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
发布时间:2022-01-04 14:13
本论文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调研、渔民访谈、实验评估、建模验证和分子检测等研究方法,以掌握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原因,阐明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出中华绒螯蟹保护管理对策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动态及其变动规律。(1)成蟹资源动态。20112015年,长江中下游成蟹蟹汛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天,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天;下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密度远高于上江地区,河口区各监测点的CPUE在9.0430.86 kg/(天·船)之间波动,上江安庆监测点CPUE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3.0930.86 kg/(天·船)下降至2014年、2015年的0.66 kg/(天·船)和0.67 kg/(天·船);江西、安徽、长江口成蟹的优势壳宽组分别集中在6084 mm、5084 mm与4579 mm,分别占群体的82.46%与、92.96%、95...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长江水系图
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由一块坚硬的几丁质甲壳构成腹甲,呈灰白色[44]。蟹脐紧贴在头胸部之下,是中华绒螯蟹的腹部,共分 7 节,周围有绒毛密布雌蟹的腹部因其外观呈卵圆形,称为“团脐”;雄蟹腹部呈细长三角形(钟状)俗称“尖脐”[45]。蟹脐是性成熟后区别雌雄个体的典型特征(图 1-2)。
图 1-3 长江口 2 秋龄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模式图(王武,2007)g. 1-3 The life history pattern of two-years of E.sinensis the Yangtze est(Wangwu,20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J]. 谢平. 湖泊科学. 2017(06)
[2]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闫龙,宋娜,王俊,鹿志创,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3)
[3]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20072011年)[J]. 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景丽,方弟安,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1)
[4]山东地区稻田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试验[J]. 曹振杰,戴继春,董俊,李娴,高玉升,董文. 黑龙江水产. 2014(05)
[5]崇明地区大规格中华绒螯蟹养成试验[J]. 骆志强,黄薇,李住,刘智俊,陆锦天,马天利. 水产科技情报. 2014(04)
[6]大通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分析与评价[J]. 杨品红,李梦军,黄春红,罗玉双,李娜,陈红文,王文彬,邹武,刘良国. 海洋与湖沼. 2014(03)
[7]中华绒螯蟹江河高效放流增殖和回捕技术[J]. 陈丁开. 渔业致富指南. 2014(03)
[8]长江口九段沙中华绒螯蟹资源状况分析[J]. 管卫兵,杨牧川,王成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9]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J]. 姜亚洲,林楠,杨林林,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2)
[10]长江口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汛期特征及影响因子[J]. 刘凯,汤滔,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周彦锋,方弟安,施炜纲.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3)
博士论文
[1]我国跨行政区湖泊治理研究[D]. 彭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品牌扩张机理研究[D]. 王雪莲.天津大学 2007
[3]三种经济绒螯蟹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D]. 柳广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5
[4]喜树资源生态学的研究[D]. 张德辉.东北林业大学 2001
[5]中国甘草资源生态学研究[D]. 谷会岩.东北林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长江下游干流中华绒螯螯种群特征的研究[D]. 景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重庆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研究[D]. 姚言伟.重庆交通大学 2011
[3]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D]. 郑海波.江南大学 2008
[4]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陈卫境.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水体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体毒性作用研究[D]. 李艳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动态几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 武文华.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7]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D]. 王光跃.南京师范大学 2005
[8]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应用[D]. 罗小兰.四川大学 2005
[9]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宗国.河海大学 2005
[10]铅和镉两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效应研究[D]. 于丰军.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8486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长江水系图
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由一块坚硬的几丁质甲壳构成腹甲,呈灰白色[44]。蟹脐紧贴在头胸部之下,是中华绒螯蟹的腹部,共分 7 节,周围有绒毛密布雌蟹的腹部因其外观呈卵圆形,称为“团脐”;雄蟹腹部呈细长三角形(钟状)俗称“尖脐”[45]。蟹脐是性成熟后区别雌雄个体的典型特征(图 1-2)。
图 1-3 长江口 2 秋龄中华绒螯蟹的生活史模式图(王武,2007)g. 1-3 The life history pattern of two-years of E.sinensis the Yangtze est(Wangwu,200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利工程是祸首,酷渔乱捕是帮凶[J]. 谢平. 湖泊科学. 2017(06)
[2]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闫龙,宋娜,王俊,鹿志创,高天翔.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3)
[3]长江下游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20072011年)[J]. 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景丽,方弟安,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1)
[4]山东地区稻田养殖大规格中华绒螯蟹试验[J]. 曹振杰,戴继春,董俊,李娴,高玉升,董文. 黑龙江水产. 2014(05)
[5]崇明地区大规格中华绒螯蟹养成试验[J]. 骆志强,黄薇,李住,刘智俊,陆锦天,马天利. 水产科技情报. 2014(04)
[6]大通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分析与评价[J]. 杨品红,李梦军,黄春红,罗玉双,李娜,陈红文,王文彬,邹武,刘良国. 海洋与湖沼. 2014(03)
[7]中华绒螯蟹江河高效放流增殖和回捕技术[J]. 陈丁开. 渔业致富指南. 2014(03)
[8]长江口九段沙中华绒螯蟹资源状况分析[J]. 管卫兵,杨牧川,王成辉. 江苏农业科学. 2013(12)
[9]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措施[J]. 姜亚洲,林楠,杨林林,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2)
[10]长江口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汛期特征及影响因子[J]. 刘凯,汤滔,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周彦锋,方弟安,施炜纲.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3)
博士论文
[1]我国跨行政区湖泊治理研究[D]. 彭波.华中科技大学 2014
[2]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品牌扩张机理研究[D]. 王雪莲.天津大学 2007
[3]三种经济绒螯蟹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研究[D]. 柳广东.中国海洋大学 2005
[4]喜树资源生态学的研究[D]. 张德辉.东北林业大学 2001
[5]中国甘草资源生态学研究[D]. 谷会岩.东北林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长江下游干流中华绒螯螯种群特征的研究[D]. 景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重庆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研究[D]. 姚言伟.重庆交通大学 2011
[3]中华绒螯蟹的品质分析与比较[D]. 郑海波.江南大学 2008
[4]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研究[D]. 陈卫境.南京农业大学 2007
[5]水体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体毒性作用研究[D]. 李艳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啮齿动物种群数量动态几种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 武文华.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7]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讨中国大陆绒螯蟹种群遗传变异[D]. 王光跃.南京师范大学 2005
[8]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应用[D]. 罗小兰.四川大学 2005
[9]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宗国.河海大学 2005
[10]铅和镉两种重金属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效应研究[D]. 于丰军.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68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56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