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置”政策下农地流转路径探索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8 05:01
土地问题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农地产权和农地流转是当前党中央和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进入新世纪后,原有农地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些与农地流转有关的焦点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政治精英积极参与应对政策的调查研究,国家则希望通过农地制度改革规范引导农地流转的途径,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为此,农地“三权分置”思想适应潮流而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首次提出农地三权的分置,主要是指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相互分离,这是“三权分置”思想的萌芽。2016年《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出台正式拉开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大幕。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它更能适应当前农地产权清晰的要求,能为农业经营的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据此,本文从理论、历史、政策、实践视角对我国农地流转发展情况、“三权分置”政策下农地流转路径及改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提到的农地仅限于狭义的农地,即农民的承包地...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农地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
1.2.2 农地流转政策的变迁研究
1.2.3 影响农地流转的问题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及农地流转的内涵
2.1.2 “三权分置”思想的内涵
2.2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方式的分类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模型
2.3.2 多源流理论模型的本土化解析
3 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和时空特征
3.1 数据选取
3.2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发展
3.2.1 全国农地流转发展情况研究
3.2.2 各省农地流转发展情况研究
3.3 我国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分析
3.3.1 区域性政策引导是农地流转的重要驱动力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4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多源流理论解析
4.1 基于问题源流分析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
4.1.1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居民收入
4.1.2 农地“抛荒化”现象与流转机制调整
4.2 基于政治源流分析农地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偏好
4.2.1 国家战略导向与民众诉求表达
4.2.2 地方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政策源流分析“两权”到“三权”的制度变迁
4.4 “三流耦合”推动农地流转进入政策议程
5 “三权分置”政策下农地流转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5.1 “多源流”对农地流转路径选择的启示
5.2 农地流转路径探索的三种典型模式
5.2.1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农地流转模式
5.2.2 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
5.2.3 市场导向型的农地流转模式
5.3 不同模式及实现路径间的比较分析
6 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的配套改革措施建议
6.1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6.2 建立经营主体监查机制,防范农地“两非”风险
6.3 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工作,完善基层政府职能
6.4 成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降低交易成本
6.5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民素质
6.6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483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农地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
1.2.2 农地流转政策的变迁研究
1.2.3 影响农地流转的问题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地及农地流转的内涵
2.1.2 “三权分置”思想的内涵
2.2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方式的分类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模型
2.3.2 多源流理论模型的本土化解析
3 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现状和时空特征
3.1 数据选取
3.2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的发展
3.2.1 全国农地流转发展情况研究
3.2.2 各省农地流转发展情况研究
3.3 我国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分析
3.3.1 区域性政策引导是农地流转的重要驱动力
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约农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4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多源流理论解析
4.1 基于问题源流分析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
4.1.1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居民收入
4.1.2 农地“抛荒化”现象与流转机制调整
4.2 基于政治源流分析农地流转参与主体的利益偏好
4.2.1 国家战略导向与民众诉求表达
4.2.2 地方政府与工商资本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政策源流分析“两权”到“三权”的制度变迁
4.4 “三流耦合”推动农地流转进入政策议程
5 “三权分置”政策下农地流转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5.1 “多源流”对农地流转路径选择的启示
5.2 农地流转路径探索的三种典型模式
5.2.1 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的农地流转模式
5.2.2 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
5.2.3 市场导向型的农地流转模式
5.3 不同模式及实现路径间的比较分析
6 有效推进农地流转的配套改革措施建议
6.1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6.2 建立经营主体监查机制,防范农地“两非”风险
6.3 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工作,完善基层政府职能
6.4 成立农地流转中介组织,降低交易成本
6.5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民素质
6.6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4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383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