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做好了农业信息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将会事半功倍。充分利用好当前丰富多元的信息手段,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联通方式搭建农业信息交互平台,真正将我国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近些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加强对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建设力度,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将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发展作为重要章节予以阐述。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岳阳市自古为鱼米之乡,更是我省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岳阳市为切入点,对农业信息化进行研究。作者经过实践调查,了解到岳阳市在网站建设、业务平台搭建、信息技术应用、市场培养、业务教育、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说岳阳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从建设、应用到管理的系统,但是岳阳市在顶层设计、软实力建设、市场活力、资源整合、信息观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还相应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从深化改革、政府主导、资源整合、大型农业网络体系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着手制定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岳阳市 农业信息化 农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9-10
- 1.2.2 有利于推动农业电商发展10
- 1.2.3 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4.1 研究思路12-13
- 1.4.2 研究方法13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3-15
- 1.5.1 创新点13-14
- 1.5.2 不足14-15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15-20
- 2.1 相关概念界定15-16
- 2.1.1 信息化15
- 2.1.2 农业信息化15-16
- 2.2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16-17
- 2.2.1 高投入性16
- 2.2.2 开放性16
- 2.2.3 效益性16-17
- 2.2.4 不均衡性17
- 2.2.5 竞争性17
- 2.3 农业信息化理论基础17-20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17-18
- 2.3.2 信息市场理论18
- 2.3.3 需求层次理论18-20
- 第3章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20-34
- 3.1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20-21
- 3.2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组织结构体系21-23
- 3.3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具体措施23-31
- 3.3.1 平台推进农业信息化23-28
- 3.3.2 教育普及农业信息化28-29
- 3.3.3 市场孕育农业信息化29
- 3.3.4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业信息化29-31
- 3.4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31-34
- 3.4.1 屈原管理区31-34
- 第4章 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34-40
- 4.1 政府主导支持力度不够34-36
- 4.1.1 岳阳市农业产业顶层规划设计不足34-35
- 4.1.2 各地农业信息化经费保障欠缺35-36
- 4.1.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市场次序欠规范36
- 4.1.4 理念有待提高,产业宣传不足36
- 4.2 市场缺乏活力,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缓慢36-37
- 4.2.1 本地企业实力不强36-37
- 4.2.2 企业合力不足,市场有待扩展37
- 4.3 农户观念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低37-38
- 4.3.1 人才缺失,信息员队伍结构不优37-38
- 4.3.2 农民信息化观念淡漠,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38
- 4.4 网站信息资源实用性不强,整合度不够38
- 4.5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区域差异明显38-39
- 4.6 大型农业信息系统建设乏力39-40
- 第5章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40-43
- 5.1 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40-42
- 5.1.1 美国40
- 5.1.2 德国40-41
- 5.1.3 法国41
- 5.1.4 日本41-42
- 5.2 国内其他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成功经验42
- 5.2.1 河南省安阳市42
- 5.2.2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42
- 5.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42-43
- 第6章 加快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3-51
- 6.1 以政府为主导支持农业信息化稳步发展43-45
- 6.1.1 深化改革,总览布局43-44
- 6.1.2 保证经费,稳步推进项目44
- 6.1.3 建章立制,加强行业监管44-45
- 6.2 产业扶持,激活市场活力45
- 6.3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从业人员及农户素质45-46
- 6.3.1 保障人才培养,优化农业系统信息队伍结构45-46
- 6.3.2 抓好宣传培训,向广大农户推广信息理念46
- 6.4 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通46-47
- 6.5 大力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47-48
- 6.6 开发建设大型农用信息化系统48-51
- 6.6.1 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区48-50
- 6.6.2 开发建设农业电商物流配送体系50-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光前;破解订单农业履约难[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农业产业化;2005年03期
2 阮荣辉;;论昭通市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7期
3 孙铁珩;宋雪英;;中国农业环境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06期
4 龚蕾;;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09期
5 蒋裕平;;国外工业和农业聚集地农业环境管理研究——以美国和日本为例[J];世界农业;2013年05期
6 曹本光;防止污染,保护农业坏境[J];新疆农业科学;1984年05期
7 丁振国;;贵阳市农业环境的现状及其保护途径的探讨[J];耕作与栽培;1984年04期
8 董克虞;浅谈农业环境保护[J];北京农业科学;1985年06期
9 ;江苏省农业环境日趋恶化 加强治理刻不容缓[J];农业信息探索;1990年01期
10 朱丕荣;令人关注的世界农业环境[J];世界农业;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民敏;王瑞霞;王冬霞;;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对策[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4—2006)[C];2007年
2 张梓太;张乾红;;论中国农业发展机制的生态化——兼论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原理[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3 程谦;王瑞霞;王冬霞;;化肥的施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及防治[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4—2006)[C];2007年
4 张国印;茹淑华;王凌;孙世友;耿暖;;河北省农业环境现状与影响因素及对策[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一雄;;台湾地区农业环境毒理研究概况[A];海峡两岸首届毒理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王权典;;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法制生态化转型创新构建[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农业环境部分)[A];2004中国农药发展年会——农药管理与高毒农药替代战略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4年
8 董益坤;;云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五卷(农业分卷)[C];2005年
9 ;编者按[A];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C];2000年
10 王瑞霞;程谦;王冬霞;;嘉祥县农业环境现状问题与对策[A];山东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4—2006)[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旭荣;加强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创新[N];学习时报;2012年
2 乌裕尔;韩国的亲环境农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3 本报记者 何苗;设施农业,掀起你的盖头来[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4 王思雄;切实保护好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N];榆林日报;2011年
5 靳晓黎 郑晓苹;中国农业何处去[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张伟;21世纪新产业革命农业信息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7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室;农业工程科技支撑的主力军[N];农民日报;2011年
8 ;绘就农业强省新画卷[N];河南日报;2011年
9 周铮;全国农业环境科研协作网成立[N];农民日报;2007年
10 曾江琴;让科技给农耕带来场革命[N];中国企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文炜;农业环境问题的行为基础与治理机制创新[D];西南大学;2012年
2 翟雪玲;中美农业支持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程静;农业旱灾脆弱性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博;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杨国才;农业农村信息化云服务平台集成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严宝文;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环境地质状况及其系统状态评判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7 师帅;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肖肖;现代农业环境问题法律规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衣U_华;农业环境执法监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王霞;北京市都市农业与其主要资源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卢芳亮;岳阳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玮嘉;设施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6 刘吴英;中柬农业合作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7 秦方;欧盟自愿性农业环境协议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8 孙迪;我国农业环境政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瑞霞;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费玲玲;我国农业环境政策演变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5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95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