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肥城市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自然灾害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对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和不断完善阶段。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成为政府一项基本职能;二是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政府是社会救助主体,集体(单位)补贴在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扶持生产与生活救助相结合,使社会救助由简单的、低层次的“输血”式救助发展为高层次的“造血”式救助;四是福利服务与物质帮助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发挥了解决群众基本生活困难的作用。(2)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起以低保、五保长效救助机制为基础,以自然灾害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其他部门救助为支撑,临时救助、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无缝隙、全覆盖的救助工作体系。(3)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建设,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预案体系。(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打造低保“阳光工程”、“民心工程”。(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设,肥城市政府制定了农村五保供养“三年规划目标”,建立运行“四级联保”新机制。(4)其它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包括临时救助制度的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教育救助制度建设等。(4)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其中农村幸福院建设及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缺乏长效的经费保障机制。社会捐助的资金总额有限,对于弥补社会救助资金的不足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2)农村社会救助标准不高、范围不够明确。困难群众的收入测算困难,准确性不高等方面。(3)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肥城市现行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解决了收入型贫困问题,但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存在着救助盲区和救助不充分的现象。(4)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救助不规范、政府专业从业人员队伍薄弱、农村部分养老机构载体设施利用率不高、救助主体比较单一等。(5)国外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给我们的经验启示:一是立足实际,制定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二是科学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济。四是丰富农村社会救助形式。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应当是一个体系,需要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种类的救助需要。(6)搞好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应采取以下完善措施:(1)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督导考核。做好资金筹集机制,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政府补贴力度,政府相关部门拓宽救济渠道。(2)立足实际,合理确定救助范围和标准。合理的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是农村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救助的重要前提。(3)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平台式”综合救助制度建设。确保部门真正沟通协调到位,充分发挥救助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明确各部门责任,提高救助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4)丰富救助方式方法,实现“助人自助”。从宏观角度来看,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可以采取一是向农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二是发放实物、三是提供转介服务的方式。从具体实践操作角度来看,随着社会救助由粗放走向细致,肥城市应该发挥好“临时救助”的拾遗补缺及减缓低保的“悬崖效应”等作用。(5)建设农村救助工作从业人员队伍、强化人员素质、强化基层养老机构载体的管理服务。
【关键词】:肥城市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自然灾害救助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引言11-18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6-17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7-18
- 1.4.1 创新之处17
- 1.4.2 不足之处17-18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8-2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20
- 2.2 理论基础20-23
-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0-21
- 2.2.2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21
- 2.2.3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21-22
- 2.2.4 国家责任理论22-23
- 3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状况分析23-41
- 3.1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历程23-27
- 3.1.1 初步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至1956年)23-24
- 3.1.2 曲折发展阶段(1957年—1977年)24
- 3.1.3 恢复与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24-25
- 3.1.4 不断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25-27
- 3.2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27
- 3.3 肥城市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建设状况分析27-29
- 3.4 肥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状况分析29-32
- 3.5 肥城市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设状况分析32-34
- 3.6 肥城市其它农村社会救助建设状况分析34-41
- 4 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41-45
- 4.1 农村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足41
- 4.2 农村社会救助标准不高、范围不够明确41-42
- 4.3 农村社会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发挥不充分42-43
- 4.4 农村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完善43-45
- 5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借鉴45-48
- 5.1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实践45-46
- 5.1.1 福利国家型社会救助制度45
- 5.1.2 自保公助型社会救助制度45
- 5.1.3 美国的社会救助项目全面覆盖45-46
- 5.2 国外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46-48
- 5.2.1 立足实际,制定农村社会救助制度46
- 5.2.2 科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6-47
- 5.2.3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济47
- 5.2.4 丰富农村社会救助形式47-48
- 6 完善肥城市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对策48-55
- 6.1 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督导考核48-49
- 6.2 立足实际,合理确定救助范围和标准49-50
- 6.3 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平台式”综合救助制度50-52
- 6.4 丰富救助方式方法,实现“助人自助”52-53
- 6.5 抓好农村救助工作从业人员队伍建设53-55
- 7 主要结论55-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政部办公厅调研组 ,时正新;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民政;2004年10期
2 柳拯;;农村社会救助的规范化之路[J];红旗文稿;2005年02期
3 ;财政“渐入机制”是推进农村社会救助的切入点[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0期
4 李晓华;;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J];中国民政;2006年09期
5 范诗云;;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6 张存刚;韩作珍;;甘肃省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探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贺玉华;;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世纪桥;2007年12期
8 闵孟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应尽快立法[J];中国民政;2008年07期
9 米勇生;;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07期
10 王进财;;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历史演变及启示[J];中国民政;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文静;;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作用空间探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邵建波;编织农村社会救助网络[N];咸宁日报;2006年
2 大理州民政局办公室主任 李阳;对健全我州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N];大理日报(汉);2009年
3 宋一枫;农村社会救助实行统一管理[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河南省民政厅 韦保新;创新农村社会救助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2年
5 柳拯;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思考[N];中国社会报;2004年
6 盛若蔚 何聪;农村社会救助亟待改进[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方由朝;国家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农村社会救助工作[N];商洛日报;2006年
8 高_g;市政协组织开展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专项调研[N];铜川日报;2006年
9 陈成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N];协商新报;2006年
10 记者 王皓;中央部委督查组检查本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蒯小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桂强;经济学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分析与选择[D];兰州大学;2008年
2 孙霓;我国多元化的农村社会救助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娜迪拉·阿不都热苏力;新疆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黎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双飞;论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政府责任[D];湖南大学;2007年
6 谷永跃;建国以来党的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赵青山;农村社会救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燕茹;农村社会救助中村集体对民间救助资源的整合[D];山西大学;2011年
9 韩燕;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郭庆;长丰县农村社会救助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0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520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