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景观位置弃耕地引入豆科植物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属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2 20:10

  本文关键词: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景观位置弃耕地引入豆科植物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属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恢复和重建植被是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豆科植物在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改良土壤,还能提供高质量饲料。通过引入豆科植物,在弃耕地中增加豆科植物,有望能快速增加植被覆盖,有益于控制水土侵蚀,改善土壤质量,还能提供一部分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尽管如此,对弃耕地植被恢复中引入豆科植物后植被和土壤动态仍缺少有效评估,特别是长期定位的研究更显缺乏。为评价豆科植物长期种植后对植被及土壤变化动态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选择了三种景观位置的坡地农田进行植被重建,研究了不同景观位置下引入豆科植物进行弃耕地植被重建对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盖度、物种组成、功能群和生活型,以及土壤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氮素、磷素及水分动态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计和优化植被重建提供参考。所选景观位置均为农作物适合性较低的中上坡位,分别为(1)东北方向(样地Ⅰ,坡度10-14度);(2)东南方向(样地Ⅱ,12-16度);(3)偏东南方向坡顶(样地Ⅲ,坡度4-8度)。植被重建方式分别为(1)弃耕地自然撂荒;(2)弃耕地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3)弃耕地种植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取得结果如下:自然撂荒样地的总地上生物量在各景观位置均低于2000 kg/ha,并没有随弃耕年限的增加而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土壤1.4-5 m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各景观位置随弃耕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尤其在坡度较大且为阳坡的样地Ⅱ中最明显,但仍高于土壤萎蔫点。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弃耕时间增加而有略微增加的趋势。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各景观位置并没有随时间增加而有明显的变化。紫花苜蓿样地的总地上生物量在各景观位置随种植时间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前六年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而半阴坡位的样地Ⅰ明显高于样地Ⅱ和样地Ⅲ,最高地上生物量出现在种植后第六年,为8956 kg/ha。0-1.4 m的土壤水分含量随年份变化波动明显。1.4-5 m的土壤水分含量随紫花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下降,至种植后11年,半阴坡位的样地Ⅰ已逐渐接近土壤萎蔫点,阳坡的样地Ⅱ和坡顶的样地Ⅲ已达到土壤萎蔫点。紫花苜蓿种植在各景观位置均能明显提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半阴坡提升的幅度最大;阳坡和坡顶的样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从第七年开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在各景观位置均有略微增加的趋势,而速效磷均有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草木樨样地的总地上生物量在各景观位置均是前两年最高,之后随年份增加逐渐下降,样地Ⅱ和样地Ⅲ的总地上生物量高于样地Ⅰ。1.4-5 m的土壤水分含量随年份增加在各景观位置下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且阳坡的样地Ⅱ和坡顶的样地Ⅲ下降的最明显,但仍远高于土壤萎蔫点。草木樨种植能明显提升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特别是在半阴坡的样地Ⅰ。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各景观位置均没有明显变化。三种植被重建方式相比,紫花苜蓿处理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全氮和矿物氮含量,最低的植株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消耗更多的土壤速效磷和1.4-5 m的土壤水分。紫花苜蓿种植能通过促进土壤有机碳从易变的轻组组分向稳定的重组组分转变,提升土壤有机碳贮存。紫花苜蓿处理的0-1.5 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在2012和2013年间的平均值分别高于同期自然撂荒处理和草木樨处N52.8并44.8 Mg ha-1。在紫花苜蓿、草木樨和自然撂荒处理整个11年实验期的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固存率分别为0.27,0.22和-0.07 Mg ha-1 year-1;轻组有机碳的固存率分别为0,26,0.28并0.07 Mg ha-1 year-1;重组有机碳的固存率分别为0.23,0.15和.-0.03 Mg ha-1 year-1.使用数量生态学中的排序技术,研究了植被重建进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变化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在弃耕地中引入豆科植物能强烈地影响植物群落本土次生物种建植,改变植物群落的演替轨迹。时间、坡位、植被重建方式、土壤水分、年际问降水,坡度以及坡向是影响植物物种演替和多度变化的关键性因子,影响大小为:时间坡位植被重建方式土壤水分年际间降水坡度/坡向。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紫花苜蓿应作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草工程中首选的植被重建物种。弃耕地的自然恢复和草木樨引入不是该地区有效的植被重建方式。阳坡和坡顶景观位置下的紫花苜蓿,应在其种植后约十年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以延长其高植被覆盖的年限,并有利于改良土壤。
【关键词】:景观位置 植被重建 弃耕地 豆科牧草 苜蓿 草木樨 植物群落 生产力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黄土高原 半干旱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4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32
  • 1.1 与本研究相关的生态学概念13-15
  • 1.1.1 景观生态学13
  • 1.1.2 恢复生态学13-14
  • 1.1.3 数量生态学14
  • 1.1.4 退化生态系统14-15
  • 1.2 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15-19
  • 1.2.1 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的影响15-16
  • 1.2.2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16-19
  • 1.3 弃耕地恢复演替19-24
  • 1.3.1 弃耕地恢复演替19-20
  • 1.3.2 影响弃耕地恢复演替的因素20-22
  • 1.3.3 恢复方式选择22-24
  • 1.4 环境因子对植被的影响24-25
  • 1.5 研究区域背景25-30
  • 1.5.1 黄土高原区域背景25-27
  • 1.5.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现状27-29
  • 1.5.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选择29-30
  • 1.6 研究内容30-32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32-37
  • 2.1 研究区域概况32
  • 2.2 实验设计32-33
  • 2.3 采样和测样33-35
  • 2.3.1 植物群落指标测定33
  • 2.3.2 土壤水分测定33-34
  • 2.3.3 土样采集和化学指标测定34-35
  • 2.3.3.1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测定34
  • 2.3.3.2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测定34
  • 2.3.3.3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34
  • 2.3.3.4 土壤矿物氮测定34
  • 2.3.3.5 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测定34-35
  •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35-37
  • 2.4.1 土壤碳贮存计算35-36
  • 2.4.2 数据分析36-37
  • 第三章 不同景观位置撂荒地地上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属性变化37-45
  • 3.1 前言37-38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38-43
  • 3.2.1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38
  • 3.2.2 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38-42
  • 3.2.3 土壤有机碳和养分42-43
  • 3.3 讨论43-45
  • 第四章 不同景观位置苜蓿地地上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属性变化45-54
  • 4.1 前言45-46
  • 4.2 试验结果和分析46-50
  • 4.2.1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46-47
  • 4.2.2 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47-49
  • 4.2.3 土壤有机碳和养分49-50
  • 4.3 讨论50-54
  • 第五章 不同景观位置草木樨地地上生物量、盖度和土壤属性变化54-63
  • 5.1 前言54-55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55-59
  • 5.2.1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55-56
  • 5.2.2 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56-58
  • 5.2.3 土壤有机碳和养分58-59
  • 5.3 讨论59-63
  • 第六章 不同恢复方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63-72
  • 6.1 前言63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63-70
  • 6.2.1 物种组成63-64
  • 6.2.2 植物地上生物量、盖度、密度和丰富度64-66
  • 6.2.3 功能群66-68
  • 6.2.4 生活型68-70
  • 6.3 讨论70-72
  • 第七章 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属性的影响72-86
  • 7.1 前言72-73
  • 7.2 试验结果与分析73-81
  • 7.2.1 土壤水分动态73-74
  • 7.2.2 土壤氮磷74-76
  • 7.2.3 土壤碳贮存76-81
  • 7.3 讨论81-86
  • 第八章 不同恢复方式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的关系86-95
  • 8.1 前言86
  • 8.2 试验结果与分析86-91
  • 8.3 讨论91-95
  • 第九章 主要结论95-97
  • 参考文献97-114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14-115
  • 致谢1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陈洪松,邵明安,王克林;黄土区深层土壤干燥化与土壤水分循环特征[J];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3 任晶晶;李军;王学春;方新宇;;宁南半干旱与半干旱偏旱区苜蓿草地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J];生态学报;2011年13期

4 ;Soil Microbial Activity During Secondary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Semiarid Abandoned Lands of Loess Plateau[J];Pedosphere;2009年06期

5 巩杰,陈利顶,傅伯杰,李延梅,黄志霖,黄奕龙,彭鸿嘉;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6 徐炳成;山仑;李凤民;;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五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7 杨恒山;曹敏建;范富;张庆国;孙德智;;紫花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6年06期

8 郭廷辅,段巧甫,王正秋,刘利年,柳诗众;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水土保持;2001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景观位置弃耕地引入豆科植物对植物群落和土壤属性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41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