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理工大学》 2015年
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
霍聪聪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基于Furman(2002)的区域创新能力框架和知识生产函数研究各因素,尤其是区域间知识溢出,与创新的关系。对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学者并未涉及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做了如下工作:⑴改进区域间知识溢出量的测算方式,建立符合新形势下的区域间知识溢出测算方式。应用修正的区域间知识溢出计算方式,对我国各省接收到的区域间知识溢出量进行测算。⑵基于Furman(2002)的区域创新能力框架,加入区域间知识溢出解释变量,构建满足本文研究的拓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⑶对除西藏和青海外的29个省,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进行回归。结论如下:(1)研发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起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对创新的影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2)研发资本投入的创新边际效应大于RD人员投入的创新边际效应。原因主要有两点:我国主要靠引进技术来创新而不是自主创新;RD人员投入一定时间后,RD人员投入对创新的提升作用才会慢慢显现。(3)专业化集聚创新效应显著。(4)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量越多,创新能力越高。⑷分东部,中部,西部进行面板分析。结论如下:(1)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研发资本、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的提升作用要分别大于中部地区的研发资本、研发人力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的作用。这说明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比相对要高。(2)专业化集聚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在东部和西部形成了很好的专业化集聚环境,中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未达到对创新起促进作用的门槛。(3)区域间知识溢出对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区域间知识溢出没能促进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造成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影响差异的原因是中部地区接收东部地区溢出的知识多且中部地区的吸收能力相对比较好;西部地区接收东部地区溢出的知识少且吸收能力相对弱。⑸最后,是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F273.1;F426.6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鹏;刘思明;;内生创新努力、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2 赵树宽;胡彩梅;;知识溢出对中国省域知识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9期
3 张昕;陈林;;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两类高技术制造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5期
4 郭嘉仪;;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进展与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5 魏守华;禚金吉;何嫄;;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J];科研管理;2011年04期
6 周明;李宗植;;基于产业集聚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7 赵景峰;黄志启;;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8 曹勇;苏凤娇;赵莉;;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12期
9 于江鹏;吴翠花;;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10 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文学;知识溢出与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乐意;殷群;;OFDI对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04期
2 蔡宁;丛雅静;姚懿珈;;基于行业数据的新型工业节能减排效率与技术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08期
3 邢会;臧丽娟;许畅然;;共生视角下自主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作用机理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6年07期
4 储伊力;储节旺;;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J];情报杂志;2016年07期
5 王金凤;吴汉争;冯立杰;岳俊举;;企业创新资源配置逆优化模型及其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07期
6 张经强;;两阶段视角下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来自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13期
7 徐雪松;欧阳峣;;我国“城市矿产”产业集聚脆弱性评价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8 肖刚;杜德斌;戴其文;;中国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J];科研管理;2016年05期
9 张秋燕;齐亚伟;;地区规模、集聚外部性与区域创新能力——对中国工业行业的门槛效应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8期
10 朱益宏;周翔;张全成;;私营企业家政治关联:催化了投机行为还是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2 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马涛;刘仕国;;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进口结构与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引力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严成樑;周铭山;龚六堂;;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J];经济学(季刊);2010年03期
5 邬滋;;集聚结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计量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张秀武;王波;;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技术经济;2009年10期
7 许晓娟;;独资化与产业内技术溢出——基于2004年中国31个省市30个制造业行业的分层模型[J];统计研究;2009年10期
8 赵奇伟;熊性美;;中国三大市场分割程度的比较分析:时间走势与区域差异[J];世界经济;2009年06期
9 邓明;钱争鸣;;我国省际知识存量、知识生产与知识的空间溢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杨俊;胡玮;张宗益;;国内外R&D溢出与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隋晓锋;FDI行为机制、知识溢出约束条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武汉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J];包装世界;2006年02期
2 李万明;郑国锋;;提升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29期
3 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4 冉茂瑜;周彬;顾新;;“十五”期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5 张军;杜国林;;辽宁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3期
6 杨志江;;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辨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出炉 江苏实现三连冠粤京沪浙鲁列前六[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8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江苏建材;2013年01期
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沪京津苏粤浙进入创新型地区[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02期
10 皮宗平;韩子睿;;江苏何以取得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四连冠”?[J];群众;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咚;林莉;葛继平;;研发投入对辽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漆艳茹;刘云;侯媛媛;;基于专利影响因素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3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7 潘雄锋;刘清;赵一霖;;基于企业层面的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能;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于守华;;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蕾;[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吴红梅;[N];新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陈磊;[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杜颖梅;[N];江苏经济报;2012年
5 通讯员 蒋历军 记者 毛庆;[N];南京日报;2012年
6 记者 吴红梅;[N];新华日报;2012年
7 记者 杨婧如;[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记者 陈磊;[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杨尚;[N];淮安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肖国强;[N];浙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4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陈黎;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付智;江西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枫;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宁远;人口结构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霍聪聪;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博雅;我国东西部合作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魏彦莉;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与实证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孙晓飞;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9 石婷;四川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吴依依;江西省11个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与比较[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电子及通讯制造业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4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7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