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20:20
本文关键词: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聚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引发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向过程中,规划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全球的重要议题。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则是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佳理想模式。生态理念等相关理论则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的理论基础。生态城市是指建立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本文首先从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生态学、生态理念及生态城市的基本定义;基于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广泛查阅和收集,总结叙述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现状和实践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城市生态规划理论等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等角度对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组成要素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统计资料分析,汇集、核查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况、自然生态现状与问题,立足于滦南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等条件从水环境、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绿地覆盖率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指出滦南县主要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对影响生态城市建设关键因子的识别,提出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方案,以期优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路径。依据优选的调控方案,从滦南县生态工程建设、滦南县经济建设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突出特色优化产业布局、科学构筑城市为框架建设沿海现代化生态城市的举措,为滦南县政府制定实施生态城市建设后续政策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理念 和谐 滦南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21
- 1.1 研究背景11-13
- 1.1.1 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性11-12
- 1.1.2 河北省建设“生态省”的契机12
- 1.1.3 滦南县“生态立县”的发展定位12-13
- 1.2 基本概念界定13-15
- 1.2.1 生态学的定义13
- 1.2.2 生态理念的定义13-14
- 1.2.3 生态城市的概念14-15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5-19
- 1.3.1 国内生态城市研究评述15-17
- 1.3.2 国外生态城市研究评述17-19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19-21
- 1.4.1 研究方法19
- 1.4.2 研究内容19-21
- 2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21-27
- 2.1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21-24
- 2.1.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21-22
- 2.1.2 城市生态学理论22-23
- 2.1.3 城市生态规划理论23-24
- 2.2 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4-25
- 2.2.1 理性发展原则24
- 2.2.2 以人为本原则24-25
- 2.2.3 城乡协调原则25
- 2.3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25-26
- 2.4 城市生态化发展可采用的模式26-27
- 3 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与调控27-33
- 3.1 生态城市评价的内容与方法27-31
- 3.1.1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7-29
- 3.1.2 指标准的制定29-31
- 3.2 生态城市的调控31-33
- 3.2.1 调控机制31
- 3.2.2 调控目标31
- 3.2.3 调控途径31-33
- 4 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的分析33-40
- 4.1 滦南县简介33-36
- 4.2 自然生态现状与问题36-40
- 4.2.1 气候与水文特征36
- 4.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6-37
- 4.2.3 主要环境生态问题37-40
- 5 滦南县生态城市建设方案40-56
- 5.1 滦南县生态工程建设40-49
- 5.1.1 绿地系统建设40-41
- 5.1.2 环境保护规划41-44
- 5.1.3 空间景观44-45
- 5.1.4 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目标45-46
- 5.1.5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46
- 5.1.6 县域建设分区引导和空间管制46-49
- 5.1.7 县域交通网49
- 5.2 滦南县经济建设方案49-56
- 5.2.1 建设目标49-50
- 5.2.2 发展战略50-53
- 5.2.3 县域产业空间布局53-56
- 6 结论与展望56-57
- 6.1 结论56
- 6.2 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培,赵敏;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以长沙生态城市建设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状况[J];生态经济;2003年04期
3 黄森木;生态城市建设热的冷思考[J];国土绿化;2003年01期
4 陈晓昊,胡敏;建设珠海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4年S1期
5 禾丰;生态城市岂止是花瓶[J];今日国土;2004年11期
6 ;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01期
7 林妍;;中欧近期生态城市建设的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02期
8 王爱兰;;国际经验对我国生态城市的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08年07期
9 肖小虹#副教授;;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J];商业时代;2008年28期
10 王建廷;李e
本文编号:281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