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8: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日趋紧密,双边贸易额在不断攀升的同时也表现出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特征。船舶贸易是中韩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船舶贸易中我国一直保持良好贸易顺差,但是近几年来贸易顺差额出现缩水并逐渐转为逆差。研究中国船舶对韩国的出口潜力,有利于扩大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额,改善船舶贸易逆差现象;有利于带动货物贸易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缓解中韩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有利于调整船舶出口结构,加快促进中国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情况进行基本面的分析,总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额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结构分析显示中国对韩国出口船舶品种较为单一,高附加值船型占比不高;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显示出韩国对于中国船舶的极高依存度:竞争力的分析表明中国船舶在韩国市场仅处于微弱比较优势水平,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创新性的将CMS模型引入到船舶研究领域,对2004-2013年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一阶分解结果显示,在上升期,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以及结构交叉效应均推动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其中结构交叉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进口需求效应;在下降期,这三个因素均对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起阻碍作用,其中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结构交叉效应。二阶分解结果显示,在上升期,需求规模效应、需求结构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净交叉效应以及动态交叉效应为正值,产品竞争力的负效应表现出了特定船舶竞争力不强的特征。在下降期,产品竞争力效应、净交叉效应为正值,综合竞争力的负效应反映出中国船舶产业整体竞争力呈现下滑趋势,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的负效应折射出韩国低迷的船舶进口需求,动态交叉的负效应则显示出中国船舶出口结构变化与韩国船舶进口结构变化不相契合的特征。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及中韩船舶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与出口国GDP、FTA呈正相关关系,与进口国GDP、汇率及两国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具体到各产品类别来看,出口国GDP、距离因素对各类船型的作用方向均与总量层次保持一致,但是进口国GDP、汇率因素及FTA的作用因不同产品而有所不同。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总量远低于其应有水平,出口潜力巨大,因此韩国市场非常具有开发前景,具体到产品类别来看,8903类船舶属于潜力再造型产品,贸易额增长空间有限,而8901、8906、8907类船舶属于潜力巨大型产品,贸易额提升空间广阔。立足我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现状,要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改善传统船型出口贸易额下滑的局面;要促进船舶配套产业与船舶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中国船舶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全力推进中韩FTA建设,扩大韩国船舶进口需求;要加快促进以8901、8906、8907为代表的潜力巨大型船舶发展,增强与韩国船舶进口市场的契合度;要强化政府的战略支撑,推动中国船舶产业走向繁荣。
【关键词】:中韩 船舶出口 贸易潜力 CMS模型 引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F426.47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0 导论12-27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0.1.1 研究背景12
- 0.1.2 研究意义12-14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1
- 0.2.1 国内研究综述14-18
- 0.2.2 国外研究综述18-20
- 0.2.3 研究评述20-21
- 0.3 主要研究内容21-22
- 0.4 研究方法及思路22-25
- 0.4.1 研究方法22-23
- 0.4.2 研究思路23-25
- 0.5 研究的创新点25
- 0.6 相关概念界定25-27
- 1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27-31
- 1.1 比较优势理论27
- 1.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27-29
- 1.3 自由贸易区理论29-30
- 1.4 战略性贸易理论30-31
- 2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基本面分析31-40
- 2.1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总量分析31-32
- 2.2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结构分析32-33
- 2.3 中国船舶在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分析33-35
- 2.3.1 总量层次市场占有率分析33-34
- 2.3.2 产品类别层次市场占有率分析34-35
- 2.4 中国船舶在韩国市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35-38
- 2.5 本章小结38-40
- 3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40-50
- 3.1 CMS模型的构建40-44
- 3.1.1 模型的简要说明40-41
- 3.1.2 本文采用的CMS模型41-42
- 3.1.3 数据来源及时期划分说明42-43
- 3.1.4 实证测算结果43-44
- 3.2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44-48
- 3.2.1 指数式增长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44-45
- 3.2.2 急速下滑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45-46
- 3.2.3 基于两阶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46-48
- 3.3 本章小结48-50
- 4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潜力实证分析50-61
- 4.1 引力模型的构建50-52
- 4.1.1 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50-51
- 4.1.2 本文采用的引力模型及数据来源51-52
- 4.2 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52-57
- 4.2.1 总量层次回归结果52-55
- 4.2.2 产品类别层次回归结果55-57
- 4.3 中国船舶产品对韩国出口潜力分析57-59
- 4.3.1 总量层次出口潜力分析57-58
- 4.3.2 产品类别层次出口潜力分析58-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5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61-70
- 5.1 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61-64
- 5.1.1 竞争力角度的问题分析61-63
- 5.1.2 出口结构角度的问题分析63
- 5.1.3 进口需求角度的问题分析63-64
- 5.2 提高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额的政策建议64-69
- 5.2.1 强化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加快促进传统优势船型出口64-65
- 5.2.2 促进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中国船舶整体竞争优势65-66
- 5.2.3 加快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深化船舶领域区域经济合作66-67
- 5.2.4 优化对韩国船舶出口结构,适应韩国船舶市场进口需求67-68
- 5.2.5 强化政府战略性贸易支持,促进中国船舶产业繁荣发展68-69
- 5.3 本章小结69-70
- 结论70-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新蜀;张晓倩;;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8期
2 张婧茹;龚新蜀;;FTA背景下中国对韩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7期
3 邵桂兰;郑剑萌;李晨;;中国船舶贸易出口流量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范维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船舶出口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4年04期
5 刘正凤;;基于CMS模型分析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因素[J];中国商贸;2014年10期
6 涂远芬;;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量及出口潜力测算——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4年03期
7 贺书锋;平瑛;张伟华;;北极航道对中国贸易潜力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8 杨珍增;孙欢;王捷;;中国船舶贸易融资的制度约束与解决途径研究——以船舶产业基金为例[J];亚太经济;2013年01期
9 张兵;刘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测算[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6期
10 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J];亚太经济;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韩国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2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