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动因及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4 07:49
  近几年,社会各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全面快速的推进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综合实力至关重要。作为推进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切入点,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再一次得到重视。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可以达到改善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等目的。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时间较短,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方面都缺乏相应的研究与经验。因此,本文基于实例对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作出贡献。本文选择五粮液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案例,对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及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对员工持股计划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相应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案例研究法,对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结合五粮液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市场反应、股权结构和财务效果这三个方面对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进而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发行时机选择不合适、员工持股比... 

【文章来源】: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动因及效果研究


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前后股价变动图

趋势图,员工持股计划,五粮液,股价


24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所得图5.2五粮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前后股价变动趋势图从图5.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10月30日宣布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公司的股价在11月2日复盘时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反而略有下降,随后在11月4日,公司的股价才开始呈现出上涨的趋势,说明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股价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延迟。结合股价变动图的整体趋势来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公司的股价虽然维持了稳定,但其股价总体上来说是呈下降趋势的,说明其市场反应可能不如预期。从图5.2来看,五粮液涨跌幅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与A股涨跌幅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宣告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的复盘日当天,其涨跌幅的曲线就开始明显上升,在11月4号的时候超过了A股的涨幅,达到了最高的5.86%,但其与A股涨跌幅的差距只有1.55%,差距较小,也是说明了其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效果可能并不显著。从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的涨跌幅曲线来看,相较于A股涨跌幅曲线一路下降的趋势,五粮液的涨跌幅曲线具有明显的起伏,说明五粮液的员工持股计划起到了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的作用,但作用不明显。(2)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分析。事件研究法是一种衡量某一件事对于公司股价影响的方法。为了进一步确定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短期市场效应,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五粮液实施该计划的市场反应。在有效市场的假设下,引入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来进行计算分析。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定义事件日、事件期和估计期。一般来说,事件日为事件的公告日,五粮液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公告日为2015年10月30日,但是公司在2015年7月29日开始停牌一直到2015年11月2日才复牌,所以事件日应向后顺延,最终确定事件日为2015年11月2日(t=0)。为防止窗口期太长会产生其他影响股价的事件?

趋势图,员工持股计划,五粮液,公告日


00.01357479350.033564815-0.008210980-0.0079260400.0414908550.0550656486-0.0126913030.0266626950.027351369-0.0400426720.0150229767-0.0109640830.0431198810.043999080-0.054963163-0.0399401878-0.0149082570.0015131970.001910715-0.016818972-0.0567591609-0.000776096-0.015461130-0.0152601210.014484025-0.04227513410-0.0042718450.0211998080.021825238-0.026097083-0.068372217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所得第五,根据表5.1,画出了在事件期(-10,10)间的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图5.3:资料来源:根据国泰安数据库整理所得图5.3五粮液员工持股计划公告日前后AR和CAR趋势图


本文编号:3342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342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