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3:50
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技术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特征突出,导致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开发已成为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关键。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仅仅依靠自身资源是无法满足新产品开发所需的先决条件,企业还需要获取外部知识来补充和更新企业内现有的知识储存,及时、快速的了解市场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有效的减少新产品开发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研发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绩效。考虑到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企业需要的资源以及开展的活动都是有区别的,各个阶段中供应商、客户、大学研究机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信息、知识等资源往往存有差异,导致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本文将新产品开发过程细分为概念开发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商业化阶段三个阶段来具体研究四种外部知识源(供应商、客户、大学研究机构、竞争对手)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影响。旨在探明在新产品开发不同阶段,从不同外部知识源获取知识是否都对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分别从哪种外部知识源获取知识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基于回收的440份有效样本数据进...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产品创新能力与流程创新能力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适NFI通常采用NFI>0.9,且越接近1越好0.993合适TLI通常采用TLI>0.9,且越接近1越好0.997合适AGFI通常采用AGFI>0.9,且越接近1越好0.985合适由表5-9所示的创新绩效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χ2/df的检验结果数据为1.577,在1-3的标准取值范围内,说明模型适配结果达到要求;RMSEA的检验结果数据为0.029,小于0.05,也在标准规定范围内;CFI、GFI、NFI、TLI、AGFI的检验结果数据分别为0.996、0.994、0.993、0.997、0.985,均在0.9以上,且小于1,符合标准规范。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达到要求。图5-2创新绩效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Fig.5-2Innovationperformancescaleof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mode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影响——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 李正卫,李江涛,王飞绒,潘晓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2)
[2]外部知识获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J]. 秦志华,王冬冬,赵婧. 技术经济. 2014(12)
[3]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盛亚,孔莎莎. 科学学研究. 2012(11)
[4]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陈劲,阳银娟. 科学学研究. 2012(02)
[5]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何悦,朱桂龙,戴勇. 软科学. 2010(07)
[6]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 陈钰芬,陈劲. 科研管理. 2009(04)
[7]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源使用研究述评[J]. 李海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12)
[8]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 陈劲,陈钰芬. 科研管理. 2006(03)
[9]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王一鸣,王君. 中国软科学. 2005(07)
[10]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J]. 郭斌,刘鹏,汤佐群.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05)
本文编号:3313582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产品创新能力与流程创新能力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适NFI通常采用NFI>0.9,且越接近1越好0.993合适TLI通常采用TLI>0.9,且越接近1越好0.997合适AGFI通常采用AGFI>0.9,且越接近1越好0.985合适由表5-9所示的创新绩效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χ2/df的检验结果数据为1.577,在1-3的标准取值范围内,说明模型适配结果达到要求;RMSEA的检验结果数据为0.029,小于0.05,也在标准规定范围内;CFI、GFI、NFI、TLI、AGFI的检验结果数据分别为0.996、0.994、0.993、0.997、0.985,均在0.9以上,且小于1,符合标准规范。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达到要求。图5-2创新绩效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Fig.5-2Innovationperformancescaleof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mode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对企业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的影响——浙江企业的实证研究[J]. 李正卫,李江涛,王飞绒,潘晓霞. 科技管理研究. 2019(02)
[2]外部知识获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J]. 秦志华,王冬冬,赵婧. 技术经济. 2014(12)
[3]中国知识产权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盛亚,孔莎莎. 科学学研究. 2012(11)
[4]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 陈劲,阳银娟. 科学学研究. 2012(02)
[5]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何悦,朱桂龙,戴勇. 软科学. 2010(07)
[6]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J]. 陈钰芬,陈劲. 科研管理. 2009(04)
[7]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源使用研究述评[J]. 李海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12)
[8]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 陈劲,陈钰芬. 科研管理. 2006(03)
[9]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王一鸣,王君. 中国软科学. 2005(07)
[10]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J]. 郭斌,刘鹏,汤佐群.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05)
本文编号:3313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31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