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3:22

  本文关键词: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实脾饮加味 心脾肾阳虚型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拟为临床治疗心衰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南岗分院心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实脾饮加味,一日一剂,一日两次,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系统观察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疗前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及血浆NT-pro BNP(N端脑钠肽前体)检测结果、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疗前疗后血常规、尿及便常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研究表明试验组在心功能、lee氏心衰积分、lee氏心衰积分疗效、中医症候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单项症候疗效分析表明:试验组在心悸、胸闷或胸痛、疲倦乏力、气短、畏寒肢冷、食少纳呆、便溏、浮肿等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舌质、舌苔、脉象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浆NT-pro BNP(N端脑纳肽前体)值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6分钟步行试验中步行距离(米)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疗前疗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实脾饮加味联合西药能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实脾饮加味 心脾肾阳虚型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59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9
  • 文献 综述9-17
  • 1. 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9-11
  • 2. 西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状况11-17
  • 临床研究17-25
  • 1. 病例来源17-18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18-20
  • 3. 统计学分析20
  • 4. 一般资料20-21
  • 5. 研究结果21-24
  • 6. 安全性检测与不良反应24-25
  • 讨论25-30
  • 1. 心脾肾阳虚型CHF的理论依据25
  • 2. 慢性心力衰竭与补肾疗法25-26
  • 3. 心脾肾阳虚型CHF的治则及方法26
  • 4. 中药功效、药理与心衰的研究26-29
  • 5. 实脾饮加味治疗心脾肾阳虚型心衰疗效结果分析29-30
  • 结论30-31
  • 不足与展望31-32
  • 参考文献32-37
  • 附录37-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义新,朱秀华,危金松;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08期

2 龙仕柏;乙莫克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3 何军,刘晓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临床干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4 范建明;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30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5 徐会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3例疗效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周红漫;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3年10期

7 苏哲坦;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在英国的患病率及其基本原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毛秀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04期

9 芮喜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皮肤变化[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年06期

10 韩立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霞;赵兴胜;徐峰;付二团;贺文帅;苏布道;马之嘉;;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2 张清友;叶青;杜军保;立万镇;;纽约大学儿科心力衰竭指数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吴永娟;;慢性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施仲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仍然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马依彤;李霞;王朝霞;;18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贫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曾潮峰;;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刘艳萍;张伟峰;魏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的原因探讨[A];河南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刘玉辉;;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钱海燕;;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小芳;施小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干预[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春生;治慢性心力衰竭方[N];民族医药报;2003年

2 朱荻;倍他乐克安全有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莎吉丹·斯拉木 热比亚·阿不里米提;维吾尔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报告[N];民族医药报;2007年

4 胡大一;慢性心衰的干预基地应建在社区[N];健康报;2004年

5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周宁人;提高慢性心衰患者存活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李军;急性心力衰竭与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鉴别[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 彭锋;对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夏洪平 张步升 张楠;抗凝治疗使早期心衰患者受益[N];健康报;2005年

10 刘彦兵;慢性心力衰竭有合并症者的药物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凤霞;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及其临床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2 张锋莉;邵荣世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张叶祥;周宜轩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总结及临床继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侯丽娜;慢性心力衰竭尿液蛋白标记物的筛选、鉴定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朱秋玲;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慢性心力衰竭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杜智勇;代谢组学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代谢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吴晓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动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刘尊齐;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伊t,

本文编号:806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806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