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12-13 20:28
本文关键词: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超声造影 超低速血流信号显像 颈动脉斑块 新生血管
【摘要】: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的稳定性直接相关,而且斑块内新生血管可以刺激斑块生长。本文旨在通过常规彩超、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三种方法对比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有无及分布密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诊断价值,进而为判断斑块的易损性及临床预测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医及住院中,常规超声检查颈动脉内斑块长度大于15mm,厚度大于3mm的患者。首先,用常规超声确定目标斑块位置及回声。然后,通过SMI和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目标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位置,并根据新生血管数量进行评分。在超声造影操作结束后,再一次对目标斑块进行SMI检查。把超声造影作为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及数量评分的金标准,统计分析SMI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及数量评分的一致性。最后综合判断超声造影、SMI以及常规超声这三种方法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综合评价。结果:51例患者(71例斑块)。超声造影及SMI检查中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各为94%和85%(67/71、61/71),K≤0.6,表示一致性中等。超声造影及SMI检查中新生血管评分为0分各为4例和10例斑块,1分各为13例和12例,2分各为27例和26例,3分各为26例和23例;0-3分(K0.8)二者一致性好;0-1分(K≤0.4)一致性差;2-3分(K0.8)二者一致性好。0-1分组12例患者(19例斑块)中缺血性脑卒中2例,短暂性脑缺血1例,其他9例;19例斑块包括低回声斑块8例,混合回声斑块9例,强回声斑块2例;超声造影评分0分为4例,1分为15例,随访过程1例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2-3分组39例患者(52例斑块)中缺血性脑卒中21例、短暂性脑缺血6例和其他12例;52例斑块(超声造影评分2分为27个,3分为25例)中斑块内出血4例,表面溃疡2例,低回声斑块33例,混合回声斑块13例;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1)常规彩超不能发现斑块内是否存在新生血管;SMI对颈动脉斑块内IPN数量评分为0-1分组,斑块内新生血管诊断率与超声造影一致性较低,对颈动脉斑块内IPN评分为2-3分组,诊断率与超声造影一致性好。(2)颈动脉斑块内IPN数量评分为2-3分组,比0-1分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率高。(3)通过SMI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查有助于判定是否为易损斑块,可以为临床预测斑块稳定性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45.1;R74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
本文编号:128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2864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