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我国个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22:2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同时也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发展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计划,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重要手段。作为“第三支柱”核心的相关税收政策被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其能成功实行的关键。2018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税收政策方面采用的是EET的税收激励模式,旨在利用税收政策激励人们参与投保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进行了理论分析:(1)我国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及其现状;(2)个人养老金计划的税收政策类型介绍及其对比;(3)我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税收政策的具体形式;(4)结合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其中着重介绍对我国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美国IRAs计划、加拿大RRSP计划和德国里斯特养老金计划等成熟的个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模式,从中得出对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未来建设和完善的启示。实证方面,本文基于目前试点的具体税收激励政策方案,通过构建试点EET模式下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替代率模型和税收优惠额度测算模型,来...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个人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研究


工资增长率趋势图

曲线,替代率,性别,女性


硕士学位论文42图4-2不同性别下的替代率对比由上表4-10和图4-2结果可知,第一,参保者按按最大缴费额缴费时,其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随着参保年限的增加而逐步提升,即越早参保,未来所获养老保障水平越高,其中,替代率最小值为参保1年时的0.31%,养老金替代率最大值为参保年限30年时的8.69%,平均替代率为4.91%。;替代率曲线向上倾斜,但逐渐趋于平缓,即替代率水平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年轻群体中加强相关宣传和引导,以激励年轻人尽早参保,以获取更大的养老保障。第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男性的替代率水平普遍高于女性,且随着参保年限增长其差距越大,这是由于且女性开始领取保费的年龄早于男性,即女性领取年限35年较男性领取年限30年更长导致,此外,男女死亡率预测值存在差异,即女性生存概率高于男性。由于长寿风险影响女性老年贫困发生率,政府应当设置相关政策以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给予女性参保者更多可税收抵免的缴费额、鼓励其采用终身年金方式领取将是保障女性未来养老生活的关键。第三,从替代率总体结果来看,个人养老替代率随着缴费期限的增加,替代率水平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因此,应当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置差异化的税收激励政策。如可适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缴费上限,以保障其未来养老水;而对高收入群体而言,缴费限额的设置,不仅影响其养老保障水平,还关系到社会公平,避免其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使得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成为“富人俱乐部”。

变化图,税收优惠,额度,个人


硕士学位论文44续表4-11不同收益率下的个人税收优惠额度参保年限税优政策下应税现值(元)无税优政策下应税现值(元)个人税收优惠额度(元)节税比例3010400810760836003%注:节税比例=个人税收优惠额度/无税优政策下应税现值图4-3个人税收优惠额度变化图图4-4节税比例变化图由上表4-11可知,首先,在固定的工资增长率下,随着参保年限和工资的增长,个人获得的税收优惠额度逐渐增大。对于中高收入群体而言,若一直按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J]. 金维刚.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9)
[2]养老金大类资产配置管理的策略[J]. 冯丽英.  中国银行业. 2019(04)
[3]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J]. 董克用.  中国社会保障. 2019(03)
[4]个税改革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影响[J]. 孙博.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9(01)
[5]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发展思考[J]. 锁凌燕.  中国金融. 2018(22)
[6]养老保险税优激励的国际经验[J]. 王国军.  中国金融. 2018(22)
[7]《2018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元年报告书》:化解中国老龄化难题[J]. 李洁雪.  财经界. 2018(11)
[8]我国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税收优惠测算研究[J]. 崔军,刘伟华.  经济研究参考. 2018(55)
[9]我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税优政策研究——基于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J]. 危素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8)
[10]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与优化策略——个人养老金计划的国际比较和上海案例的模拟测算[J]. 袁中美,郭金龙.  西部论坛. 2018(06)



本文编号:2981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981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