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阿维菌素抗性、敏感小菜蛾转录组分析及CYP340W1基因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17 19:20
【摘要】:小菜蛾起源于地中海地区或南非地区,但这种农业害虫现在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小菜蛾危害严重,往往可以导致90%以上的作物损失。最近的研究估计,每年由小菜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50亿美元。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小菜蛾逐渐成为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在中国绝大部分十字花科作物主产区都有发生。阿维菌素自问世以来就被用作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剂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快速增长的阿维菌素抗性对这种小菜蛾防治策略产生了威胁。2007年在我国云南地区采集的小菜蛾的阿维菌素抗性倍数甚至高达5,000倍。本实验室饲养的抗性品系小菜蛾(ABMR)长期使用阿维菌素汰选。与敏感品系小菜蛾(ABMS)相比,抗性品系小菜蛾的抗性倍数高达217.68倍。为了明确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的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来分析阿维菌素抗性、敏感品系小菜蛾的转录水平差异。抗性、敏感品系各设置3个生物学重复。总计获得了大约45 Gb的数据,平均每个样品获得了 7.6 Gb数据。敏感品系(ABMS)获得了 219,214,576条reads,其中49.95%的reads可以比对到小菜蛾基因组上。抗性品系(ABMR)获得了126,185,708条reads,其中约有52.72%可以比对到小菜蛾基因组。在筛选标准为padj0.05的条件下,共有76个上调和65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GO聚类分析发现,141个差异转录本被归为30个GO term,主要为生物学过程、代谢过程、催化活性、有机物代谢过程、大分子代谢过程。昆虫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的催化作用对昆虫抗药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P450基因在抗性品系中的上调表达是导致阿维菌素抗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P450基因,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小菜蛾P450基因全长,该基因被命名为CYP340W1,隶属于CYP4家族。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1491bp,5'-UTR长139 bp,3'-UTR长 299 bp,其中包含一个长26 bp的polyA尾。基因编码49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56Kda,等电点为9.18。本研究所获得的小菜蛾的CYP340W1基因具有典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即血红素保守结合区,其氨基酸序列为PF××G×R×C×G/A,包含绝对保守的半胱氨酸。CYP340W1基因在抗性品系小菜蛾(ABMR)四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系,差异倍数达到5.66倍。该基因的表达还受到阿维菌素的影响。小菜蛾幼虫接触阿维菌素将会导致P450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小菜蛾幼虫饲喂阿维菌素72小时后CYP340W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1.5倍。本实验利用显微注射dsRNA技术介导的RNA干扰来研究CYP340W1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CYP340W1基因可能与小菜蛾的阿维菌素抗性相关。小菜蛾幼虫注射dsRNA并饲喂阿维菌素72h后,幼虫的死亡率显著升高。幼虫生测结果表明:注射dsRNA的三龄幼虫饲喂2.5 mg/L阿维菌素后死亡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因此,这个新P450基因代谢阿维菌素的能力在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本实验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用于异源表达。以大肠杆菌菌株TransSetta(DE3)作为原核表达宿主,重组载体转化至宿主细胞后,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组表达该基因的最优培养条件为于16℃添加0.01 mM的IPTG。最后,利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确认了重组蛋白的成功表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宾淑英;贺华良;廖泓之;吴仲真;林进添;;黄曲条跳甲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J];昆虫学报;2012年02期

2 赵锋;王沫;李建洪;;小菜蛾对九种杀虫剂的抗药性[J];昆虫知识;2006年05期

3 吴青君,徐宝云,朱国仁,张友军;京郊延庆县小菜蛾种群抗药性监测[J];中国蔬菜;2005年07期

4 吴青君;张文吉;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2002年03期

5 吴青君,张文吉,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表皮穿透和GABA_A受体不敏感性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2002年03期

6 梁沛,高希武,郑炳宗,戴洪波;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机制及交互抗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李腾武,高希武,郑炳宗,许向丽;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抗性选育及其对解毒酶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0年S1期



本文编号:2410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410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