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4 04:36
   目的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疾病。HBV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是乙肝大国,为HBV中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5.49%,每年约有26.3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乙肝相关并发症,所以HB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甘肃省武威市又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率为6.51%。该地区乙肝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以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作为研究现场,对武威市一区三县的3043例HB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摸清该地区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复制和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HBV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通过多种途径在武威市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区三县)进行全民宣传,在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肝胆中心院区对武威市HBV感染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乙肝相关实验室检测(包括乙肝三系统、肝功七项、HBV DNA、腹部彩超和FibroScan)。通过课题组自主研发的Equry在线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Graphpad Prism软件作图。所有资料均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血清学模式与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关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HBV DNA复制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中,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进行两两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1)本次研究共纳入3043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HBV感染者男:女=1.42:1,平均年龄为44.75±12.7岁,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55.2%);职业以农民为主(50.3%)。(2)未进行疫苗接种(69.7%)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接种过乙肝疫苗的HBV感染者;具有乙肝家族史(51.0%)的HBV感染者构成比高于无乙肝家族史的HBV感染者。(3)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HBV-M表达模式主要分为9类。主要流行的模式为:模式1(HBsAg、HBeAb、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小三阳”)1490例(49.0%)、模式2(HBsAg、HBcAb两项指标阳性)764例(25.1%)、模式3(HBsAg、HBeAg、HBcAb三项指标阳性,俗称“大三阳”)463例(15.2%)。(4)HBV DNA、ALT、AST、DBIL、γ-GT、LSM值、CAP值以及腹部彩超结果均与“小三阳”模式、“HBsAg、抗-HBc阳性”模式、“大三阳”模式之间存在关联性,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 DNA复制的因素:女性(OR=1.41,95%CI:1.17-1.69)、ALT阳性(OR=1.60,95%CI:1.32-1.95)、HBeAg阳性(OR=4.40,95%CI:3.42-5.66)、抗病毒治疗(OR=0.32,95%CI:0.27-0.38)。3.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HBV感染人群肝纤维化因素:男性(OR=2.23,95%CI:1.69-2.94)、30~年龄组(OR=1.75,95%CI:1.02-3.02)、40~年龄组(OR=2.49,95%CI:1.48-4.19)、50~年龄组(OR=3.51,95%CI:2.09-5.91)、民勤县乙肝人群(OR=1.89,95%CI:1.27-2.80)、乙肝家族史(OR=1.51,95%CI:1.14-1.99)、抗病毒治疗(OR=0.40,95%CI:0.31-0.52)。结论1.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年龄集中在40~59岁年龄段,农民感染人数最多。2.武威地区乙肝人群主要流行的血清学模式为“小三阳”、“HBsAg、抗-HBc阳性”、“大三阳”。3.女性、ALT阳性状态、HBeAg阳性状态、无抗病毒治疗史均会使HBV感染人群的HBV DNA病毒复制的风险增高。4.男性、年龄越大、具有乙肝家族史、无抗病毒治疗史的人群会使HBV感染人群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增高。
【学位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R512.62
【部分图文】:

年龄,武威,人群,性别


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4图1-1武威市居民各年龄组不同性别HBV感染人群2.1.2地区分布凉州区HBV感染者人数最多,为2207例(72.5%);古浪县496例(16.3%);民勤县280例(9.2%);天祝藏族自治县最少,为60例(2.0%)。(见图1-2)凉州区男性感染人数1282例,女性925例,男性/女性=1.39;古浪县男性感染人数288例,女性208例,男性/女性=1.38;民勤县男性感染人数179例,女性101例,男性/女性=1.77;天祝县男性感染人数39例,女性21例,男性/女性=1.86。四个地区男性HBV人数均高于女性。(见表1-4)凉州区≤16岁年龄组感染人数18例(0.6%);17~年龄组287例(9.4%);30~年龄组459例(15.1%);40~年龄组584例(19.2%);50~年龄组610例(20.0%);60~年龄组211例(6.9%);70~年龄组38例(1.2%)。古浪县≤16岁年龄组感染人数2例(0.1%);17~年龄组90例(3.0%);30~年龄组75例(2.5%);40~年龄组149例(4.9%);50~年龄组135例(4.4%);60~年龄组36例(1.2%);70~年龄组9例(0.3%)。民勤县≤16岁年龄组感染人数0例;17~年龄组38例(1.2%);30~年龄组34例(1.1%);40~年龄组73例(2.4%);50~年龄组94例(3.1%);60~年龄组36例(1.2%);70~年龄组5例(0.2%)。天祝县≤16岁年龄组感染人数0例;17~年龄组6例(0.2%);30~年龄组9例(0.3%);40~年龄组21例(0.7%);50~年龄组14例(0.5%);60~年龄组8例(0.3%);70~年龄组2例(0.1%)。四个地区HBV感染年龄高峰均主要集中在40~59年龄段。(见表1-5)

武威,人群


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5图1-2武威市HBV感染人群三县一区分布表1-4武威市三县一区HBV感染人群不同性别分布地区女男合计N(%)N(%)例数N构成比%凉州区925(30.4)1282(42.1)220772.5古浪县208(6.8)288(9.5)49616.3民勤县101(3.3)179(5.9)2809.2天祝县21(0.7)39(1.3)602.0合计1255(41.2)1788(58.8)3043100.0注:(%)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所占总人数的比例。表1-5武威市三县一区HBV感染人群不同年龄组分布年龄组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合计N(%)N(%)N(%)N(%)例数构成比%≤1618(0.6)2(0.1)0(0.0)0(0.0)200.717~287(9.4)90(3.0)38(1.2)6(0.2)42113.830~459(15.1)75(2.5)34(1.1)9(0.3)57719.040~584(19.2)149(4.9)73(2.4)21(0.7)82727.250~610(20.0)135(4.4)94(3.1)14(0.5)85328.060~211(6.9)36(1.2)36(1.2)8(0.3)2919.670~38(1.2)9(0.3)5(0.2)2(0.1)541.8合计2207(72.5)496(16.3)280(9.2)60(2.0)3043100.0注:(%)代表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所占总人数的比例。2.1.3职业分布除未成年以外,共有3000名研究对象报告了职业,其中农民人数最多,为1509例(50.3%);另外,还有公职人员301例(10.0%);企业员工171例(5.7%);其他职业人群1019例(34.0%)。(见表1-6)

频数分布,武威,人群,频数分布


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21图1-3武威市HBV感染人群HBV-M表达模式频数分布2.6实验室相关指标与主要血清学模式关联性分析HBVDN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谷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FibroScan检测(LSM值和CAP值)以及腹部彩超的检测结果根据各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以上指标阴、阳性与小三阳、“HBsAg、HBcAb两项指标阳性模式”、大三阳模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如下,结果显示:HBVDNA、ALT、AST、DBIL、γ-GT、LSM值、CAP值以及腹部彩超结果阴性、阳性与以上三种血清学模式均有关联性,P<0.05。(详见表1-16)表1-16实验室指标与血清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变量小三阳HBsAg、HBcAb阳大三阳2PN%N%N%HBVDNA阴性682(56.2)427(35.2)105(8.5)130.24<0.001阳性808(53.8)337(22.4)358(23.8)ALT阴性951(58.8)442(27.3)225(13.9)35.28<0.001阳性539(49.0)322(29.3)238(21.7)AST阴性1239(58.2)575(27.0)315(14.8)53.63<0.001阳性251(42.7)189(32.1)148(25.2)TBIL阴性1020(56.5)491(27.2)295(16.3)5.880.053阳性470(51.6)273(30.0)168(18.4)DBIL阴性846(58.2)369(25.4)238(16.4)15.56<0.001阳性644(50.9)395(31.3)225(17.8)IB阴性914(56.1)442(27.1)274(16.8)2.720.26阳性576(53.0)322(29.6)18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兵;陈海霞;刘义;蔡威;;隐匿性HBV感染人群治疗后体内HBV-DNA含量与血清转换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2 黄亚雄;谢元林;;HBV相关的慢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36期

3 梁云娟;115名HBsAg阳性职工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1995年03期

4 王路;叶莎;史清海;伏建峰;;外泌体在HBV感染相关性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14期

5 金晗英;陈智;;腺病毒载体在抗HBV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2期

6 黄亚琴;杨丽莎;;HBV基因型和肝细胞癌的研究现状[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1期

7 王永梅;;HBV感染与慢性胆囊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年01期

8 潘文涛;谌小卫;尹玉竹;李小毛;;影响HBV宫内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12期

9 周青,刘虎,李旭,耿小平,孟翔凌,汪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HBV前C区基因的检测[J];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10 王建华;王卫国;马黎丽;王伟;;阜阳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调查[J];检验医学;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方明;HBV相关肝纤维化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何英利;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的宿主因素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

3 兰林;HBV准种特性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关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4 靳自学;HBV转基因小鼠肝脏纤维化的免疫学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王宇平;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谢琴秀;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组织学中重度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陈永艳;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免疫损伤高度敏感的天然免疫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徐城;HBV相关肝细胞肝癌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9 刘光泽;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生物学特性、应用及无免疫耐受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刘红;HBV蛋白相关免疫应答致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思广慧;甘肃省武威市HBV感染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年

2 雷丽萍;基于HBV感染状况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期系统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9年

3 许文俊;淋巴瘤与其他实体瘤HBV感染及化疗相关HBV再激活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顾桂颖;多发性骨髓瘤与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段彪;HBV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内的培养研究[D];大理学院;2012年

6 周学士;B基因型和C基因型HBV转录活性差异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宋天蓉;妊娠妇女HBV基因型检测及其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徐红;新疆汉族人群HBV基因型与临床类型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9 张鑫;角蛋白18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10 何燕;皱瘤海鞘体外抗HBV的作用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9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869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