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7:39

  本文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充足率 冲击效应 非对称性 动态面板模型 Panel VAR模型


【摘要】:1988年巴塞尔协议Ⅰ出台以来,资本约束已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标准与核心内容,在资本监管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和里程碑的意义,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进一步提高了最低资本要求。资本约束有效遏制了金融风险的传播,开拓了资本监管的新局面,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截至2014年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18%,较2010年增长7.62%,大型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更是达到了14.10%。资本充足率作为资本约束的核心指标,对银行信贷行为及宏观经济波动冲击的程度如何?冲击又是如何传导的?在不同样本不同时期等条件下是否具有非对称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公开文献极为鲜见,因此,深入研究资本约束的冲击效应在拓展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对商业银行准确调整资产结构配置、监管部门创新资本监管机制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系统梳理欧盟、美国、日本、南非等国际主要经济体巴塞尔协议执行路径及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发展现状基础上,做出如下创新性贡献:首先,构建个体层面动态面板模型及Panel VAR模型,实证测算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并分析其脉冲响应情况,相对传统总体层面上的静态分析,本文构建的动态计量模型更符合现实和经济意义。其次,在研究视角上,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双向缺口变量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资本充足水平是否达标对信贷行为及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的门槛非对称性,并分析冲击效应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间的截面非对称性及不同时期内的时间非对称性,这是对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非对称性的首次系统性探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宏观经济波动却呈现显著的负向效应;二是分析了信贷行为与经济波动相关变量对资本约束冲击的脉冲响应情况,发现资本充足率对存款增速的冲击为先负向后正向,对贷款增速、不良贷款率以及货币供给增速的冲击均为先正向后负向,对总产出的影响在短期为正向,但长期来看呈现负向;三是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性,呈现分段函数特征,资本约束压力越大,其对信贷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越剧烈,并得到各自的门槛拟合值与门槛置信区间;四是资本充足率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截面非对称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反映更为强烈,同时,资本约束下信贷增长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截面非对称性,大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导致经济波动的程度较股份制银行更为剧烈;五是目前看来资本充足率的时间非对称性并不明显。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 冲击效应 非对称性 动态面板模型 Panel VAR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3;F1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0 引言10-20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0-11
  • 0.1.1 研究背景10
  • 0.1.2 研究意义10-11
  • 0.1.3 研究目标11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0.2.3 国内外研究综述16-17
  • 0.3 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17-18
  • 0.3.1 论文的研究思路17
  •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7-18
  • 0.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18
  • 0.4 论文的创新性贡献18-20
  • 1 相关概念梳理与基本理论概述20-27
  • 1.1 相关概念梳理20-22
  • 1.1.1 商业银行与银行资本20
  • 1.1.2 资本约束与银行资本约束20-21
  • 1.1.3 银行资本约束的冲击效应21
  • 1.1.4 银行资本约束的顺周期与逆周期21-22
  • 1.2 基本理论概述22-24
  • 1.2.1 信贷周期理论22-23
  • 1.2.2 金融脆弱性理论23
  • 1.2.3 金融加速器理论23-24
  • 1.2.4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理论24
  • 1.3 银行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24-26
  • 1.3.1 银行资本约束对信贷扩张的影响24
  • 1.3.2 银行资本充足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24-25
  • 1.3.3 银行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25-26
  • 1.4 本章小结26-27
  • 2 巴塞尔协议演进与资本约束现状分析27-46
  • 2.1 银行资本约束与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27-31
  • 2.1.1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背景27
  • 2.1.2 巴塞尔协议的演进历程27-28
  • 2.1.3 巴塞尔协议的比较分析28-31
  • 2.2 国际主要经济体巴塞尔协议执行路径对比分析31-34
  • 2.2.1 欧盟执行巴塞尔协议的路径31-32
  • 2.2.2 美国执行巴塞尔协议的路径32
  • 2.2.3 日本执行巴塞尔协议的路径32-33
  • 2.2.4 新兴发展中国家执行巴塞尔协议的路径33-34
  • 2.2.5 国际主要经济体巴塞尔协议执行状况对比分析34
  • 2.3 国际主要经济体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现状分析34-37
  • 2.4 我国商业银行巴塞尔协议资本约束现状分析37-45
  • 2.4.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制度历史沿革37-38
  • 2.4.2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发展现状分析38-44
  • 2.4.3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制度SWOT分析44-45
  • 2.5 本章小结45-46
  • 3 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与计量经济学检验46-56
  •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46-47
  • 3.2 数据描述性统计47-51
  • 3.2.1 商业银行总体基本统计量分析47
  • 3.2.2 宏观经济波动基本统计量分析47-48
  • 3.2.3 大型商业银行个体基本统计量分析48-49
  • 3.2.4 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体基本统计量分析49-51
  • 3.3 实证数据预处理51-54
  • 3.3.1 频率转换处理51
  • 3.3.2 季节调整处理51-52
  • 3.3.3 HP滤波方法处理52-53
  • 3.3.4 数据标准化处理53-54
  • 3.4 实证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检验54-55
  • 3.4.1 平稳性检验54
  • 3.4.2 协整关系检验54-55
  • 3.4.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4 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效应测度分析56-66
  • 4.1 冲击效应测度模型方法介绍56-59
  • 4.1.1 状态空间模型56
  • 4.1.2 Panel VAR模型56-57
  • 4.1.3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57-58
  • 4.1.4 非参数与半参数回归模型58-59
  • 4.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模型构建59-61
  • 4.2.1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动态面板模型Ⅰ构建59-60
  • 4.2.2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动态面板模型Ⅱ构建60-61
  • 4.2.3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半参数回归模型构建61
  • 4.3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测度61-63
  • 4.3.1 动态面板模型的相关检验61-62
  • 4.3.2 动态面板模型Ⅰ估计结果62
  • 4.3.3 动态面板模型Ⅱ估计结果62-63
  • 4.3.4 半参数回归模型估计结果63
  • 4.4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分析63-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5 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脉冲响应分析66-73
  • 5.1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Panel VAR模型构建66-67
  • 5.2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Panel VAR估计结果67-68
  • 5.3 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脉冲响应分析68-70
  • 5.3.1 存款增速的脉冲响应分析68-69
  • 5.3.2 贷款增速的脉冲响应分析69
  • 5.3.3 不良贷款率的脉冲响应分析69-70
  • 5.4 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脉冲响应分析70-72
  • 5.4.1 货币供给增速的脉冲响应分析70-71
  • 5.4.2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脉冲响应分析71-72
  • 5.5 本章小结72-73
  • 6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分析73-82
  • 6.1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门槛非对称性73-76
  • 6.1.1 引入虚拟变量的门槛非对称性73-74
  • 6.1.2 引入双向缺口量的门槛非对称性74-75
  • 6.1.3 引入PTR模型的门槛非对称性75-76
  • 6.2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截面非对称性76-78
  • 6.2.1 引入虚拟变量的截面非对称性76-78
  • 6.2.2 引入半参数面板模型的截面非对称性78
  • 6.3 资本充足率冲击效应的时间非对称性78-80
  • 6.4 资本充足率脉冲响应函数的非对称性80-81
  • 6.5 本章小结81-82
  • 7 政策建议与全文总结82-86
  • 7.1 政策建议82-84
  • 7.1.1 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82
  • 7.1.2 监管机构的对策建议82-83
  • 7.1.3 政府部门的对策建议83-84
  • 7.2 全文总结84-85
  • 7.3 研究展望85-86
  • 参考文献86-90
  • 附录90-95
  • 附录A:商业银行个体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90
  • 附录B:商业银行总体与个体变量协整检验结果90-91
  • 附录C:半参数回归模型MATLAB程序(.m)91-93
  • 附录D:面板门限回归(PTR)模型STATA程序(.ado)93-95
  • 致谢95-96
  • 个人简历96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6
  • 参与完成主要著作96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椺;缪海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汇率变动的冲击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2 杜建军;刘博敏;;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效应[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3 张兴军;;外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年17期

4 刘明月;陆迁;;突发性疫情事件对新疆鸡蛋价格波动的随机冲击效应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11期

5 肖海燕,化冰,张涛;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股市的冲击效应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07期

6 黄威;陆懋祖;;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冲击效应的动态变化——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模型的考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7 刘江涛;;我国股票市场非对称信息的冲击效应研究[J];金融纵横;2008年06期

8 麻文宇;王春峰;房振明;;A股市场订单流不平衡的价格冲击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年06期

9 李智;孔桂香;;通货膨胀中石油价格冲击效应分解[J];统计与决策;2014年06期

10 张荣峰;;利率超调对银行稳定的冲击效应[J];新金融;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正宗;英国:预算紧缩将牺牲130万就业岗位[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警惕外需累积性冲击效应[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记者 刘伟;政策收紧预期愈浓 边际冲击效应递减[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记者 丰和;存准率上调 对资金面冲击效应或有限[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研究部主管 李籁思 杨岩春 译;全球性衰退无法阻止[N];经济观察报;2009年

6 姜长云;“三农”有五大问题需要关注[N];发展导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猛;降价3万 马6冲击效应初显[N];中国商报;2010年

8 徐立凡;被动经济政策已到调整时[N];华夏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进;SETAR模型与冲击效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肖宇;外汇储备、汇率变化对我国物价的冲击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姜宁;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水平的冲击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王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的非对称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田兴凯;利率市场化对汇率的冲击效应统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5 蓝志青;经济数据公布对外汇市场的冲击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刘明月;禽流感疫情对新疆鸡蛋价格的冲击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黄叶金;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高武;异质信念对中国A股市场后市极端风险的冲击效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9 马烨;绘画中视觉的冲击效应[D];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842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842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5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