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耦合格局动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及耦合格局动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工业化水平虽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只有通过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我国工业化水平的质的飞跃。目前,中国已经迈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台阶,积极有效地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方面也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17个区域性城市群,首先在阐述“两化”融合涵义基础上,利用经济发展的数量参数统计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17个区域性城市群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测算和多角度动态分析;其次,选取2000、2004、2008、2012时间点,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化”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计算与空间格局演变阐释;最后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个体模型和时点模型分别探讨协调度的内、外部形成机制。具体如下:(1)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分析区域性城市群在2002—2012年间的“两化”融合水平,并从时空角度我国区域性城市群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我国“两化”融合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但融合综合指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表现出东部城市群要好于中西部城市群的特点。(2)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化”的时空协调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西部城市群仍处于低水平耦合时期外,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耦合程度整体处于颉颃阶段,并表现出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空间对应关系,一线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普遍高于二线城市群。(3)通过邓氏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耦合内部机制:科技含量与人力资源要素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较高,地区吸引外资增长率、万元产值综合耗能与“两化”的综合关联性最低。从个体效应和时点效应对耦合外部机制的分析结果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水平是促进我国“两化”融合的主要外界因素,工业产值的增长对二者的互动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甚至有负面作用。
【关键词】:区域性城市群 信息化 工业化 耦合度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F4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进展10-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与进展10-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与进展11-14
- 2“两化”融合的概念及理论研究14-19
- 2.1“两化”融合的定义及内涵14-15
- 2.1.1“两化”融合的定义14
- 2.1.2“两化”融合的内涵14-15
- 2.2“两化”融合的作用关系15-16
- 2.2.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用关系15
- 2.2.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方向15-16
- 2.3“两化”融合的研究思路与相关理论16-19
- 2.3.1 研究思路16-17
- 2.3.2 相关理论17-19
- 3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动态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19-28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19-20
- 3.1.1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的范围界定19-20
- 3.1.2 数据来源20
- 3.2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动态分析20-25
- 3.2.1 指标体系确立20-21
- 3.2.2 计算方法21
- 3.2.3 综合发展水平分析21-25
- 3.3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层面因素差异分析25-27
- 3.3.1 差异系数原理25
- 3.3.2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层面因素分析25-27
- 3.4 本章小结27-28
- 4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耦合格局及其变化机制分析28-40
- 4.1“两化”耦合协调机理28
- 4.2 时空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28-30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28
- 4.2.2 子系统功效系数综合评价28-30
- 4.3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30-35
- 4.3.1 信息化与工业化综合评价30-32
- 4.3.2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度与协调性分析32-33
- 4.3.3 信息化与工业化耦合度的空间格局33-34
- 4.3.4 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度的空间格局34-35
- 4.4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耦合机制分析35-39
- 4.4.1 邓氏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35-36
- 4.4.2 信息化与工业化耦合的内部机制分析36-37
- 4.4.3 个体效应与时点效应模型建立37
- 4.4.4 信息化与工业化耦合的外部机制分析37-39
- 4.5 本章小结39-40
- 5 结论与对策40-45
- 5.1 结论40-41
- 5.2 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1-44
- 5.2.1 现阶段我国实现“两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41-42
- 5.2.2 现阶段我国实现“两化”融合的对策建议42-44
- 5.3 创新之处与不足44-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迅周,杨延哲,刘爱荣;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2 吴传清;;世界城市群概览[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年04期
3 任雨来;天津:定位京津冀城市群[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5期
4 王乃静;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及经验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5 尹洪妍;;城市群战略与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朱英明;;创新环境、学习区域、集体学习与城市群竞争力研究[J];江海学刊;2007年05期
7 郑元凯;;城市群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01期
8 尹洪妍;;城市群战略对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广场;2008年02期
9 张攀;徐长乐;;城市群整合与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8期
10 曾万涛;;长株潭城市群研究综述[J];城市;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增;耿明斋;覃成林;;第八章 城乡统筹与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2 陈群元;尹长林;;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评判研究——以长株潭和泛长株潭城市群为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3 刘爱香;朱玉周;程家合;;不利天气对城市群交通网络的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宫媛;师武军;郑向阳;张丽梅;;城市群发展的区域协调途径探讨——北美城市群经验及对环渤海城市群的启示[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贡生;;沿海地区城市群(带)发展战略构想[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静;彭,
本文编号:44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44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