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6:49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解决资源型城市群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差、抵御风险能力弱、行业收入差距大和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但资源型产业长期作为资源型城市群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必不可断然放弃。因此,资源型城市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现与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旨在为提高呼包鄂榆城市群内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提供借鉴。基于上述背景,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和资源型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阐述了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群产业协调的概念和内涵以及耦合协调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在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的内容、效益和机理指导下,构建了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明确资源型企业与战略性新兴企业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和多因素对协调发展的影响。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确定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等级和合作效率,然后结合演化博弈分析确定产业协调发展的演化博弈类型。通过演化博弈仿真和实证分析可知,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政府的产业政策、资源型城市群内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现有合作企业的比例是影响两类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呼和浩特市的资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合作需要付出较高的合作成本,但是合作收益低;包头市的资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合作成本高,短期内收益不明显但随着合作深入未来收益明显提高;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的资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有一定的合作向心力,但并未形成良好的产业衔接,相互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处于中等水平;资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内自由的合作,与局限于呼包鄂榆四市各自范围内的合作相比能有较低的合作成本和较高的合作收益。最后,从提高信息和要素流动效率降低流动成本,完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制定科学产业政策三方面提出建议。
【学位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F12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
        1.2.2 资源型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资源型产业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
        2.1.3 城市群产业协调
    2.2 基础理论概述
        2.2.1 耦合协调
        2.2.2 演化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的内容、效益和机理
    3.1 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的内容
    3.2 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的效益
    3.3 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两产业协调发展演化博弈分析
    4.1 演化博弈基本假设
    4.2 收益矩阵与策略求解
        4.2.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4.2.2 演化博弈系统稳定性分析
    4.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呼包鄂榆城市群两产业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的选取
    5.2 权重的确定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标准化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评价模型的构建
        5.3.1 综合指数模型
        5.3.2 耦合度模型
        5.3.3 耦合协调度模型
    5.4 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
        5.4.1 数据标准化
        5.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3 综合指数评价
        5.4.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建议和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宝娟;周鹏翔;;资源型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选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31期

2 吴志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及合作路径[J];经济地理;2015年03期

3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黄伟;巫卫专;;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阶段性效果评析[J];金融与经济;2015年03期

4 周春山;金万富;史晨怡;;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3期

5 张丽华;赵利广;;资源型经济转型效率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DEA交叉效率模型[J];经济问题;2014年11期

6 芦洁;王晓峰;董雯;雷军;;新疆资源型产业的空间集聚[J];资源与产业;2014年03期

7 孙国民;;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界定:一个文献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2期

8 李程骅;黄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9 赵辉;刘学敏;;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分析[J];城市问题;2013年07期

10 胡耀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模式研究——以资源型城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仇韪;新疆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互动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2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882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