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2:01
   【目的】检测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各组研究对象血清miR-375的表达量,分析其与各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75与HBV-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相关性研究部分: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甘肃武威医学科学院肝胆中心收集住院治疗的HBsAg阳性HCC患者以及门诊体检的HBV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门诊体检者(HBsAg阴性)为健康对照组。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并收集血清标本。利用miRNeasy Serum/Plasma Kit试剂盒提取血清RNA,通过qRT-PCR检测血清中miR-375的表达量。2.预后研究部分:从第一部分纳入的HBV相关性患者中挑选HBV-DNA高复制,即复制量10~5IU/ML,以及肝功ALT、AST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io-Plex-Pro-Human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在Bio-Plex液相芯片细胞因子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人血清中24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此外,对第一部分纳入的HBV-HCC患者进行满1年随访,分析评估患者预后情况。3.统计学分析:采用www.equry.cn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使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别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别差异分析采用c~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预后分析使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运用ROC曲线评估血清miR-375、Fibroscan值、AFP单独及联合评估HBV-HCC患者预后不良的能力。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相关性研究部分:(1)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348例,其中健康对照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HBV-HCC患者55例。四组中性别、年龄、接种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miR-375在HBV相关疾病中的表达情况: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即: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HBV-HCC组。(3)血清miR-375水平与HBV相关疾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eAg、HBeAb呈负相关关系;乙肝肝硬化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性别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接种史呈正相关;在HBV-HCC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cAb、ALT、AST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4)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与HBV-HCC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关系:miR-375表达水平与癌栓、肿瘤数目、Fibroscan以及肿瘤标志物CEA、AFP呈负相关(P0.05)。(5)线性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与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存在回归关系。即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阴性的患者血清miR-375表达水平高于阳性患者。2.预后研究部分:(1)细胞因子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APRIL/TNFSF13、IFN-g、IL-6Ra、IL-8、IL-12(p40)、IL-27(p2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TNF-R1、TNF-R2以及TWEAK/TNFSF12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以及HBV-HCC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血清miR-37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FN-g、IL-6Ra、IL-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PRIL/TNFSF13、TNF-R2和TWEAK/TNFSF12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3)HBV-HCC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预后良好组15例,预后不良好组21例,HBV-HCC1年生存率为72.22%,无预后不良生存率为41.66%,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患者无预后不良生存时间为5-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4)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指标比较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此外,Fibroscan、AFP和ALT的含量在预后良好组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5)ROC曲线结果:血清miR-375从36例HBV-HCC患者中检测出21例预后不良患者的AUC为0.813,其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73.7%;AFP、Fibroscan的AUC分别为0.753,0.692,而采用血清miR-375、Fibroscan和AFP联合检测评估HBV-HCC预后的效能,发现使用三个指标联合预测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单个指标预测时有提高,分别为92.1%和77.2%。【结论】(1)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提示:miR-375的高表达可能在HCC中起保护性作用。(2)血清miR-37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参数均有密切关系,表明miR-375可联合患者其他指标作为诊断HBV相关疾病进展的标志物,为疾病进展的预测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线索。(3)miR-375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一个互相调控的网络,提示miR-375联合多种细胞因子检测在HBV感染疾病进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miR-375是影响HBV-HCC患者预后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指标。(5)miR-375、AFP和Fibroscan联合检测有助于HBV-HCC预后评估。
【学位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R512.62;R735.7
【部分图文】:

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


PCR检测

血清,疾病,乙肝,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预后评估的研究19的表达量为2.405±0.287;慢性乙型肝炎组为0.517±0.171;乙肝肝硬化组为0.315±0.250;HBV-HCC组为0.118±0.110。四组检测结果对比发现,健康对照组的miR-375的表达量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和HBV-HCC组的血清miR-375水平依次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以及HBV-HCC中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健康对照组血清miR-37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和HBV-HCC组(P<0.001);HBV-HCC组血清miR-375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见图1-2)。ab图1-1PCR检测miR-375结果示意图(a:扩增曲线;b:熔解曲线)图1-2HBV相关疾病血清中miR-375的表达水平(注:**为P<0.01,***为P≤0.001)

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


Fibroscan不同分期中miR-375的表达水平(注:F0F1≤7.3KPa、7.3<F1F2≤9.7KPa、9.7<F2F3≤12.4KPa、12.4<F3F4≤17.5KPa、F4>17.5KPa)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洁;杨彩霞;;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是基层医院早期发现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有效方法[J];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06期

2 王小红;;远离肝癌须有效防治乙肝[J];求医问药;2006年02期

3 欧琴;赵宗彬;王耕;李文仿;;人异黏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年03期

4 朱国勇;章豫;艾艳红;陈艳;张银辉;;襄阳地区乙肝肝癌流行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03期

5 孙庆宇;朱晟;胡玉霆;刘意;李涛;;乙肝肝癌导致肝脏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年12期

6 湘子;冷希圣;;谨防乙肝成肝癌[J];中国保健营养;2008年07期

7 张乐刚;;中西结合治疗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06期

8 陈玉;肝癌并非乙肝发展的必然结果[J];健康生活;2005年07期

9 安宁;;乙肝了 怎样离肝癌远点[J];江苏卫生保健;2017年02期

10 ;我国肝癌的发病状况与防治措施[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莹;MiR-375在低氧诱导的肝癌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赵海涛;肝细胞肝癌的新非编码基因及病毒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林超;CRNDE/miR-33a-5p/CDK6轴调控肝癌增殖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4 朱观南(Chee Yong Sung);肝癌的中西医治疗法及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钟崇;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韩建立;原代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化疗敏感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蒋扬富;肝癌复发、转移及抗血管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8 何佳;LncRNA LINC01093抑制肝癌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9 卢杉;长链非编码RNA:HOXD-AS1在肝癌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10 曾映荷;扶正抗癌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玉卓;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年

2 付婷;miR-375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疾病进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3 张新静;肝癌血清DCP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4 杨琴;miR-375在结直肠癌中的调控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杨宝龙;血清VEGF表达与肝癌TACE疗效关系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6 朱军;肝癌患者TACE前后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王若宇;薏苡仁油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DC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黄仲禧;奥曲肽对乙肝相关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剑;非经典MHC一类分子在乙肝和肝癌发病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刘红玲;TACE联合抗病毒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5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875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9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