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advo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which pursues the urban scale and spatial expansion one-sidedly,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does not emphasize the improvement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t the expense of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ore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hould be synchroniz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However, the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Qingdao is lower than the demand level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Under the new vis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study how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make i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ap betwee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Qingdao and the demand for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Qingdao.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Qingda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Qingdao,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Qingdao.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details the content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Qingdao and forecasts the urbanization rate of Qingdao in the future, and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Qingdao and compares it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or cities abroad. The third part use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rough constructs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ndex system, analyzes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growth law and its disparity with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growth rate. The fourth part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Qingda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in Qingda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宇;;青海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J];攀登;2012年03期
2 迟福林;;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J];群言;2013年06期
3 许经勇;;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J];学习论坛;2014年02期
4 李承法,张茹琳,丁瑞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5 孙灿;;影响云南人口城镇化的地理、历史与文化心理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刘炜;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7 徐占春;;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人口城镇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8 高德胜;金哈斯;;浅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人口城镇化[J];学理论;2011年36期
9 范进;赵定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学家;2012年05期
10 迟福林;;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我国人口城镇化政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郭文炯;;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省区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吕琳;;四川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人口挑战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瑞;;遂宁人口城镇化与巴中、省内丘陵地市的比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黄国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章必成;;人口输出型地区外出人口特点与未来城镇化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淑敏;朱郁郁;刘律;;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趋势——基于安徽省北部六市的案例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承华 吕爱泉;山东省2007年人口城镇化率达46.75%[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管清友;人口城镇化应优先于土地城镇化[N];经济参考报;2012年
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匡贤明;人口城镇化:中国走向公平可持续的战略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白田田;“人口城镇化”应先行[N];经济参考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星;“人口城镇化”要追上“土地城镇化”[N];四川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华挺;城镇化中心任务是人口城镇化[N];光明日报;2013年
7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梓桢;人口城镇化的灵魂在于有序与质量[N];南方日报;2013年
8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人口城镇化的突破口[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张东林;人口城镇化是关键[N];中国建设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邹洁;我省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N];安徽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嘉岩;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习平;中国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及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楠;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潇;河南省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梁昱;金州新区人口城镇化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董宇佳;我国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5 陈添;四川省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卢亚龙;河北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马添;人口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8 徐艺;青岛市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昊;吉林省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肖艳勇;湖北人口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9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179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