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高碳企业低碳生产动机及行为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6 19:13

  本文选题:高碳企业 + 动机 ; 参考:《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应“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此,推动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制度创新,是当前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共同行动目标。工业企业作为我国碳排放的主体,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特别是高碳企业。这些企业多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如何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发展低碳经济,俨然成为高碳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高碳企业低碳生产的动机和行为,是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论文以高碳企业的低碳生产动机及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高碳企业低碳生产动机与行为的理论模型。论文首先对企业特征、动机与行为的操作变量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和对部分代表性的高碳企业的深度访谈结果的分析,然后确定影响高碳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动机因素,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研究理论和假设。(2)设计问卷,进行实证分析。根据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得到个体动机中的不同维度对高碳企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论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碳企业的企业特征在低碳生产动机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2)高碳企业的低碳生产动机对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满足政府监管要求、提升企业低碳竞争力、满足社会监督要求、履行企业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对高碳企业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显著,且重要性依次递减。根据以上结论,论文提出了促进高碳企业低碳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green development, recycling development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Therefore,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of low-carbon econom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is also the common action goal of realizing Chinese Dream. As the main body of carbon emissio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especially high carbon enterprises. Most of these enterprises are the leading industr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in a wider range, wider field and higher level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high-carbon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of low carbon production in high carbon enterpris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low carbon produc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of high carbon enterprise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low carbon production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of high carbon enterprises is established. Firstly, the paper designs the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motiv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ow-carbon production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the in-depth interview results of some representative high-carbon enterpris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theory and hypothesis 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single 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motivation on low-carbon production behavior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is obtained, and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rporat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on the level of low-carbon production motivation. (2) the low-carbon production motivation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duction behavior. (3) to meet th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of the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low carbon production motivation. To improve the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supervision, and fulfill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ow-carbon production behavior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cline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low-carbon production of high-carbon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献国;;构建低碳生产形态[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2 赵贺春;许官宝;赵人慧;;低碳生产的内涵及核心要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06期

3 ;低碳环保,印花新境界——2010全国纺织品及服饰印花低碳生产技术论坛将于2010年9月在苏州举办[J];网印工业;2010年06期

4 ;低碳环保,印花新境界——2010全国纺织品及服饰印花低碳生产技术论坛将于2010年9月在苏州举办[J];网印工业;2010年07期

5 朱淀;王晓莉;吴林海;;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江苏省353个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1期

6 王晓莉;吴林海;;论低碳经济的时代变革——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10期

7 姜南;;从员工做起,践行低碳生产[J];现代班组;2010年05期

8 王丽华;;低碳生产模式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经济;2010年02期

9 张万东;;科学利用二氧化碳 实现绿色低碳生产[J];中国石化;2013年05期

10 赵贺春;莫丽艳;李航;;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志斌;;发展设施蔬菜低碳生产技术的探讨[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企业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文献综述[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3 郭爱云;杜德斌;;林果业农户低碳生产的行为路径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A];绿色发展与管理创新——第七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秦至刚;;低碳生活与低碳生产—从研究养生到低煤耗快烧[A];2011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志斌;;发展设施蔬菜低碳生产技术对策[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陈立秋;;染整亟待改造的低碳生产技术[A];“第五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林海;陈默;王晓莉;;R&D投入能力、企业特征、政府作用与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李光华;李亚龄;;拓展绿色经济助推低碳生产——云南腾冲森林碳汇交易成为全球第一个获得认证的CCB金牌项目的启迪[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9 阎庆东;;树立绿色维修理念 倡导节能低碳生产[A];推进节能环保,给力绿色崛起——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2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报告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县报道组 叶圣义 通讯员 金丽珍;红黄蓝:低碳生产促转型[N];浙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艺 通讯员 覃伟 覃伟坚 李杰;台泥(贵港)水泥:低碳生产挖出“金流”[N];广西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王子玉 郭登奎 记者 郑华伟;曹县“两手硬”推动低碳生产[N];菏泽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健;留足城市的“通风道”[N];大连日报;2011年

5 陶国庆 田青;马钢煤焦化多项技术助推低碳生产[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党春艳;树立环保源头治理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7 邓兴东;节能降耗增效益[N];抚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丽月 见习记者 陈蔷薇;倡导全社会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李俊雄;完成节能降耗硬指标 要求人人都做实干家[N];东莞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盘科学 蒋进球;恭城低碳生产促经济发展[N];桂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莉;中国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D];江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旭娴;永嘉县农业的碳排放与低碳生产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2 娄书明;高碳企业低碳生产动机及行为的实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鞠琳;我国铝业低碳生产效应的实证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4 袁晓星;电解铝低碳生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岩;我国铝业低碳生产综合驱动力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6 李航;电解铝低碳生产方案及可行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7 张孝琪;制造企业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及其行为表现评价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聂风娜;氧化铝低碳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9 戚耀元;我国铝业低碳生产投入产出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10 莫丽艳;氧化铝低碳生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87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987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