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丹祛疹喷剂的研制
本文关键词:参丹祛疹喷剂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参丹祛疹喷剂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初步稳定性
【摘要】: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湿疹的复方制剂“参丹祛疹喷剂”,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实验采用单因索试验法、正交试验法,以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丹皮酚,地肤子皂苷为辅助指标,对提取、纯化,浓缩、成型工艺进行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苦参中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制定质量标准:以室温留样观察法和加温加速实验法考察制剂初步稳定性。结果:参丹祛疹喷剂的工艺制备路线为:取野菊花,牡月皮;加10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提取,接收馏液250ml,过滤药渣收集提取液,馏出液和提取药液备用。取苦参药材,加0.1%盐酸溶液60℃加热温浸3次,分别加10倍量盐酸水溶液、8倍量盐酸水溶液、6倍量盐酸水溶液,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加5%NaOH溶液调pH至5-6,浓缩至500ml,再调pH至10-11,加入氯化钠50g,放置12小时。过滤,沉淀加0.1%盐酸水溶液温浸;每次1小时。每次10倍量。水液备用。取地肤子,土荆皮药材,加水煎煮3次,分别加水10倍量、8倍量、6倍量,每次煎煮1.5小时,滤过,收集滤液与野菊花,牡丹皮的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加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液备用,取薄荷脑加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再加入叶温-80 20g。与野菊花、牡丹皮的馏出液混合,再加入苦参酸水温浸液、地肤子等浓缩液,加水至1000ml,高速匀浆2小时,加入10g柠檬酸调pH至5.5-6.5,加苯甲酸钠和柠檬酸迅氍,制成喷剂,即得。薄层色谱检视中,薄荷脑,牡丹皮,野菊花供试品色谱与对照物质在相同位置显相同的颜色斑点,喷剂含量测定中,确定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2.2mg/ml。结论:参丹祛疹喷剂制备工艺稳定明确,质量控制方法稳定,重现性好。
【关键词】:参丹祛疹喷剂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初步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83.6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10
- 引言10-11
- 课题研究思路图11-12
- 第一章 文献练述12-22
- 第一节 湿疹的研究12-14
- 1 西医治疗原则12-13
- 1.1 抗组胺药物12-13
- 1.1.1 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12
- 1.1.2 第二代抗组胺类药物12
- 1.1.3 新型抗组胺类药物12-13
- 1.2 免疫抑制剂13
- 1.2.1 第一代免疫抑制剂13
- 1.2.2 第二代免疫抑制剂13
- 1.2.3 新型免疫抑制剂13
- 1.3 钙剂13
- 2 中医治疗13-14
- 2.1 治疗原则13-14
- 2.1.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13-14
- 2.1.2 现代中医学对湿疹病机认识14
- 2.2 治疗湿疹的中药药物研究14
- 第二节 参丹祛疹喷剂处方分析14-22
- 1 处方组成14
- 2 处方分析14-15
- 3 参丹祛疹喷剂处方药味成分物性与药理作用分析15-22
- 3.1 苦参15-17
- 3.1.1 苦参化学成分15-17
- 3.1.2 药理作用17
- 3.2 牡丹皮17-18
- 3.2.1 化学成分17-18
- 3.2.2 药理作用18
- 3.3 野菊花18-20
- 3.3.1 野菊花化学成分18-19
- 3.3.2 野菊花药理作用19-20
- 3.4 地肤子20-21
- 3.4.1 地肤子化学成分20
- 3.4.2 药理作用20-21
- 3.5 土荆皮21-22
- 3.5.1 土荆皮化学成分21
- 3.5.2 药理作用21-22
- 第二章 参丹祛疹喷剂制备工艺研究22-54
- 工艺研究思路图]22-23
- 第一节 参丹祛疹喷剂的药材提取方式选择23-32
- 1 试剂材料与仪器23-24
- 1.1 试剂与材料23
- 1.2 仪器23-24
- 2 剂型选择依据24
- 3 药材中成分的特性分析24-25
- 4 制备工艺研究25-32
- 4.1 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25-27
- 4.2 合提工艺的考察27-29
- 4.3 分提工艺29-32
- 第二节 参丹祛疹喷剂制备工艺具体参数优化32-49
- 1 牡丹皮,野菊花水蒸气提取工艺研究32-34
- 1.1 提取工艺考察32-33
- 1.2 馏出液接收量的考察33-34
- 2 苦参药材分提工艺考察34-43
- 2.1 提取工艺考察34-37
- 2.2 苦参提取液纯化工艺37-40
- 2.3 粗提沉淀物酸水温浸40-43
- 3 地肤子,土荆皮分提工艺考察43-49
- 3.1 正交优选提取工艺43-45
- 3.2 浓缩工艺考察45-46
- 3.3 醇沉工艺优化46-49
- 第三节 制剂成型工艺考察49-54
- 1 成型工艺具体参数考察49-51
- 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49-50
- 1.2 配液pH值调节剂的选择50-51
- 2 防腐剂的选择51
- 3 配液混合方法的选择51
- 4 中试生产51-54
- 第三章 参月祛疹喷剂质量标准54-82
- 第一节 药品原料(药材)质量标准草案54-55
- 第二节 药品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55-82
- 1 药品成品质量标准草案55-58
- 2 药品成品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58-82
- 第四章 制剂初步稳定性研究82-84
- 结论84-85
- 参考文献85-90
- 致谢90-91
- 附录91-95
- 论文著作95-96
- 详细摘要96-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睿;顾雪中;吴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苦参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年07期
2 陈凌;骆凯;吴峗;闫福华;;氧化苦参碱抗炎作用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15期
3 潘广洲;李峰;李键;;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转化对苦参提取工艺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8年02期
4 顾宏霞;刘婧;何黎琴;王效山;;氧化苦参碱的合成[J];化学世界;2009年05期
5 臧晋;李杰;李慧星;;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年06期
6 臧晋;;氧化苦参碱提取条件的优化[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周玲;;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09年06期
8 杨金香;贺艳斌;李俊波;白熙;;基于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对氧化苦参碱的测定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陈晓峡;向小庆;叶红;;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1期
10 谢明智,周文正,张瑛;氧化苦参碱的代谢[J];药学学报;198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咏梅;郑秋莹;吕家森;周微;;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化苦参碱中残留溶剂[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郭治彬;付金国;赵勇;刘睦胜;马延峰;;氧化苦参碱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晓鸾;杭太俊;张正行;沈建平;张银娣;;氧化苦参碱及其代谢物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俊;刘继红;樊龙昌;王涛;何俊文;张滋洋;;氧化苦参碱干预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疾病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杨俊;刘继红;樊龙昌;王涛;何俊文;张滋洋;;氧化苦参碱干预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疾病的实验研究[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戴贵东;;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调控一氧化氮信号转导通路作用的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侯伟;刘海燕;周戬平;李丹;杨智毅;;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树突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周军辉;王答祺;李思锋;;4种豆科植物种子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分析和其它3种生物碱的定性分析比较[A];中国植物园(第十四期)[C];2011年
9 梁冰;李淑芳;王骁宇;刘锦红;沈祥春;;氧化苦参碱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美蓉;;氧化苦参碱对抗原致敏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书权;氧化苦参碱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常山;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肝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3 严志明;氧化苦参碱治乙肝效果明显[N];健康报;2002年
4 常山;苦参治乙肝有良效[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5 程书权;中药及其活性成分治疗肝病的现代研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张旦昕 陈青;氧化苦参碱等药物可使肝纤维化逆转[N];医药导报;2004年
7 小周;氧化苦参碱杀虫剂将生产[N];经济消息报;2000年
8 徐铮奎;丙肝药市场三军把阵[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记者 张艳蕊 通讯员 阎振杰;我国中药现代化迈出突破性步伐[N];中国企业报;2001年
10 ;化工实用专利信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松;氧化苦参碱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2 牛雯;氧化苦参碱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3 刘晓红;氧化苦参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础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4 樊龙昌;氧化苦参碱干预大鼠阴茎海绵体纤维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郑红;中药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经皮药代动力学及代谢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杨建宏;RGD修饰的氧化苦参碱聚合物泡囊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驰;天然药物氧化苦参碱、绿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细胞耐药逆转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苏明;氧化苦参碱对高糖致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韩卓笑;氧化苦参碱对高糖诱导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纤维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沈雪;氧化苦参碱对砷致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贵阳医学院;2015年
4 周隆书;氧化苦参碱延迟预处理通过蛋白激酶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秋艳;氧化苦参碱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6 徐烨华;氧化苦参碱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COX-2/PGIS表达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7 吴琴;氧化苦参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损伤的调控作用[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8 张岩;基于微透析取样技术的氧化苦参碱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曾成;山豆根药材全国生产区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超;苦荆软膏的初步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4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67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