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增殖和迁移以及高温雄性化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19:01

  本文关键词: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增殖和迁移以及高温雄性化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牙鲆Olive flounder(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牙鲆在养殖过程中雌性生长速度显著高于雄性,生产中,人们希望降低雄性的比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温度是影响鱼类性别分化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高温可以导致鲆鲽类雄性比例显著增多,甚至达到100%雄性。因此研究温度对牙鲆性别分化的影响及其内在的机制对于丰富鱼类性别分化理论、完善鱼类生殖发育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克隆了牙鲆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nd并研究了其在胚胎发育和配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克隆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趋化因子cxcr4,并研究了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比较了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其表达量的变化;比较了XX牙鲆在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和高温(28℃)处理条件下,诱导率情况,全长情况,生殖细胞形态、数量增殖变化,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nd)和雄性高表达基因(amh)在性分化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比较了高温处理条件下,性分化过程中,抗缪勒氏管激素、雌二醇、睾酮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牙鲆生殖质是母源性的,Podnd基因能够用于标记PGCs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发生迁移模式;牙鲆PGCs起源和迁移模式和斑马鱼、大菱鲆相似;2)雄激素(17α-甲基睾酮),高温(28℃)在幼鱼全长1.2-1.3cm之间进行处理,均可以诱导XX牙鲆幼鱼雄性化:XX牙鲆雌性率为94.44%;雄激素处理,诱导率达到92.31%,同时显著抑制了幼鱼的生长;而高温在诱导雄性化的过程中,诱导率达到95.24%,较对照组而言,全长无显著性差异;3)牙鲆sdf-1和cxcr4主要在原肠期和体节期表达,符合PGCs迁移运动发生的时期特点,且在不同温度处理下,上述两个因子的表达量有显著变化,可能参与了其迁移调控的过程;4)在性分化过程中,未分化的性腺朝着雌性和雄性分化时,生殖细胞的数量和增殖方式呈现二态性,朝着雌性分化的群体生殖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同时,雄性的凋亡显著高于雌性,且雄性的凋亡呈现片状带型特征,雌性是点状零散型的特征,可能凋亡特点的不同参与了生殖细胞数量的差异;5)在性分化过程中,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nd,雄性高表达基因amh呈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雌性主导群体的dnd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主导群体,同时,雌性主导群体的amh表达量显著低于雄性主导群体。
【关键词】: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性别分化 高温 雄激素 分子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5-32
  • 1.1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胚胎期的发生发育研究进展15-18
  • 1.1.1 鱼类PGCs的形态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超微结构特征15-16
  • 1.1.2 鱼类PGCs标记基因及技术研究进展16
  • 1.1.3 鱼类PGC(s)的起源16-17
  • 1.1.4 鱼类PGC(s)迁移路线及机制研究进展17-18
  • 1.1.5 环境因子对鱼类PGCs迁移的影响18
  • 1.2 硬骨鱼类性腺的分化和发育研究进展18-26
  • 1.2.1 硬骨鱼类性腺分化的判断标准研究进展19-21
  • 1.2.1.1 性腺分化类型19-20
  • 1.2.1.2 性腺分化的时间20
  • 1.2.1.3 性别雌雄判断的标志20-21
  • 1.2.2 鱼类性别分化与日龄和全长的关系21
  • 1.2.3 抗缪勒氏管激素在性别分化中的作用研究21-23
  • 1.2.4 生殖细胞在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23-24
  • 1.2.5 性别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24-26
  • 1.2.5.1 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nd24
  • 1.2.5.2 P450arom24-25
  • 1.2.5.3 foxl25-26
  • 1.2.5.5 sox926
  • 1.3 人工诱导鱼类性腺的分化26-29
  • 1.3.1 人工诱导鱼类性分化的方式26-29
  • 1.3.1.1 外源激素诱导鱼类性分化27
  • 1.3.1.2 高温诱导鱼类雄性化27-28
  • 1.3.1.3 药物诱导鱼类性腺的分化28-29
  • 1.3.2 细胞凋亡与性别分化的关系29
  • 1.4 牙鲆胚胎发育及性分化的研究进展29-30
  • 1.4.1 牙鲆概述29
  • 1.4.2 牙鲆胚胎发育及性分化研究进展29-30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30-32
  • 第二章 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增殖和迁移及在成熟性腺中的表达模式32-54
  • 2.1 研究背景32-33
  • 2.2 材料与方法33-40
  • 2.2.1 实验材料33
  •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33-34
  • 2.2.2.1 主要仪器33
  • 2.2.2.2 主要试剂33-34
  • 2.2.3 牙鲆原始生殖细胞标记基因dnd的克隆34-36
  • 2.2.3.1 总RNA提取(RNA提取试剂盒)34
  • 2.2.3.2 反转录cDNA第一链合成34
  • 2.2.3.3 dnd部分片段的获得34-35
  • 2.2.3.4 RACE获得dnd c DNA全长序列35-36
  • 2.2.4 dnd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36
  • 2.2.5 dnd在牙鲆胚胎发育期及成鱼各组织的荧光定量检测36-37
  • 2.2.6 dnd在牙鲆胚胎发育期及性腺的原位检测37-40
  • 2.2.6.1 Podnd正义和反义探针合成37-38
  • 2.2.6.2 切片原位杂交38-39
  • 2.2.6.3 胚胎整体原位杂交39-40
  • 2.2.7 数据统计40
  • 2.3 结果40-51
  • 2.3.1 dnd基因序列和进化关系分析40-42
  • 2.3.2 牙鲆dnd成鱼各组织和胚胎发育时序表达情况42-44
  • 2.3.3 牙鲆dnd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定位44-46
  • 2.3.4 牙鲆dnd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定位46-51
  • 2.4 讨论51-54
  • 2.4.1 牙鲆dnd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特征分析51-52
  • 2.4.2 牙鲆dnd基因的成鱼各组织及在成熟性腺中的定位模式检测52
  • 2.4.3 牙鲆dnd基因在胚胎期的表达模式分析52
  • 2.4.4 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模式分析52-54
  • 第三章 雄激素诱导牙鲆性分化过程中生殖细胞数量变化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54-74
  • 3.1 研究背景54-55
  • 3.2 材料与方法55-57
  • 3.2.1 实验材料55
  • 3.2.2 实验设计和取样55-56
  •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56
  • 3.2.3.1 主要仪器56
  • 3.2.3.2 主要试剂56
  • 3.2.4 性分化关键期性腺组织学观察56
  • 3.2.5 性分化关键期基因dnd和amh荧光定量PCR检测56-57
  • 3.2.6 ELISA法检测激素含量57
  • 3.2.7 数据统计57
  • 3.3 结果57-71
  • 3.3.1 牙鲆对照组和雄激素诱导组诱导率统计57-58
  • 3.3.2 牙鲆性分化关键期对照组和雄激素诱导组幼鱼全长比较58-59
  • 3.3.3 在性分化关键期,对照组和雄激素诱导组生殖细胞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及增殖方式比较59-65
  • 3.3.3.1 在性分化关键期,表型雌雄的生殖细胞形态及分布变化59-64
  • 3.3.3.2 在性分化关键期中,表型雌雄的生殖细胞增殖规律64-65
  • 3.3.4 性分化完成后,对照组和雄激素组,表型雌雄性腺组织学比较65-68
  • 3.3.5 牙鲆性分化关键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68-71
  • 3.3.5.1 dnd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68-69
  • 3.3.5.2 amh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69-70
  • 3.3.5.3 amh基因在性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70-71
  • 3.3.6 牙鲆性分化关键期抗缪勒氏管激素变化71
  • 3.4 讨论71-73
  • 3.4.1 外源添加17α-甲基睾酮诱导雄性化71-72
  • 3.4.2 雄激素诱导对幼鱼生长的抑制作用72
  • 3.4.3 amh基因和抗缪勒氏管激素的作用72-73
  • 3.5 小结73-74
  • 第四章 高温影响牙鲆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及雄性化过程中生殖细胞数量变化及相关基因差异表达74-109
  • 4.1 研究背景74-76
  • 4.2 高温影响牙鲆sdf-1 和cxcr4表达量的变化76-87
  • 4.2.1 材料与方法76-78
  • 4.2.1.1 实验设计及取样76
  • 4.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76
  • 4.2.1.3 牙鲆分泌和趋化因子sdf-1/cxcr4基因克隆76-77
  • 4.2.1.4 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77
  • 4.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77
  • 4.2.1.6 数据统计77-78
  • 4.2.2 结果78-86
  • 4.2.2.1 牙鲆sdf-1 和cxcr4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78-83
  • 4.2.2.1.1 sdf-1 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78-80
  • 4.2.2.1.2 cxcr4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80-83
  • 4.2.2.2 牙鲆sdf-1 和cxcr4基因的组织特异性83-84
  • 4.2.2.3 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sdf-1 和cxcr4的表达变化84-86
  • 4.2.3 讨论86-87
  • 4.3 高温诱导牙鲆雄性化过程中生殖细胞数量和基因表达差异研究87-109
  • 4.3.1 材料与方法87-88
  • 4.3.1.1 实验材料87
  • 4.3.1.2 实验设计和取样87
  • 4.3.1.3 主要仪器和试剂87
  • 4.3.1.4 凋亡检测87-88
  • 4.3.1.5 数据统计88
  • 4.3.2 结果88-106
  • 4.3.2.1 对照组和高温诱导组的诱导率及全长比较88-89
  • 4.3.2.2 性腺分化关键期性腺组织切片观察89-106
  • 4.3.2.2.1 性分化关键期,对照组和高温诱导组的生殖细胞形态和分布变化89-96
  • 4.3.2.2.2 性分化关键期,对照组和高温诱导组生殖细胞数量变化比较。96-97
  • 4.3.2.2.3 性腺分化完成后,对照组和高温诱导组的性腺组织学比较97-101
  • 4.3.2.2.4 凋亡相关检测101-102
  • 4.3.2.2.5 性腺分化关键期,基因dnd和amh的表达情况检测102-103
  • 4.3.2.2.6 性分化过程中,对照组和高温诱导组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103-106
  • 4.3.3 讨论106-108
  • 4.3.3.1 性别分化过程中,,生殖细胞数量呈现性别二态性106-107
  • 4.3.3.2 凋亡在精巢和卵巢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107
  • 4.3.3.3 amh和激素在高温雄性化中的作用107-108
  • 4.3.4 小结108-10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09-111
  • 5.1 主要研究结论109-110
  • 5.2 展望110-111
  • 参考文献111-128
  • 作者简介128-129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1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红,白静;果树性别分化研究进展[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夏仁学;园艺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6年S1期

3 汪俏梅,曾广文;苦瓜性别分化程序表达的研究(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李惠华;何健;苏明华;赖瑞云;;番木瓜性别分化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年04期

5 夏仁学;;果树的性别分化及其早期鉴定[J];果树科学;1997年01期

6 孔冬梅;;激素对高等植物性别分化的调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7 李新红,赵文阁,郭玉民,薛建华;中国林蛙性腺的发育及温度对其性别分化的影响[J];动物学研究;2001年05期

8 于凤池,孙耘子,袁高峰,汪俏梅;栝楼性别分化特异大分子标记物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3年06期

9 李庆余;_5淑梊;;环境条件对灻瓜离体芽性R%分化的影响(初步观察)[J];植物生理学通讯;1965年03期

10 汪俏梅,曾广文;苦瓜性别分化的特异蛋白质研究[J];植物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俏梅;曾广文;蒋有条;;园艺植物性别分化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2 张雪梅;钟兵仿;;克服农村男女儿童过早社会性别分化的实践对策[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余梅;蒋立科;;N+注入对栝楼性别分化影响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汪俏梅;曾广文;;苦瓜性别分化程序表达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海量;李艳;吕雪梅;;家鸡胚胎性别分化前后的基因表达比较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6 杨秀荣;蒋和生;姚辉璐;;鸡性别分化关键时期性腺细胞拉曼光谱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7 白雪;刘海量;吕雪梅;;家鸡胚胎性别分化前后的miRNA及其表达[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8 赵光凤;李广丽;朱春华;;凡纳滨对虾早期性别分化的初步研究[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黄宝锋;刘智皓;吴风瑞;王德寿;;性类固醇激素对南方鲇性别分化的影响[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任如红;;苏铁植物性别分化的形态变化和花期预测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艳丽;控制鱼类性别高产法[N];云南科技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学颖;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增殖和迁移以及高温雄性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李诗豪;对虾性别相关基因筛选及其在性别分化中的表达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加慧;罗非鱼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纵向表达模式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2 强晓霞;大麻性别分化的生理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侯亚南;美国肥皂荚花性别分化细胞形态学及特异蛋白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李珊;孵化温度对乌龟性别分化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奇;番木瓜性别分化与内源激素及多胺关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6 李春歌;高温诱导对罗非鱼性别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7 杨景娟;韭菜迟眼蕈蚊性别分化、性腺染色体行为与唾腺染色体形态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肖珍;鳙鱼性别特异片段的筛选和克隆[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炜;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早期不同性别胚胎小RNA文库的构建[D];石河子大学;2013年

10 徐玉波;黄瓜(Cucumis sativus L.)性别分化相关的遗传标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牙鲆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增殖和迁移以及高温雄性化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33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