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以江西某商业银行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30 00:07
  我国自从进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观念逐渐发生改变,利用信贷这一方式来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已经成为了我国居民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而随着我国个人信贷市场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何有效管理个人信贷信用风险上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来正确对个人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是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所需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现状出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优化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一个以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为核心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体系。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介绍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相关概念以相关文献综述。第二,从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成因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在个人信贷市场上的相关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第三,以国内外在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指标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上的特点,建立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的指标体系。第四,建立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对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对...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以江西某商业银行为例


论文框架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以江西某商业银行为例


图3.1个人信用风险成因机制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 ——以江西某商业银行为例


我国个人信贷规模占社会总信贷规模比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个人信用评分机制的规范研究[J]. 张晓冉.  征信. 2019(06)
[2]基于交叉验证网格寻优支持向量机的产品销售预测[J]. 张文雅,范雨强,韩华,张斌,崔晓钰.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9(05)
[3]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J]. 张志恒,邓启兰.  财会通讯. 2019(13)
[4]国内城市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和应用场景研究[J]. 朱浩,黄险峰,陈彦舟.  征信. 2019(04)
[5]信用风险度量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 陈欣.  纳税. 2018(16)
[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发育研究[J]. 李杨,刘国亮.  山东社会科学. 2017(09)
[7]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 李梓铭.  时代金融. 2015(29)
[8]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评估研究[J]. 张国政,陈维煌,刘呈辉.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5(03)
[9]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 周小舟.  甘肃金融. 2014(05)
[10]基于Lasso-logistic模型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方法[J]. 方匡南,章贵军,张惠颖.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02)

博士论文
[1]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分系统的优化研究[D]. 许佩.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2]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拓展研究[D]. 帅理.电子科技大学 2015
[3]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 姜明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预警[D]. 甘蔷.浙江大学 2019
[2]城市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陈钟敏.浙江大学 2019
[3]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赵楠.江西理工大学 2019
[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信用评级体系研究[D]. 李梓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5]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 葛青青.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P2P信贷个人信用评价模型研究[D]. 张澜觉.云南财经大学 2015
[7]PSO-BP神经网络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郭阳.厦门大学 2009
[8]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控制模型[D]. 曹佳.北京化工大学 2008
[9]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分析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 谢萌.武汉理工大学 2007
[10]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 刘冉.大连海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57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557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