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时滞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F124.3
【部分图文】:
第 1 章 绪论适用于具有样本数量少因此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支的国家创新能力非线性为研究对象进行科技创仿真分析,以及计量经出的国家创新能力测评。文献源关键词
第 2 章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投入产出时滞影响的理论基础投入产出时滞影响的国家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新能力的提升受到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联系[87],支撑创新的资源、制度、以及创新的持续性[89],公共政策的效率和作为创新导向的公共投资(OECD,19的影响。根据上述研究,本文将影响国家创新能力的要素归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载体和创新产出能力。这四大方动国家创新整体能力的提升。各种科技创新因素相互之间的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和时滞影响如图 2-2 表示:
图 3-2 研发人员反馈路径g.3-2 Feedback loop of R&D personn 3-2):创新成果总量—>(+)出—>(+)教育投入—>(+)教育水)研究人员总数—>(+)创新成果科技人员需求提升而促进的教外来科技人员增加,最终为社企业创新成果企业研发经费企政府财政收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政府财政支出发出外商直接投资金融机构科技贷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喜乐 ,廖志丹;闽台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的比较与构建[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1期
2 唐德祥;张斗星;;科技创新投入“瓶颈”的经济博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3 张宏洲;;财政科技创新投入作用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4 曾惠芬;;广州科技创新投入分析及预测[J];广东科技;2013年20期
5 邹碧海;;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年18期
6 曹志来;;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与解析——基于东北三省一区的相对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8年04期
7 赵光远;崔巍;;吉林省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跟踪研究[J];经济纵横;2012年06期
8 薛超;胡先杰;;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9期
9 李曙光;;科技创新投入应以人为本[J];科技导报;2013年Z1期
10 张清林;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难”的分析[J];新疆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宝峰;辽宁工业科技创新投入景气指数创新高[N];中国信息报;2007年
2 记者 朱殿勇;研究督查组反馈问题整改和科技创新投入等工作[N];河南日报;2014年
3 记者 李慧;“十二五”粮食科技创新投入超50亿元[N];光明日报;2014年
4 明贵栋;任玉岭:让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廉维亮;如何用好科技创新投入[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石家庄建立科技创新投入长效机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杨元丰;本市科技创新投入不再“撒胡椒面”[N];大同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慧;去年我市科技创新投入历年最高[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2年
9 柯边;自贡市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投入增幅明显[N];四川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浩;2012年俄科技创新投入1.5万亿卢布[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时滞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孙家成;人工自然论视域下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绩效评估探析[D];东北大学;2014年
3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陶庚;政府科技创新投入效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2 张艺;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3 薛超;江苏省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王勇;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杨云;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9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09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