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已经成为重要支柱型产业,其发展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就业,缓解了运输矛盾,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外部性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伴随着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是否合理、公共利益享有是否公平、交通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交通运输管理是否解决了公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传统的管理方式由所谓的全能政府出面解决所有问题,受到政府经验、能力、所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在解决上述问题时,也曾出现过只考虑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考虑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等情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能政府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我国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越来越科学、民主,在大部制改革后政府职能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足:原有的政府垄断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社会、公众多元共同治理缺乏互动机制;重大交通问题虽已引入公众参与,但受到项目的质量和其他要求,参与有效性较低;对已经进行公众参与的交通项目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导致满意度低;缺乏全公众参与重大交通问题决策的有力保障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对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因素,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博弈理论对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适时、适度的引入公众参与,可以更好的保障公民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管理权、议事权,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为实现政府、社会、公众多元治理,首先要厘清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公众在交通管理问题公众参与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在本文的第三章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分别分析了在参与交通问题时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公众、社交网络背景下利益及行为演化过程,为多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是公众参与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公众参与决策问题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决策规划模式,存在许多不足。在本文的第四章提出了改进托马斯公众参与有效管理模型,分别从参与主体有效管理、参与渠道有效管理、参与领域有效管理、参与时间有效管理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为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在本文的第五章通过AHP分析法,对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使政府能够科学的评判公众参与结果,为提高公众参与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借鉴。公众的民主意识日益觉醒,渴望参与到交通运输管理问题中来,但现实中往往缺乏合理的表达途径和有效的监督保障,通过本文的研究,在第六章提出从公众参与顶层设计、立法、平等对话、协调沟通、培训教育、监督激励等方面保障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的顺利实施,既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质量,又可以提升政策的可接受性,在增强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同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F5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彭分文;;环保NGO: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生力军[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佘晖;陈品静;;山西省出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10期
4 梁华平;;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公共行政的几点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蔡定剑;;中国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前景[J];乡音;2014年05期
6 刘英杰;陈智富;莫荣旭;;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知识窗(教师版);2013年05期
7 田飞龙;;“走过场”的公众参与侵蚀公信力[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3年06期
8 常征;“公共管理与公众参与”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9期
9 王宇;;“绿色110”:让公众参与环保[J];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02期
10 王预震,周义程;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世光;;村庄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与出路[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中建;冯倩倩;;公众参与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机理探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高军辉;张旭;;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4 魏素芳;檀翠玲;程丹丹;张维;;浅谈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5 沈忻昕;;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新特征[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冯现学;;对公众参与制度化的探索——深圳市龙岗“顾问规划师制度”的构建[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惊涛;;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问题[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8 石莎;;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任清娟;;浅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公众参与[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尹根成;盛志辉;郭洪光;乔冬云;;如何在社会服务行业环评项目中开展公众参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芳;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限性[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周雁凌 张金智;山东将制订环保公众参与办法[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郑彦;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重视公众参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凌锋;选择了法治就无法回避“公众参与”[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就是集思广益[N];广东建设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应贯穿规划的每个环节[N];广东建设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领域不断拓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汤璇;公众参与的终极目标:共同决策[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徐晓敬;公众参与环保 沈阳《办法》出台[N];友报;2006年
10 湖南省环保局 余涛;公众参与是深化环境执法的重要途径[N];中国环境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琳琳;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权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菲;公众参与交通运输管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3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春雷;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谢远学;中国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秋波;邻避设施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与行为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卫;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D];武汉大学;2010年
9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周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的中国公众参与制度建构[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津;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2 万静华;贵阳市城管执法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王娜;多元目标下新型乡村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苏宁;新媒体时代环境传播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吴凤;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端;基于善治理念下电子治理与公众参与互动问题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7 黎莉;中小学教育乱象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8 丁宁;公众参与对公共项目决策过程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李进;新时期公众参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沙丽娜;当代艺术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运用[D];湖北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282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8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