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针刺和艾灸不同腧穴对胃运动及迷走神经放电差异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1-05-09 17:22
  目的:本研究以正常大鼠为对象,以胃运动、迷走神经胃支自发放电频率为观察指标,探索针刺或艾灸干预不同腧穴调节胃运动的效应差异及与胃迷走神经活动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1.将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艾灸组,每组10只。通过囊内压实验法记录胃运动状态,观察分析电针(时间为2min,电针频率为2/1520Hz,电针强度为220mA)/艾灸(时间为2min,艾灸时穴区温度维持在46~48℃)“天枢”/“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段对胃运动的影响。2.将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艾灸组,每组8只。通过多导电生理系统记录迷走神经胃支放电活动变化,观察分析针刺(时间为2min,左右捻转,幅度180℃,频率120次/min)/艾灸(时间为2min,艾灸时穴区温度维持在46~48℃)“天枢”/“足三里”穴在不同时间段对迷走神经胃支放电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1.正常大鼠,电针不同部位的腧穴对胃运动调节效应特征不同:腹部“天枢”穴对胃运动为抑制效应(P<0.05),而下肢“足三里”穴为促进效应(P<0.05);胃运动响应不同部位腧穴的时间特点不同:腹部腧穴... 

【文章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针灸治疗胃肠病的研究
    2. 针刺与艾灸疗效差异的研究
    3. 胃肠运动与自主神经系统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电针/艾灸天枢、足三里调节胃运动效应差异的观察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步骤
            2.2 胃运动记录手术
            2.3 穴位定位及干预方法
            2.4 实验流程
            2.5 数据采集与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胃运动特征
            3.2 电针不同部位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效应特征的观察
            3.3 艾灸不同部位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效应特征的观察
            3.4 电针/艾灸同一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效应特征的观察
    实验二、针刺/艾灸天枢、足三里调节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差异的观察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仪器
            1.3 实验准备
                1.3.1 实验电极制作
                1.3.2 设置参数
        2. 实验方法
            2.1 麻醉大鼠
            2.2 迷走神经分离术
            2.3 穴位定位及干预方法
            2.4 实验流程
            2.5 数据采集与分析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针刺不同部位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差异的观察
            3.2 艾灸不同部位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差异的观察
            3.3 针刺/艾灸同一腧穴对正常大鼠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差异的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天枢、足三里对正常大鼠胃运动的效应分析
    2. 针灸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3. 针刺与艾灸产生效应差异的可能原因
第四部分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7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17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