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复合物的功能干细胞用于肿瘤免疫/光动力联合治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3:41
肿瘤日益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症疾病,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和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治疗方法在与日俱进的革新,光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应运而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提出了革命性的肿瘤治疗思路,表现出惊人的潜力,将成为精准治疗的关键王牌。另一方面,光动力治疗具备时空可控性、微创性、高特异性等优点,实施光动力治疗还可导致肿瘤相关抗原(TAA)释放,增加抗原呈递,进而促进肿瘤免疫治疗。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自身存在各种缺陷,单一方式治疗难以获得理想疗效,多手段联合治疗将会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也是达到高效治疗肿瘤的必由之路。因此,构建一种靶向肿瘤具有免疫/光动力联合治疗功能的复合体系,整合优势,弥补缺陷,将为突破肿瘤治疗瓶颈提供新策略。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一种靶向肿瘤的兼具免疫/光动力治疗能力的功能化干细胞MB/IL12-BMSC。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磁性硅纳米粒子,经PEI修饰后得纳米载体M-MSN/PEI,共载光敏剂亚甲基蓝(MB)和质粒p...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恶性肿瘤的十大特征[1]
琢錾鄙四芰Γ?够?宓目怪琢雒庖吖δ艽?于抑制失活状态[26]。因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解除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性对肿瘤治疗而言至关重要。1.2.1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立足于免疫监视(Immunesurveillance)学说和免疫编辑(Immuneediting)理论,从肿瘤的发生机制出发,论证了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式。基于免疫编辑理论,可将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免疫功能正常的免疫清除阶段、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势力旗鼓相当的免疫相持阶段,和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监管的免疫逃逸阶段[27,28]。图1-2免疫编辑理论示意图[28]。(1)免疫清除(Elimination):在环境中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可诱导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的积累可能使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在免疫清除阶段机体细胞的修复机制和保护机制会自主阻碍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当突变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少量的肿瘤细胞可及时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2)免疫相持(Equilibrium):部分突变转化细胞呈现低免疫原性,躲过免疫清除阶段的筛查、杀伤和清除,表现出免疫耐受性。在免疫相持阶段转化的肿瘤细胞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1-3IL12免疫抗肿瘤机制[32]。1.2.3肿瘤免疫治疗的优势与问题与外科手术切除、化学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传统方式相比,肿瘤免疫治疗具备以下优势:(1)低毒副作用,通过活化和增强机体自身免疫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无明显不良后果;(2)高选择性,可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和组织;(3)全身性,激活的免疫抗肿瘤效应作用于机体全身,对多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普适性,对各种类型的肿瘤都具有抗肿瘤活性,也适用于各阶段肿瘤治疗,包括无法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肿瘤,可通过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以提高患者生存期;(5)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可促进肿瘤的清除、抑制肿瘤转移与复发。然而,在肿瘤发展进程中往往伴随着诸多促肿瘤因素的出现:(1)免疫耐受,肿瘤抗原的持续刺激将引起机体免疫耐受,降低免疫杀伤性;(2)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肿瘤生长微环境中浸润着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将促进肿瘤的进展和生长;(3)T细胞耗竭,肿瘤微环境中抑制性受体、配体分子表达上调,将可能导致T细胞耗竭,机体免疫效应处于弱化或者失能状态;(4)免疫逃逸,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免疫效应细胞结合,帮助肿瘤细胞逃过机体免疫监察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受多种信号分子调控,此外,肿瘤细胞自身可表达一些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阳离子脂质体介导IL-15基因治疗小鼠肺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 滕秀,周西坤,张印兵,邱吉,毛咏秋,邓洪新,李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02)
本文编号:3132542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恶性肿瘤的十大特征[1]
琢錾鄙四芰Γ?够?宓目怪琢雒庖吖δ艽?于抑制失活状态[26]。因此,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解除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性对肿瘤治疗而言至关重要。1.2.1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立足于免疫监视(Immunesurveillance)学说和免疫编辑(Immuneediting)理论,从肿瘤的发生机制出发,论证了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方式。基于免疫编辑理论,可将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免疫功能正常的免疫清除阶段、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势力旗鼓相当的免疫相持阶段,和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监管的免疫逃逸阶段[27,28]。图1-2免疫编辑理论示意图[28]。(1)免疫清除(Elimination):在环境中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可诱导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的积累可能使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在免疫清除阶段机体细胞的修复机制和保护机制会自主阻碍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当突变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时,少量的肿瘤细胞可及时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2)免疫相持(Equilibrium):部分突变转化细胞呈现低免疫原性,躲过免疫清除阶段的筛查、杀伤和清除,表现出免疫耐受性。在免疫相持阶段转化的肿瘤细胞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1-3IL12免疫抗肿瘤机制[32]。1.2.3肿瘤免疫治疗的优势与问题与外科手术切除、化学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传统方式相比,肿瘤免疫治疗具备以下优势:(1)低毒副作用,通过活化和增强机体自身免疫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无明显不良后果;(2)高选择性,可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和组织;(3)全身性,激活的免疫抗肿瘤效应作用于机体全身,对多发病灶和转移病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普适性,对各种类型的肿瘤都具有抗肿瘤活性,也适用于各阶段肿瘤治疗,包括无法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肿瘤,可通过抑制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以提高患者生存期;(5)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可促进肿瘤的清除、抑制肿瘤转移与复发。然而,在肿瘤发展进程中往往伴随着诸多促肿瘤因素的出现:(1)免疫耐受,肿瘤抗原的持续刺激将引起机体免疫耐受,降低免疫杀伤性;(2)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肿瘤生长微环境中浸润着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将促进肿瘤的进展和生长;(3)T细胞耗竭,肿瘤微环境中抑制性受体、配体分子表达上调,将可能导致T细胞耗竭,机体免疫效应处于弱化或者失能状态;(4)免疫逃逸,PD-L1、CTLA-4等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免疫效应细胞结合,帮助肿瘤细胞逃过机体免疫监察系统的识别和清除,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受多种信号分子调控,此外,肿瘤细胞自身可表达一些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阳离子脂质体介导IL-15基因治疗小鼠肺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 滕秀,周西坤,张印兵,邱吉,毛咏秋,邓洪新,李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02)
本文编号:3132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13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