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背景和目的:消化道可人为分为上、中、下消化道三部分,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小肠称为中消化道,大肠称为下消化道。电子胃镜和结肠镜可实现上、下消化道的可视观察,而中消化道(小肠)解剖结构和位置特殊,传统的检查技术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小肠是整个消化道医学检查中的相对盲区。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CE)的出现,实现了对小肠粘膜的全面直接观察,使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突破性进展。虽然目前国内胶囊内镜积累了一定的临床资料,但是在各种人群和疾病分层中的结果尚不完善且存在不一致,本研究通过分析1415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1)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2)比较胶囊内镜与普通胃肠镜在上腹痛和慢性腹泻病人检查中的效能,总结胶囊内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1.纳入人群: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的1415例胶囊内镜(国产OMOM,JS-ME-Ⅱ型)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84例,女性531例;年龄范围5~91岁,平均年龄49.34岁。2.纳入胶囊内镜的检查者的分组依据检查前症状和其它检查结果分为以下四组:(1)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即反复发作的血便或黑便或粪便潜血持续阳性,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者;(2)慢性腹痛及腹泻患者:慢性腹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且持续时间和强度的不同,腹痛的性质、部位也不同,临床上将超过六个月以上经相关检查未明确腹痛原因者;慢性腹泻是指临床上超过三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频率,或排便量大于200克;(3)临床怀疑小肠炎症性肠病,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放射线检查等除外肠梗阻及肠狭窄者;(4)无症状体检者。3.肠道清洁度评价胶囊内镜图像清晰度:根据胃、小肠腔内的气泡多少,对胃、小肠粘膜观察的影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优:肠腔内无气泡及黏液,能清晰的观察到肠黏膜及肠腔的情况;良:肠腔内少量气泡及黏液,基本上能观察到肠黏膜及肠腔的情况;差:肠腔内大量气泡及黏液,基本看不清肠黏膜及肠腔的情况。4.病变判断及分类所有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均由专职内镜医师统一进行阅片,并出具胶囊内镜诊断报告,病变统一分为:炎性病变、血管病变、肿瘤性病变、隆起性病变等。同一个病人胶囊内镜发现的单个病变,如糜烂、溃疡等记为一处,并统计病变的总数;若病变连续性记为一处,弥漫性记为一处。5.同时完成胶囊内镜和胃镜或肠镜检查的上腹痛和慢性腹泻患者电子胃镜和结肠镜均由操作内镜5000例以上的专职内镜医师进行检查,并有专职技师协助配合。统计分析病变的个数、病变的分类和三种检查的阳性率,并统计分析。6.统计方法:根据数据类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415胶囊内镜检查,肠道清洁度达到优、良级1401例99%(1401/1415%);每例检查者平均获取照片数为48622±6117张。共有1311例受检者胶囊内镜通过回盲瓣(92.7%,1311/1415),104例因胶囊内镜质量和电池寿命原因导致未达结肠,所有受检者耐受性良好,4例因检查者本身疾病导致胶囊内镜滞留。2.胶囊内镜运行时间:胶囊内镜在食管停留时间为0~18min,平均约1min,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为1~246min,平均约58min;经过小肠时间为30~320min,平均约260min。3.胶囊内镜检出结果:3.1共1415例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共在1110例78.45%(1110/1415)患者中发现消化道病变1161处。其中上消化道病变占39.3%(456/1161),小肠病变占46.3%(537/1161),结直肠病变占14.5%(168/1161)。共发现血管畸形病变310处;糜烂性病变464处;溃疡性病变150处;肿瘤性病变75处;息肉性病变123处;肠道寄生虫病24处;未明确病变18处;炎症性肠病7处;憩室性病变2处。3.2临床病因分类的四组检查人群的胶囊检测结果如下:(1)纳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65例,其中有169例检出最常见的小肠病变顺序依次为小肠血管畸形49.1%(83/169)、小肠炎症性病变34.3%(58/169)、小肠寄生虫病5.3%(9/169),未明确病因者11.2%(19/169)。(2)纳入慢性腹痛及腹泻患者632例,其中有208例检出最常见的小肠病变顺序依次为小肠血管畸形54.3%(113/208)、小肠炎症性病变30.8%(64/208)、小肠寄生虫病8.7%(18/208),未明确病因者6.2%(13/208)。(3)纳入可疑小肠炎症性肠病患者41例,有20例检出的最常见病变顺序依次是小肠炎症性病变35.0%(7/20)、小肠血管畸形25.0%(5/20);小肠息肉20.0%(4/20),未明确病因者20%(21/41)。(4)纳入无症状人群477例,有140例检出的最常见病变顺序依次是小肠血管畸形73.6%(103/140)、小肠炎症性病变20.0%(28/140)、小肠寄生虫病1.4%(2/140),未有异常发现者5%(7/140)。4.胶囊内镜和胃肠镜的比较:(1)上腹痛患者293例,胶囊内镜发现反流性食管炎50例(17.1%),胃炎伴胆汁反流37例(12.6%),胃溃疡32例(10.9%);胃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68例(23.2%),胃炎伴胆汁反流63例(21.5%)、胃溃疡42例(14.3%),其发现上消化道病变的总检出率低于胃镜(43.7%vs 70.3%,χ2=42.36,P0.01)。(2)慢性腹泻患者198例,胶囊内镜发现结肠息肉61例(30.8%),结肠黑变病22例(11.1%),回盲部溃疡7例(7.1%);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71例(35.9%),结肠黑变病23例(11.6%)、回盲部溃疡2例(2.0%),胶囊内镜虽然无法对全结肠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其敏感性,所以对结直肠病变的总检出率与结肠镜相仿(49.0%vs 54.0%,χ2=1.01,P0.05)。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检查中总检出率明显高于结肠镜检查(62.6%vs 13.1%,χ2=103.0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胶囊内镜检查的阳性发现率为78.45%(1110/1415),其中发现小肠病变占46.3%(537/1161),胶囊内镜滞留率0.03%(4/1415),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出血原因以血管畸形最常见;在无症状人群检查中有140例检出的最常见病变是小肠血管畸形73.6%(103/140)、小肠炎症性病变20.0%(28/140),胶囊内镜对无症状人群的常规筛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在上腹痛患者中,胶囊内镜检出疾病前三位为反流性食管炎、胃炎伴胆汁反流和胃溃疡,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总检出率低于胃镜,故胶囊内镜目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电子胃镜。(4)在慢性腹泻患者中,胶囊内镜对结直肠病变的总检出率与结肠镜无明显差异,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结肠镜检查,提示在慢性腹泻患者检查中,可选择使用胶囊内镜检查。
【关键词】: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价值 腹痛 腹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
【目录】:
- 中文摘要7-11
- 英文摘要11-16
- 前言16-17
- 第一部分 基于症状分类人群中胶囊内镜的诊断价值17-27
- (一)引言17
- (二)对象和方法17-20
- (三)结果20-23
- (四)讨论23-25
- (五)结论25-27
- 第二部分 胶囊内镜与胃镜、结肠镜在上腹痛和腹泻检查中的诊断价值27-32
- (一)引言27-28
- (二)对象和方法28-29
- (三)结果29-30
- (四)讨论30-32
- (五)结论32
- 参考文献32-36
- 综述36-45
- 参考文献40-45
- 附录45-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之铮 ,胡运彪;第一届全国胶囊内镜研讨会召开[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年04期
2 Ben-Soussan E.;Savoye G.;Antonietti M.;郝筱倩;;影响胶囊内镜通过胃的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3 赵晓晏;王雷;樊超强;李宜辉;郭红;田小溪;李春花;;国产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9期
4 许微微;姜宁;范一宏;吕宾;;OMOM胶囊内镜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8期
5 张朋彬;王雷;樊超强;赵晓晏;;胶囊内镜滞留原因及处理[J];中国内镜杂志;2009年03期
6 张朋彬;王雷;樊超强;赵晓晏;;胶囊内镜滞留原因及处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9期
7 ;自行拍摄图像的微型胶囊内镜[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年04期
8 杜凡;曹辉琼;杨铁一;邓桂林;;磁控胶囊内镜胃部检查5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19期
9 张智高;尚庆玲;李群;魏志;李文波;刘长江;尚瑞莲;;胶囊内镜技术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3年03期
10 韩泽龙;张玮;李跃;刘思德;;胶囊内镜在胃部检查方面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宁;范一宏;孟立娜;吕宾;;国产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2 姜宁;范一宏;孟立娜;吕宾;;国产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3 姜宁;范一宏;孟立娜;吕宾;;国产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杜凡;杨铁一;;无线胶囊内镜姿态控制系统应用于胃部检查操作方法的研究[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红灵;;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规范(解读)及临床路径管理[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6 王雷;樊超强;李宜辉;郭红;田小溪;赵国策;赵晓晏;;OMOM胶囊内镜结肠疾病检查临床应用初步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夏宣平;王文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夏宣平;王文星;;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OMOM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徐海丽;;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C];2013年
10 薛猛;陈雪琴;姒健敏;王良静;陈淑洁;;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慢性腹痛腹泻中诊断率的荟萃分析[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谭嘉 通讯员 肖鑫 俞治;胶囊内镜机器人研制成功[N];健康报;2013年
2 记者 曹继军 通讯员 肖鑫 俞治;首台“胶囊内镜机器人”投入临床使用[N];光明日报;2013年
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肖鑫 俞治;胶囊内镜机器人可定位可遥控[N];健康报;2013年
4 记者 卫新华 实习生 李薇帆;助推胶囊内镜升级换代[N];重庆日报;2005年
5 刘宁春 杨丽佳;无线胶囊内镜落户南京[N];健康报;2003年
6 省一院消化科 汤敏;胶囊内镜临床应用[N];云南日报;2007年
7 郭绪忠 龚毅;“OMOM胶囊内镜”为数字医疗产业添彩[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医学博士 陈正华;胶囊内镜一二三[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廖专;胶囊内镜胃内延迟原因何在[N];健康报;2009年
10 主任医师 庄庆平;您知道胶囊内镜吗[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冰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铭;基于无线供能的双头胶囊内镜系统与出血识别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麦热巴·赛麦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海红;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伟婵;297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匡蕾;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漏诊原因及新型辅助诊断技术的运用初探[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徐扬志;OMOM胶囊内镜辅助阅片模式的临床应用评估与一种新型辅助阅片模式的探索[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郭廷麟;磁控胶囊内镜对人体胃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张军鹏;1.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2.降落伞式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濻臻;86例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10 王世恒;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1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52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