1 基本内容124-125
  • 9.1.2 配套政策125
  • 9.2 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的作用125-130
  • 9.3 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优势130-132
  • 9.3.1 理论依据130-132
  • 9.3.2 现实优势132
  • 9.4 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132-134
  • 9.4.1 历史渊源132-133
  • 9.4.2 现实基础133-134
  • 9.5 经验借鉴134-136
  • 9.5.1 经验借鉴134-135
  • 9.5.2 反面教训135
  • 9.5.3 国有租赁的成功模式135-136
  • 9.6 实证分析136-147
  • 9.6.1 帕累托最优经济分析136-138
  • 9.6.2 东部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意愿调查138-139
  • 9.6.3 中西部地区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调查139-140
  • 9.6.4 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调查分析140-147
  • 9.6.5 小结147
  • 9.7 实例证明147-151
  • 9.7.1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几种模式147-148
  • 9.7.2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实例证明148-150
  • 9.7.3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效果和作用150-151
  • 9.8 小结151-152
  •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52-155
  • 10.1 结论152
  • 10.2 政策建议152-153
  • 10.2.1 正视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变化152
  • 10.2.2 坚持正确的制度创新原则152-153
  • 10.2.3 及早开展制度转换的顶层设计153
  • 10.3 研究展望153-155
  • 致谢155-156
  • 参考文献156-165
  • 作者简介1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会广;;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钱文荣;卢海阳;;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一个综述[J];财贸研究;2012年05期

3 陈秧分;;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需求与优化途径——基于近年统计数据与文献资料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3年03期

4 王静;;城镇化中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中国近10年研究成果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朱婷;伍引风;刘娜;王茂林;高婧明;林武阳;;四川省武胜县耕地撂荒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6期

6 牛俐;陈学法;;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关系研究述评[J];改革与战略;2014年12期

7 郭庆海;;当前农村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8 梅哲;陈霄;;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宝连;黄祖辉;顾益康;王丽娟;;产权视角下中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以成都为例[J];经济学家;2012年03期

10 楚德江;;我国农地承包权退出机制的困境与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代金宝;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中国化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3年

2 张军蕊;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其现实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爱红;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73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