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污染对城市居民节能家电购买意愿-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23:47
作为环境问题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人们对雾霾污染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节能减排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多种方式,对雾霾的有效治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能源消费的角度来看,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电力、天然气、汽油等)与间接能源消费(食品、衣服、住房等)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居核心地位,其中,家用电器的使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耗的重要要素。节能家电不仅是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使用节能家电可以有效降低家庭能源消耗,进而间接实现雾霾治理的效果。因此,探究雾霾污染对城市居民节能家电购买意愿及行为的影响,推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并使用节能电器,这对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降低空气污染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分别从行为意愿、消费行为以及意愿-行为一致性三个视角来探究雾霾天气下城市居民的节能家电购买决策。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深入分析了雾霾污染对节能家电购买决策行为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我国城市居民节能家电购买意愿及行为调查问卷,并依据收集的有效样本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有关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居民绿色消费的政策建议,以鼓励更...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7图2-1计划行为理论Figure2-1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2.1.2规范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NormActivationModel,NAM),是社会心理学家探究利他主义的重大理论发现。其核心观点认为可以采取激发利他动机的方式,来指导人们实施利他行为。这以个人规范为起点来探究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要素,相信个人规范可以正向作用于其亲社会行为,个人规范指的是那些经过内化的责任认知而作出的暂时任务,且当个人未实施时会产生愧疚及有关负面情绪[21]。按照NAM理论,当个人规范被激活时亲社会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当个体意识到不实施亲社会行为会给他人带来负面结果,而且个人感觉应当针对这些负面结果肩负一定责任时,个人规范就会被激活[22]。一旦个人规范无法被激发,个人会不承认其是亲社会行为并拒绝实施这项行为[23]。因此,NAM理论认为个人规范的激活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意识到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积极或负面后果,即结果认知,比如个体对于污染环境所引发的负面结果的认知。②明确自身与某项行为导致的结果有关,即个人意识到因为自身的个人行为会对他人或事物带来不好影响或不良结果的责任感,认识到某种不良结果后的责任归属问题。③当个体意识到某项行为的消极结果并将责任归于自身不实施某项行为时,个人将会形成高度的个人规范,即个人执行或拒绝某项行动所带来的道德义务感,这会促使个人深刻地意识到执行某项行为的对与错。NAM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化为两大模型:一是,Hopper与Nielsen等学者提出依照规范激活理论,结果认知与责任归属作为两个前置变量能够作用于个人规范,从而通过个人规范作用于响个体的行为意愿[24],西方学者将具备这类因素间关联性的解释称为调节模型,见图2-2,这为规范激活理论的原始模型。
不好影响或不良结果的责任感,认识到某种不良结果后的责任归属问题。③当个体意识到某项行为的消极结果并将责任归于自身不实施某项行为时,个人将会形成高度的个人规范,即个人执行或拒绝某项行动所带来的道德义务感,这会促使个人深刻地意识到执行某项行为的对与错。NAM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化为两大模型:一是,Hopper与Nielsen等学者提出依照规范激活理论,结果认知与责任归属作为两个前置变量能够作用于个人规范,从而通过个人规范作用于响个体的行为意愿[24],西方学者将具备这类因素间关联性的解释称为调节模型,见图2-2,这为规范激活理论的原始模型。图2-2调节模型Figure2-2Theregulationmodel
本文编号:3489777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7图2-1计划行为理论Figure2-1Thetheoryofplannedbehavior2.1.2规范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NormActivationModel,NAM),是社会心理学家探究利他主义的重大理论发现。其核心观点认为可以采取激发利他动机的方式,来指导人们实施利他行为。这以个人规范为起点来探究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要素,相信个人规范可以正向作用于其亲社会行为,个人规范指的是那些经过内化的责任认知而作出的暂时任务,且当个人未实施时会产生愧疚及有关负面情绪[21]。按照NAM理论,当个人规范被激活时亲社会行为就会随之发生,当个体意识到不实施亲社会行为会给他人带来负面结果,而且个人感觉应当针对这些负面结果肩负一定责任时,个人规范就会被激活[22]。一旦个人规范无法被激发,个人会不承认其是亲社会行为并拒绝实施这项行为[23]。因此,NAM理论认为个人规范的激活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①意识到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积极或负面后果,即结果认知,比如个体对于污染环境所引发的负面结果的认知。②明确自身与某项行为导致的结果有关,即个人意识到因为自身的个人行为会对他人或事物带来不好影响或不良结果的责任感,认识到某种不良结果后的责任归属问题。③当个体意识到某项行为的消极结果并将责任归于自身不实施某项行为时,个人将会形成高度的个人规范,即个人执行或拒绝某项行动所带来的道德义务感,这会促使个人深刻地意识到执行某项行为的对与错。NAM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化为两大模型:一是,Hopper与Nielsen等学者提出依照规范激活理论,结果认知与责任归属作为两个前置变量能够作用于个人规范,从而通过个人规范作用于响个体的行为意愿[24],西方学者将具备这类因素间关联性的解释称为调节模型,见图2-2,这为规范激活理论的原始模型。
不好影响或不良结果的责任感,认识到某种不良结果后的责任归属问题。③当个体意识到某项行为的消极结果并将责任归于自身不实施某项行为时,个人将会形成高度的个人规范,即个人执行或拒绝某项行动所带来的道德义务感,这会促使个人深刻地意识到执行某项行为的对与错。NAM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化为两大模型:一是,Hopper与Nielsen等学者提出依照规范激活理论,结果认知与责任归属作为两个前置变量能够作用于个人规范,从而通过个人规范作用于响个体的行为意愿[24],西方学者将具备这类因素间关联性的解释称为调节模型,见图2-2,这为规范激活理论的原始模型。图2-2调节模型Figure2-2Theregulationmodel
本文编号:3489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48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