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核心企业 + 非核心企业 ; 参考:《辽宁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发展,创新网络及其结构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网络中分布着大量的非核心企业和少数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受控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核心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代工或配套加工服务。在创新网络中虽然核心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没有非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配合,即创新网络中缺乏创新支撑的非核心企业,没有异质化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连续优势,核心企业则难以顺利发展,因此,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整合外部创新资源,确保创新网络成功的关键。面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需求,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与核心企业创新实现的匹配关系,更关系到支撑企业所在创新网络的整体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水平,影响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其未来成长趋势。通过创新网络内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及趋势研究,有助于透过非核心企业创新演化路径的可变性,为观察、理解、预测和治理创新网络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有助于我们通过适当的政策设计,提高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非核心企业发展成为核心企业、促进非核心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7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为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梳理,界定本文写作的3大主要概念:创新网络、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梳理有关创新网络的相关国内外文献;第3章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构建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模型;第4章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对不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5章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样本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梳理,研究目前非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在企业规模、经济类型、产业分布和技术创水平、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第6章为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权重系数分析、最优尺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目前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水平,找出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影响系数差异,预测未来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趋势和不同成长阶段非核心企业的分布情况;第7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network and its structure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innovation driving developmen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on-core enterprises and a few core enterprises i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The non-core enterprises are controlled by the core enterprises in the center of the network and provide the contract or supporting processing services for the core enterprises. Al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core enterprises is self-evident in innovation networks, if there is no cooperation between non-core enterprises and core enterprises, that is, non-core enterprises that lack innovation support in innovation networks, Without heterogeneou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unique continuous advantages, the core enterprises are difficult to develop smoothly. Therefore,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s the key to integrate external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succes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In the face of the deman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the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re enterprises' innovation realization. More related to supporting the overal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network and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asic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network,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and its future growth trend. The research on the level and tren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network is helpful to the variability of innovation evolution path of non-core enterprises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observing, understanding, predicting and managing innovation networks. It also helps u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through appropriate policy desig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to core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research content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chapter 2 for the definition of concept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combing, This paper defines the three main concepts: innovation network, core enterprise, non-core enterprise, combing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bout innovation network. Chapter 3 i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network. In chapter 4, the index syste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network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re analyzed.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and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the paper studies the scale of non-core enterprises and core enterprises in the enterprise. Chapter 6 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innovation network, using factor analysis, weight coefficient analysi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optimal scale analysi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the current innovation network, and finds out the differenc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levels. It predicts the trend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non-core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the future. Chapter 7 is the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the limit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桦,陈福生;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0年03期
2 何海东,赵长存;关于增强河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点对策[J];探索与求是;2000年08期
3 王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新长征;2000年05期
4 武珂,张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浅析[J];纺织器材;2001年05期
5 罗文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任永平;论制度创新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熊宁;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六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08期
8 王泽强;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6期
9 袁瑞敏;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4期
10 ;五大措施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中国机电工业;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凤妮;高爱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龚慧伟;;试论新形势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及对策[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李旭红;;增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袁建平;李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迎接入世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汪玉平;郝利军;;优化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A];企业管理创新探索与实践——2010年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C];2010年
6 梁静;段进朋;;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朱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范庆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集团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颜君衡;宋文启;;“产、学、研”联合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10 赵金秀;;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影响因素及对策[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亚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刻不容缓[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年
2 民进邢台市委 李莉莉;着力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邢台日报;2014年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张骏生;浅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李忠春 孟扬;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人民日报;2003年
5 李正图;着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解放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沙星海;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平顶山日报;2006年
7 记者 孙芳华;要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党涤寰;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N];经济日报;2008年
9 潘炳应 安庆市煤气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是企业的灵魂[N];安徽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刘作明;鞍钢技术创新能力项目通过验收[N];鞍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乔朋华;企业家社会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由雷;创新网络中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姜兴;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生模型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段志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波动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罗正清;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杨洵;企业集群的生成及其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于东亮;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3 冯俊平;基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田芳菲;辽宁省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罗晓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尹方敏;中国省际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收敛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7 杨齐;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李珠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丁伟;基于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对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影响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熊娟;区域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网络中心性的调节作用[D];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46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04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