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阵发性心房颤动伴终止后长间歇患者肺静脉隔离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4-30 03:06

  本文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伴终止后长间歇患者肺静脉隔离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自主神经系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与房颤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另外,也发现通过导管消融达到心脏去迷走神经效应可以治疗神经血管性晕厥。本研究旨在假设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患者较非长间歇患者有更强的迷走神经调节功能。通过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患者环肺静脉消融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与非长间歇患者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消融成功组与复发组HRV的变化,观察射频消融前后二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差异及其对消融效果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阵发性房颤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及导管消融对神经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伴长间歇患者4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导管消融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与其匹配的AF不伴长间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和术后第三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平均心率、HRV的时域指标(SDNN、PNN50、SDANN)和频域指标(HF、LF、ULF、VLF)。统计这些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左房内径、LVEF等)、肺静脉CT、年龄、性别、基础用药、基础疾病、房颤病史和手术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依照随访的结果将二组患者分为复发与非复发二个亚组。比较长间歇组与非长间歇组导管消融前后HRV的差异,同时二组之间复发与非复发患者HRV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基本病因及超声检查结果均没有明显差异(P均0.05)。(2)、80例患者随访10~2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消融成功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59±12.1)岁;消融复发组34例(男10例、女24例),年龄(59.7±7.7)岁。其中长间歇组复发16例(40%),非长间歇组复发18例(45%),长间歇与非长间歇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749)。(3)、长间歇组与非长间歇组消融前后HRV变化:总体上二组患者消融后产生去神经效应,消融术后HRV各项参数均显著降低,心率升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消融前后长间歇组自主神经活性均强于非长间歇组(P0.05),消融前后HRV变化差值以长间歇组变化较大,但与非长间歇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二组之间复发与非复发患者HRV变化的比较:二组房颤复发的患者,消融术后HRV各项参数变化不大,其中,房颤伴长间歇组消融术后复发患者HRV大多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长间歇组复发患者仍然有变化,部分HRV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消融成功的患者,消融术后HRV各项参数均显著降低,心率升高,HRV大多数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消融前后长间歇组变化更明显,但与非长间歇组相比,HRV大多数参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房颤导管消融能够导致心脏去神经效应;房颤伴长间歇患者自主神经调节活性强于非长间歇患者。导管消融对房颤伴长间歇患者自主神经调节活性影响大于非长间歇患者。2、房颤伴长间歇患者自主神经对房颤影响更大,导管消融导致的心脏去神经效应对减少房颤复发更有临床意义,而房颤不伴有长间歇患者,尽管自主神经调节对房颤有一定价值,导管消融导致的去神经效应对房颤是否复发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调节 HRV 导管消融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5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1
  • 前言11-12
  •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4
  • 1.研究对象12
  • 2.导管射频消融12-13
  • 3.术后随访13
  • 4.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13
  • 5.统计学分析13-14
  • 结果14-17
  • 1.临床资料14
  • 2.消融结果14
  • 3.长间歇组与非长间歇组消融前后 HRV 变化14-15
  • 4.二组之间复发与非复发患者 HRV 变化的比较15-17
  • 结论17-21
  • 1.自主神经调节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17-18
  • 2.去神经效应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18-19
  • 3.房颤复发与自主神经调节19-20
  • 4.阵发性房颤伴长间歇与自主神经影响20-21
  • 研究不足与展望21-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7
  • 文献综述27-36
  • 参考文献32-36
  • 致谢36-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敏,杨希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昼夜节律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6期

2 余国膺;情绪应激常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年02期

3 李志勤;龙佑玲;张瑞芬;;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年01期

4 陈海青;;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病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30期

5 苏建文;;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年06期

6 陆正伟,熊敏秀,丛勤滋,汪桂华;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1982年03期

7 曾福安;阵发性心房颤动67例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1994年06期

8 苏解芳;阵发性心房颤动50例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1994年06期

9 张淑琴;吞咽食物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1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10 刘建敏,申娟,贾银明;阵发性心房颤动介导因素的临床探讨[J];临床荟萃;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亭;郭永芝;于明杰;;老年男性阵发性心房颤动5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蒋晨阳;王建安;何红;孙勇;周斌全;;螺旋CT指导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蒋晨阳;王建安;何红;孙勇;周斌全;;螺旋CT指导下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倪晓晴;田进文;;87例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伟;吴立荣;车正兰;谷颖;;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A];贵州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汇编[C];2007年

6 钟鸣;傅慎文;;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增刊[C];2009年

7 张宇辉;陈明;刘怡;张波;郑建华;苗爱雨;张代富;李莹;刘盛林;马静;孟凡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宇辉;陈明;刘怡;张波;郑建华;苗爱雨;张代富;李莹;刘盛林;马静;孟凡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林艺;王市;李佳;贺永明;许海峰;李勋;杨向军;;左室后壁厚度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邓海;詹贤章;廖洪涛;薛玉梅;吴书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来源[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梦 鹰蒋锐;一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重获新生[N];科技日报;2005年

2 陈汉桥;房颤电活动类型及特征有新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朝阳;环状电极标测指导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良;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江灵芝;阵发性心房颤动自主神经调节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马军伟;体表心电图P波参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龚志琰;糖皮质激素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田铭君;阵发性心房颤动伴终止后长间歇患者肺静脉隔离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利;老年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7 李惠娟;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郭飞;环肺静脉电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于海初;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学预测[D];青岛大学;2002年

10 朱彩霞;超声评价不同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伴终止后长间歇患者肺静脉隔离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36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