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的作用研究 ——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4-12-21 06:03
农户作为农业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是土地利用最基层的决策者及行为主体,其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决策直接决定了土地利用变化。因此,从微观视角去探讨土地利用问题,可以为土地利用政策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而农户生计是农户谋生的方式,是农户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它建立在农户的资产、活动和能力的基础上,决定了自然环境与农户两者之间的作用方式。生计资产是整个农户生计结构的基础,生计资产的结构与性质决定了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及农户生计方式的选择策略,并最终会对农户的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因此,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来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对于农户可持续利用土地和可持续生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中国西部贫困山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特点,过去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农户生计单一、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导致农地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由此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地退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优化农户生计资产结构、推动农户生计多样化、改变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方式有利于缓解西部山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此,本研究以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的西部山区——遵义市为...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1.2.2 农户层面土地利用研究
1.2.3 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的综合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户
2.1.2 生计资产
2.1.3 土地利用
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1 可持续生计概念
2.2.2 可持续生计方法
2.2.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 农户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农户经济决策行为理论
2.3.3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
2.3.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4 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3 农户生计资产的综合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指标权重确定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判断矩阵及权重确定
3.3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4 综合评价方法
3.5 评价结果
3.5.1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划分
3.5.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产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4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作用
4.1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作用机理
4.2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模型估计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5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
5.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机理
5.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比较
5.2.1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
5.2.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差异对比
5.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模型估计结果
5.4 结论与讨论
6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
6.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机理
6.2 农户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
6.2.1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方法
6.2.2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结果
6.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4 结论与讨论
7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
7.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
7.2 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算
7.2.1 模型分析、指标定义与描述
7.2.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
7.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3.1 模型的构建
7.3.2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
7.3.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7.3.4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规模效率的影响
7.4 结论与讨论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8519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1.2.2 农户层面土地利用研究
1.2.3 农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的综合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农户
2.1.2 生计资产
2.1.3 土地利用
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1 可持续生计概念
2.2.2 可持续生计方法
2.2.3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 农户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农户经济决策行为理论
2.3.3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
2.3.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4 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3 农户生计资产的综合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指标权重确定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判断矩阵及权重确定
3.3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4 综合评价方法
3.5 评价结果
3.5.1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的划分
3.5.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产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4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作用
4.1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作用机理
4.2 农户生计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模型估计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5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
5.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机理
5.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比较
5.2.1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
5.2.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和生计资产的差异对比
5.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模型估计结果
5.4 结论与讨论
6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
6.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作用机理
6.2 农户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
6.2.1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方法
6.2.2 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测算结果
6.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
6.3.1 模型的构建
6.3.2 模型估计结果
6.4 结论与讨论
7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
7.1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
7.2 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算
7.2.1 模型分析、指标定义与描述
7.2.2 不同生计策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
7.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7.3.1 模型的构建
7.3.2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
7.3.3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纯技术效率的影响
7.3.4 农户生计资产对土地利用规模效率的影响
7.4 结论与讨论
8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8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401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