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消费市场非线性演化特征的计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5:42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使我国一跃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地缩短了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短时期内的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令世人瞩目。但这背后也暴露出了现阶段我国经济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内需不足以及产能过剩等,这些经济问题也同样在短时期内集中且互相关联地呈现出来,比起在相同发展阶段的西方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剧烈。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当前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宏观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相互叠加的发展阶段。那么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为了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需要构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新理论和新观点。 本文从分布的视角出发,提出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消费市场非线性演化的理论预期。即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居民收入分布变迁造成某些局部消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非线性增长趋势,而另一些局部消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非线性下滑趋势的非均衡市场发展现象。并沿着“经济增长→收入分布变迁→消费分布演变→消费市场非线性演化→非线性增长背后的结构转变与城乡差异”的问题研究主线。对本文的理论预期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验证与阐释。 首先,在西方消费理论框架下,探寻收入分布与居民消费关联性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理论预期,并在异质性偏好假设下,给出了基于该理论的数理模型推导。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分布变迁对起步阶段商品消费市场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发展和衰退阶段商品消费市场的作用效果,需要根据收入分布变迁中密度曲线位置及形状的变动程度来决定;而不同收入群体所在的收入区间与某类商品消费分布的核心消费区间的相对位置差异,是导致消费呈现非线性演化特征的关键原因。 在上述预期的基础上,第一步就需要验证收入分布变迁引发居民消费分布演变的真实性。选取CHNS数据和CHIP数据对居民收入与消费分布进行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居民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的差异性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而消费分布的演变特征基本与收入分布变迁趋势相一致。进一步通过构造反事实收入变量,建立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不同分布变化趋势对消费分布影响机理的实证检验模型,并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发现收入分布变迁的均值效应带给消费分布的影响逐渐被方差效应所掩盖并超过,从而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出现;并且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分布各分位数上的消费全部存在阻碍作用。 其后则需要进一步检验收入分布变迁诱发的消费市场非线性演化特征。选取CHIP2002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分别采用样本分割的门限回归模型来刻画各年居民分类消费支出随收入增长出现的非线性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城镇各类消费市场中均存在过显著的收入门限,消费演化的非线性特征十分明显,且收入门限个数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进一步判断样本期内各类消费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分析不同收入组群的收入水平与人群规模变化对各类消费市场的作用影响,综合发现,收入分布变迁诱发各类消费市场的非线性增长或下滑趋势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变方向存在一致性,且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不再具有显著的整体效应。 而为了继续深入探索消费市场呈现非线性增长背后的结构性动因。以耐用品消费市场为例,构建了城镇居民耐用品消费的两阶段Engel-LA/AIDS模型,对消费非线性增长前后耐用品消费结构的转变特征及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内部结构在其呈现非线性增长前后表现出四类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各项耐用品的非补偿自价格弹性在其消费出现非线性增长前后相差甚微,表明整个研究阶段中各项耐用品自身价格对其需求的影响相对稳定,也从侧面说明了这种非线性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收入分布的变迁。 再次回归至分布视角,基于CHFS2011年的数据以城乡汽车市场为例,利用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分位数分解方法对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城乡消费分布演变的特征及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以此给予非线性增长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以一种转化与解决的新视角。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已成为影响如汽车等大型耐用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对于城镇来说,汽车消费呈现出非线性的增长态势,且在不同分位数上的收入弹性呈现出“U”型特征;而农村汽车消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明显且强烈。在城乡汽车消费整体差异十分显著的同时,农村居民的强烈需求愿望与其市场产品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从而引发了农村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缺口。 最终,本文通过理论预期与实证检验的结果,针对国内需求端消费不足与供给端产能过剩共存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路径等现实经济问题,予以了综合性的深入解答。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F224.0;F126
【部分图文】:

收入分布,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变迁趋势


第 2 章 收入分布变迁背景下消费市场非线性演化的理论预期从起先的洗衣机、冰箱、彩电等传统耐用品消费到现阶段的手机、电脑、汽车等新消费逐步升级,这些均深刻地体现出了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图 2.7 给出的是我国耐用品每百户拥有量,可见传统家电消费均经历了从初步启动到加速增长,然后减逐渐趋于饱和的发展周期。而手机、电脑、汽车市场则在短暂的初始起步阶段后,非线性增长趋势。以汽车市场为例,我国城镇居民 1997 年的汽车拥有量为 0.19 辆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汽车消费开始逐渐加速,于 2012 年汽车拥有量提升至 21.54 辆且城乡汽车销量已达至 1930.64 万辆。由此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程度可见一斑

耐用品,变迁程度,城镇居民收入分布,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变化趋势(单位:台/百户)

城镇居民消费,积图,份额,阶段性特征


杖敕植急淝ㄓ辗⑾?咽谐⊙莼?姆窍咝约煅檠芯?3图 4.1 城镇居民消费份额的堆积面积图4.1.2分类消费演变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利用恩格尔系数对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行划分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 60%以上为绝对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相对富裕,30%以下为极其富裕。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孙巍;谢淑萍;朱嫒玲;林国怀;;收入效应说与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的规律性——基于2004-2006年21种典型轿车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3 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4 张世伟;郝东阳;;分位数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决定[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5 王燕;徐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6 张全红;;中国低消费率问题探究——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10期

7 梁俊伟;范金;;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差异和结构分析——基于AIDS模型的实证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俞毅;;GDP增长与能源消耗的非线性门限——对中国传统产业省际转移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12期

9 王艳;范金;;收入差距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宋涛;;中国居民消费率缘何下降?——基于宏观消费函数的多因素分解[J];财经研究;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2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52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