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贸易商品结构的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2 22:11
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愈演愈烈,成为了当下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不但关乎两国的切身利益,还对全球经济是否能平稳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厘清哪些因素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如何缓解中美贸易关系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贸易结构的角度切入,探究其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机制上阐述了中美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贸易摩擦的影响,再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证明从贸易结构的角度切入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以中美建交为时间起点,本文分三个阶段(1979-2000年、2001-2007年、2008-2018年)研究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码对中美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类,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的商品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的数量量化中美贸易关系,分三个阶段分析并测算贸易相似性指数。最后通过建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探究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从而给出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时的建议。本文选取的时间区间跨度大,涵盖了1979-2018年共40年的中美...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14第4章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摩擦的历史分析中美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自然资源的差异,导致两国在资源禀赋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成为可能。又由于两国生产技术、劳动力质量的差别和全球产业分工的演变,导致中美两国生产的产品在不同发展时期各占优势。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均有较大提高,因而将中美建交以来的中美贸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美建交至中国入世前;第二阶段为中国入世后至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之前;第三阶段则从次贷危机至今进行现状分析。中美关于中美贸易额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关于进口商品中国采用离岸价统计,美国则采用到岸价统计,此差异会导致美国对贸易额的统计比中国的统计结果多出货物在国际间运输的成本费和保险费用。此外,对于转口贸易的统计方法两国也各不相同,中国采用的是以各国关境为界限的专门贸易制,美国采用的是以各国国境为界限的总贸易制,此差异会导致美国对贸易额的统计比中国的统计结果多出在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的货物贸易额,例如在香港转口的贸易。因此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会比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更为严峻,由于本文探究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意在基于中国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和建议,故而本文的中美贸易额采用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图4-1近年来中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概况(单位:%)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17日本。第一阶段两国的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4-2整理了1979-2000年间中美贸易进出口额。由表中可看出,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差额较小,直至1984年顺差额才开始出现正值,但次年又为负值,一直到1993年顺差额重新为正值且连年攀升不再缩小,至1996年顺差额开始突破100亿美元,1998年突破200亿美元。根据表4-2的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数据做出趋势图4-2,从总趋势看可明显看出,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差额在1992年之前是呈现波动变化的,顺差额几乎为负值,1993年起顺差额攀升为正值并逐年递增,最大值在该阶段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中国对美国顺差额达到297亿美元,即将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因此从顺差额上看,在第一阶段的中前期,中美贸易相对而言较平衡,差额较小,中后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开始出现,且差额迅速增大。图4-2第一阶段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在第一阶段,美国在1991年对中国发起了两次外贸调查,一次是1991年1月,因专利问题对中国发起15亿美元清单,加征100%关税;一次是1991年4月,因进口壁垒对中国发起39亿美元清单,加征惩罚性关税。两次贸易摩擦的结果是中美签订协议,中国承诺在5年内取消对美国的进口壁垒。然而1994年美国又一次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对中国发起10亿美元清单并加征100%关税,此次贸易摩擦的结果是中美达成第二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两年后,即1996年,美国再次就知识产权问题挑起贸易争端,开出30亿美元清单并加征惩罚性关税,这次贸易摩擦后中美达成第三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贸易摩擦样态分析及应对路径[J]. 周莉. 对外经贸实务. 2019(07)
[2]中国的新时代与中美贸易争端[J]. 林毅夫.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中国入世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对策[J]. 仲鑫,金靖宸. 国际贸易. 2019(02)
[4]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冲突的权力逻辑[J]. 李俊久. 东北亚论坛. 2019(02)
[5]中美货物贸易巨额逆差的真实原因[J]. 陈继勇,杨格. 江汉论坛. 2019(01)
[6]中美贸易战的根本——贸易失衡问题探析[J]. 林明臻,郭真.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9)
[7]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走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 王晖.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05)
[8]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借鉴与政策因应[J]. 邓富华,姜玉梅,王译影. 国际贸易. 2018(09)
[9]中美出口贸易现状及结构比较分析[J]. 于翠萍,蔡雅静. 市场周刊. 2018(09)
[10]理解中美贸易平衡:伪命题与真意图[J]. 赵勇,刘雅. 新视野. 2018(05)
博士论文
[1]“入世”后我国对美贸易战略研究[D]. 张立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98007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14第4章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摩擦的历史分析中美两国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自然资源的差异,导致两国在资源禀赋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两国之间的贸易成为可能。又由于两国生产技术、劳动力质量的差别和全球产业分工的演变,导致中美两国生产的产品在不同发展时期各占优势。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技术均有较大提高,因而将中美建交以来的中美贸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美建交至中国入世前;第二阶段为中国入世后至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之前;第三阶段则从次贷危机至今进行现状分析。中美关于中美贸易额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关于进口商品中国采用离岸价统计,美国则采用到岸价统计,此差异会导致美国对贸易额的统计比中国的统计结果多出货物在国际间运输的成本费和保险费用。此外,对于转口贸易的统计方法两国也各不相同,中国采用的是以各国关境为界限的专门贸易制,美国采用的是以各国国境为界限的总贸易制,此差异会导致美国对贸易额的统计比中国的统计结果多出在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的货物贸易额,例如在香港转口的贸易。因此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会比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更为严峻,由于本文探究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意在基于中国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和建议,故而本文的中美贸易额采用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图4-1近年来中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概况(单位:%)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17日本。第一阶段两国的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表4-2整理了1979-2000年间中美贸易进出口额。由表中可看出,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差额较小,直至1984年顺差额才开始出现正值,但次年又为负值,一直到1993年顺差额重新为正值且连年攀升不再缩小,至1996年顺差额开始突破100亿美元,1998年突破200亿美元。根据表4-2的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数据做出趋势图4-2,从总趋势看可明显看出,第一阶段的中美贸易差额在1992年之前是呈现波动变化的,顺差额几乎为负值,1993年起顺差额攀升为正值并逐年递增,最大值在该阶段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中国对美国顺差额达到297亿美元,即将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因此从顺差额上看,在第一阶段的中前期,中美贸易相对而言较平衡,差额较小,中后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开始出现,且差额迅速增大。图4-2第一阶段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在第一阶段,美国在1991年对中国发起了两次外贸调查,一次是1991年1月,因专利问题对中国发起15亿美元清单,加征100%关税;一次是1991年4月,因进口壁垒对中国发起39亿美元清单,加征惩罚性关税。两次贸易摩擦的结果是中美签订协议,中国承诺在5年内取消对美国的进口壁垒。然而1994年美国又一次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对中国发起10亿美元清单并加征100%关税,此次贸易摩擦的结果是中美达成第二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两年后,即1996年,美国再次就知识产权问题挑起贸易争端,开出30亿美元清单并加征惩罚性关税,这次贸易摩擦后中美达成第三份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美贸易摩擦样态分析及应对路径[J]. 周莉. 对外经贸实务. 2019(07)
[2]中国的新时代与中美贸易争端[J]. 林毅夫.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中国入世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及对策[J]. 仲鑫,金靖宸. 国际贸易. 2019(02)
[4]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冲突的权力逻辑[J]. 李俊久. 东北亚论坛. 2019(02)
[5]中美货物贸易巨额逆差的真实原因[J]. 陈继勇,杨格. 江汉论坛. 2019(01)
[6]中美贸易战的根本——贸易失衡问题探析[J]. 林明臻,郭真.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9)
[7]特朗普政府亚太政策走向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J]. 王晖.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05)
[8]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借鉴与政策因应[J]. 邓富华,姜玉梅,王译影. 国际贸易. 2018(09)
[9]中美出口贸易现状及结构比较分析[J]. 于翠萍,蔡雅静. 市场周刊. 2018(09)
[10]理解中美贸易平衡:伪命题与真意图[J]. 赵勇,刘雅. 新视野. 2018(05)
博士论文
[1]“入世”后我国对美贸易战略研究[D]. 张立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98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298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