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协同演变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13:02

  本文关键词: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协同演变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乌珠穆沁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选择具有典型草原地形特征三类地貌为实验样地,基于3S技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学统计原理为指导,根据影像资料结合实地样方实验调查,采集连续3年期间对比监测的实验数据,将植被生态状况与土壤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已知特点的土壤环境条件与植被景观相联系,分析不同地形地貌的草原植被要素与栗钙土层厚度的关系,对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的协同演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了三类不同地貌样地两个不同梯度方向上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和植被盖度间的变化剖面图,直观表达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定量研究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的时空变异,分析了两者在空间分布格局上表现出来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用Landsat-8 TM影像数据分别计算了三个实验样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而确定其植被盖度,利用空间叠加分析技术,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经空间插值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两者之间相似度,完成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盖度间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最后重点研究了冷蒿一这种公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草原退化指示种的频度、密度等与栗钙土层厚度间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别建立了三类地貌实验样地内植被盖度、出现冷蒿样方的植被盖度以及出现冷蒿且栗钙土层厚度在10cm以下样方内植被盖度与植被自然平均高度、地上生物量、栗钙土层厚度及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通过高光谱影像解译代表性植被的光谱数据,实现对栗钙土层厚度的监测,进而为建立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空间格局大尺度、快速、动态监测系统,动态展现典型草原土壤特性与植被状况的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异,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为沙源治理工程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研究了2012年和2013年三类不同地貌的样地的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与植被各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2013年波状高平原样地自然环境受到较大程度的人为干扰外,其余样地的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与植被盖度三者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中等相关水平。在此基础上,绘制了三类不同地貌样地两个不同梯度方向上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和植被盖度间的变化剖面图,直观表达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实地勘察,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2.利用半方差函数分别分析了三个实验样地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结构,三类不同地貌样地的植被盖度和波状高平原样地的栗钙土层厚度属于弱变异性范围,坡地、低山丘陵样地的栗钙土层厚度属于强变异范围;坡地样地植被盖度空间变异程度最大,波状高平原地貌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程度虽最大,可以采取减小取样间隔的方法来增加其空间结构信息;三类不同地貌样地的植被盖度和栗钙土层厚度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占总空间异质性的80%以上;植被盖度连续性最好的是低山丘陵地貌样地,波状高平原样地的栗钙土层厚度连续性最好。三个样地的植被盖度和栗钙土层厚度均表现出了各向异性,各向同性不显著,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复杂。3.通过对三个样地植被盖度和栗钙土层厚度空间分布图的对比研究,发现坡地地貌样地和低山丘陵地貌样地植被盖度和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大范围内的一致性,即植被盖度较大的区域内栗钙土层厚度也较厚;波状高平原地貌样地两者的分布几乎没有相关性,这与第四章相关性分析中得出的结论相一致。4.经过对三个样地植被盖度和栗钙土层厚度的定量研究发现,植被盖度在60%以上的区域面积均很小,坡地样地有接近50%区域的植被盖度在40%-50%范围内;低山丘陵和波状高平原地貌样地有一半以上区域的植被盖度介于30%~40%之间,波状高平原样地有90%区域植被盖度在30%~50%范围内。三个样地内沙地所占面积比例均不大,但栗钙土层厚度大于20cm的面积比例也均很小,面积比例最大的是波状高平原地貌实验样地,也仅占样地总面积的13.200%;坡地样地内有53.055%的区域其栗钙土层厚度介于在10-20cm之间,低山丘陵样地内,除了沙地和栗钙土层程度大于20cm这两部分面积外,其它各等级区间多占的面积比例差距不大;波状高平原地貌实验样地内大部分区域内栗钙土层厚度在10 cm以上,约占到总面积的75%,其中在10-20cm范围内的面积比例占该样地总面积的61.421%。5.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计算出2013年三类不同地貌实验样地的植被盖度,并将此计算结果与每个样地实测实验样方数据经空间插值得到的植被盖度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实验样地两者之间的相似率分别为93.6%、94.3%和92.3%。由此表明,两种方法在计算植被盖度上具备较高的一致性。6.栗钙土层厚度在1Ocm以下时,不论是出现冷蒿的样方的频数还是冷蒿出现的总密度,均远远大于其它土层厚度等级区间。由此说明随着土壤厚度的减少,土壤因子在典型草原植被生长和物种的演变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当栗钙土层厚度在10cm以下时,土壤对植被生长和物种的演变起主导作用,当栗钙土层厚度大于10cm时,生态因子的协同作用起主导作用。因此,当栗钙土层厚度减少到10cm以下时,要加大对栗钙土层的保护力度,从而减缓典型草原的退化进程。7.利用逐步进入法,分别以三类地貌实验样地内植被盖度Y、出现冷蒿样方的植被盖度YL以及出现冷蒿且栗钙土层厚度在10cm以下样方内植被盖度YLL为因变量,以对应样方的栗钙土层厚度x1、土壤含水量x2、地上生物量x3、植被自然平均高度x4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1) 坡地地貌样地,Y1=9.992+0.343x1+3.105x2+0.046x3; YIL=18.894+0.279x1+2.167x2+0.028x3,Y1LL=8.028+0.736x1+3.797x2+0.036x3。(2)波状高平原样地,Y3=15.833+0.186x1+1.534x2+0.06x3+0.135x4; Y3L=22.989+1.343x2+0.055x3;Y3LL=16.869+1.198x1+1.964x2+0.049x3。(3)低山丘陵样地Y2=21.606+0.425x1+0.95x2+0.048x3;出现冷蒿的样方植被总盖度、栗钙土层厚度小于10 cm且出现冷蒿的样方植被总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和植被自然平均高度x4间表现为线性关系不显著,拟合模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所以不能拟合出多元线性模型,自变量与因变量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其具体模型还需进一步研究。8.坡地地貌样地和高平原地貌样地内,在栗钙土层厚度小于10 cm且出现冷蒿的样方中植被总盖度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出现冷蒿样方植被总盖度的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从统计学意义上讲,这说明栗钙土层厚度小于10cm且出现冷蒿的样方植被总盖度的拟合模型对总体变异的解释程度更高。这同时证明以栗钙土层厚度小于10cm这个界限来对出现冷蒿的样方进行划分是有实际研究意义的。
【关键词】:典型草原 植被盖度 栗钙土层厚度 协同演变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8
  • 1 绪论18-29
  • 1.1 引言18-1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19-25
  • 1.2.1 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协同演变及相关性国内外研究现状19-21
  • 1.2.2 植被、土壤空间异质性国内外研究现状21-22
  • 1.2.3 空间插值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22-23
  • 1.2.4 多源遥感数据在草原监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3-25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25-26
  •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26-28
  • 1.4.1 论文研究内容26-27
  • 1.4.2 技术路线27
  • 1.4.3 研究目标27-28
  • 1.5 小结28-29
  • 2 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协同演变相关性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29-38
  • 2.1 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及主要研究对象29
  • 2.1.1 景观生态学概念及主要研究对象29
  • 2.1.2 景观异质性29
  • 2.2 地学统计基本原理29-32
  • 2.2.1 前提假设30
  • 2.2.2 区域化变量30-31
  • 2.2.3 变异函数及变异分析31-32
  • 2.2.4 空间估值32
  • 2.3 空间插值理论32-34
  • 2.3.1 克里金插值33
  • 2.3.2 克里金插值法分类及适用条件33-34
  • 2.4 方差分析34
  • 2.5 相关性分析34-35
  • 2.6 多重线性回归35-37
  • 2.6.1 多重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36
  • 2.6.2 回归方程假设检验36-37
  • 2.6.3 衡量多重回归模型优劣的标准37
  • 2.7 小结37-38
  • 3 典型草原不同地貌栗钙土层厚度的方差分析38-46
  • 3.1 实验区概况与数据处理38-42
  • 3.1.1 实验区概况38-40
  • 3.1.2 数据采集40-42
  • 3.1.3 数据处理42
  • 3.2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栗钙土层厚度方差分析42-45
  • 3.2.1 数据分析42-43
  • 3.2.2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栗钙土层厚度方差分析43-45
  • 3.3 本章小结45-46
  • 4 典型草原植被要素与栗钙土层厚度及土壤含水量间的相关性分析46-60
  • 4.1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类型植被要素与栗钙土层厚度间的相关性分析46-51
  • 4.1.1 坡地地貌植被要素与栗钙土层厚度间的相关分析46-47
  • 4.1.2 低山丘陵地貌栗钙土层厚度与植被要素间的相关分析47-49
  • 4.1.3 波状高平原地貌栗钙土层厚度与植被要素间的相关分析49-51
  • 4.2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类型栗钙土层厚度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分析51-54
  • 4.2.1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类型土壤含水量数据采集工具介绍51-52
  • 4.2.2 典型草原三类不同地貌类型栗钙土层厚度与土壤含水量间的相关性分析52-54
  • 4.3 三类不同地貌栗钙土层厚度与植被盖度及土壤含水量间变化剖面图54-58
  • 4.3.1 坡地地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盖度间变化剖面图54-56
  • 4.3.2 低山丘陵地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盖度间变化剖面图56-57
  • 4.3.3 波状高平原地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及植被盖度间变化剖面图57-58
  • 4.4 本章小结58-60
  • 5 典型草原植被盖度及栗钙土层厚度空间异质性研究60-86
  • 5.1 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研究61-72
  • 5.1.1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61-62
  • 5.1.2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分析62-65
  • 5.1.3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的各向异性分析65-68
  • 5.1.4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的空间分布68-71
  • 5.1.5 植被盖度空间插值的精度评价71-72
  • 5.2 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异质性研究72-82
  • 5.2.1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72-73
  • 5.2.2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异质性分析73-75
  • 5.2.3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的各向异性分析75-78
  • 5.2.4 三类地貌实验样地栗钙土层厚度的空间分布78-81
  • 5.2.5 栗钙土层厚度空间插值的精度评价81-82
  • 5.3 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空间分布对比研究82-84
  • 5.4 本章小结84-86
  • 6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植被盖度分析计算86-93
  • 6.1 遥感影像的选取与预处理86-89
  • 6.1.1 影像选取86-87
  • 6.1.2 遥感影像预处理87-89
  • 6.2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植被盖度分析计算89-90
  • 6.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9-90
  • 6.2.2 基于NDVI植被盖度分析计算90
  • 6.3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结果与空间插值结果对比分析90-92
  • 6.4 本章小结92-93
  • 7 冷蒿小尺度空间演变与栗钙土层厚度的临界阈研究93-125
  • 7.1 冷蒿频度、总密度与栗钙土层厚度的关系研究94-96
  • 7.2 植被盖度回归分析96-123
  • 7.2.1 坡地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回归分析96-106
  • 7.2.2 低山丘陵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回归分析106-113
  • 7.2.3 波状高平原地貌实验样地植被盖度回归分析113-123
  • 7.3 本章小结123-125
  • 8 结论和研究展望125-129
  • 8.1 结论125-127
  • 8.2 创新点127
  • 8.3 建议与展望127-129
  • 致谢129-130
  • 参考文献130-141
  • 附录141-154
  • 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要素实验数据表(部分)141-145
  • 典型草原植被密度记载表(部分)145-152
  • 草原典型植物样本152-154
  • 作者简介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丰,赵钢,郑蒙安,阿民布和;春季休牧对草原和家畜生产力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5年S1期

2 米兆荣;张耀生;赵新全;冯承彬;周曙光;;NDVI和EVI在高寒草地牧草鲜质量估算和植被动态监测中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0年06期

3 池宏康;周广胜;许振柱;袁文平;;草地植被盖度的近距离遥感测定[J];草业学报;2007年02期

4 刘艳;李杨;崔彩霞;阮惠华;;MODIS MOD13Q1数据在北疆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评价[J];草业学报;2010年03期

5 张艳楠;牛建明;张庆;杨艳;董建军;;植被指数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遥感估测应用中的问题探讨[J];草业学报;2012年01期

6 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7 王绍强,朱松丽,周成虎;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8 孔云峰;仝文伟;;降雨量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探索与插值方法探讨[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9 王学军;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J];地理研究;1997年03期

10 傅俏燕,王志民,闵祥军,李杏朝,杨雪梅,朱军,罗扬;CBERS-1林被信息挖掘的GIS多元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玉山;格根图;任斌;;典型草原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牧草营养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金花;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塔娜;大针茅+羊草草地退化演替阶段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典型草原植被盖度与栗钙土层厚度协同演变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2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52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