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基于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视角下的中弘股份退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0 04:49
  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即便是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集中的现象依然存在,董事会成为大股东“一言堂”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已经由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为了大股东与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我们称为第二类代理问题。凭借自己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大股东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过程中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经营决策,利用控制权带来私有收益、侵害中小投资者。针对这样的现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曾多次出台相关规定政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掏空行为的发生,但难以杜绝,且掏空手段愈发隐蔽与复杂。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不仅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受到负面影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对我国稳定资本市场秩序的建立也是非常不利的,相关行为的防范与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关注于2018年首次出现的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而直接触发强制退市机制的中弘股份,在连续高送转与巨额负债的背后是实际控制人王永红主导的隐蔽的掏空行为,而这些频繁且隐蔽的掏空行为正是导致中弘股份经营不良,股价崩盘的原因。遂本文通过对中弘股份中存在的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的研究,对其他上市公司具有警醒作用,...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
        1.2.2 掏空手段
        1.2.3 掏空抑制
        1.2.4 掏空与退市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实际控制人
        2.1.2 掏空行为
        2.1.3 “面值退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基于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视角下中弘股份退市的案例分析
    3.1 中弘股份背景介绍
        3.1.1 股权结构介绍
        3.1.2 经营状况介绍
        3.1.3 实际控制人简介
    3.2 实际控制人掏空手段
        3.2.1 激进投资
        3.2.2 减持套现
        3.2.3 违规披露信息
        3.2.4 高比例股权质押
    3.3 掏空行为导致退市的路径分析
        3.3.1 财务遭遇危机
        3.3.2 股价持续走低
        3.3.3 遗憾退市
    3.4 掏空行为的原因分析
        3.4.1 实际控制人权力过大
        3.4.2 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3.4.3 中小股东投资意识淡薄
        3.4.4 审计质量欠缺
        3.4.5 政府监管制度不完善
4 抑制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的建议
    4.1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4.1.1 摆正经营理念,竖立诚信
        4.1.2 优化股权结构,健全监管制度
    4.2 对投资者的建议
    4.3 对监管层的建议
        4.3.1 强化披露义务
        4.3.2 提高处罚力度
        4.3.3 完善中小股东诉讼制度
        4.3.4 严格执行退市政策
    4.4 对审计机构的建议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75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775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6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