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牧户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研究——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发布时间:2024-01-29 06:4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草原生态恶化、草地退化加剧。为遏制草地生态退化,国家进行了草地产权制度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草地管理政策制度,其中主要包括90年代初在草原牧区实施的“双权一制”和2000年以来推行的各项草地生态保护政策。随着草地政策制度的实施,锡林郭勒盟牧区牧民的草地利用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放牧方式经历了从大范围四季游牧利用到小范围定居放牧利用以及整合利用等几个历史性过程,草地利用范围逐渐缩小、牲畜移动次数逐步减少;畜群规模管理经历了由灵活、动态的载畜率管理到固定载畜率管理的转变。牧户是草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草地放牧利用行为会对草地生态和牧民生计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明确牧户的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特征和行为决策机制,引导牧户采用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的草地放牧利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根据草地放牧利用的内涵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所指的放牧利用行为包括牧户放牧方式决策与牧户畜群规模决策两个内容。具有不同草地生态系统特征的草地,其有效放牧利用方式应不同。因此,本文选取内蒙古最为典型的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域,以草地生态系统特征为切入点,应用行为经济学计划行为理论(Th...
【文章页数】:14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 草地和草地资源利用
1.4.2 牧户生产行为和草地放牧利用行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和不足
1.7.1 主要的创新点
1.7.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理论基础
2.1.1 草地生态系统理论
2.1.2 计划行为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草地生态系统特征视角下的草地退化诱因研究综述
2.2.2 草地放牧利用研究综述
2.2.3 计划行为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及草地放牧利用方式变迁
3.1 锡林郭勒盟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3.1.2 气候特征
3.1.3 土壤特征
3.1.4 水资源
3.1.5 牧区经济发展状况
3.1.6 草地退化状况
3.2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对放牧利用的意义
3.2.1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
3.2.2 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对放牧利用的意义
3.3 锡林郭勒盟草地政策制度演变及不同时期放牧利用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牧户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理论模型
4.1 牧户放牧利用决策行为主观心理因素—行为意向
4.1.1 行为态度
4.1.2 主观规范
4.1.3 知觉行为控制
4.2 牧户放牧利用决策客观影响因素
4.3 放牧利用决策理论模型框架
4.4 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牧户放牧方式决策行为实证研究
5.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1.1 指标说明与变量设计
5.1.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2 不同特征牧户的放牧方式及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5.2.1 不同特征牧户的放牧方式
5.2.2 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5.3 牧户放牧方式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5.3.1 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5.3.2 行为决策Probit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畜群规模决策行为实证研究
6.1 理论模型的构建
6.1.1 指标说明与变量设计
6.1.2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6.2 不同特征牧户畜群规模决策行为与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6.2.1 不同特征牧户畜群规模统计描述
6.2.2 主观心理统计描述
6.3 畜群规模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6.3.1 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6.3.2 行为决策的多元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牧户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基于个案的实证研究
7.1 伊和乌素嘎查概况
7.1.1 基本情况
7.1.2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情况
7.2 样本牧户基本情况
7.2.1 样本牧户的基本特征统计描述
7.2.2 样本牧户草地放牧利用情况
7.3 典型牧户个案分析
7.3.1 牧户基本情况
7.3.2 牧户的放牧利用行为
7.4 牧户放牧利用方式的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合理性
7.4.1 案例牧户与对比牧户1的比较分析
7.4.2 案例牧户与对比牧户2的比较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建议
8.2.1 确定适宜的共管区域
8.2.2 确定参与牧民
8.2.3 充分发挥资源使用者的参与决策权
8.2.4 明确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职责
8.2.5 建立有效的草场管理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87868
【文章页数】:14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 草地和草地资源利用
1.4.2 牧户生产行为和草地放牧利用行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7 创新点和不足
1.7.1 主要的创新点
1.7.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理论基础
2.1.1 草地生态系统理论
2.1.2 计划行为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草地生态系统特征视角下的草地退化诱因研究综述
2.2.2 草地放牧利用研究综述
2.2.3 计划行为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及草地放牧利用方式变迁
3.1 锡林郭勒盟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3.1.2 气候特征
3.1.3 土壤特征
3.1.4 水资源
3.1.5 牧区经济发展状况
3.1.6 草地退化状况
3.2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对放牧利用的意义
3.2.1 锡林郭勒盟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特征
3.2.2 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对放牧利用的意义
3.3 锡林郭勒盟草地政策制度演变及不同时期放牧利用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牧户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理论模型
4.1 牧户放牧利用决策行为主观心理因素—行为意向
4.1.1 行为态度
4.1.2 主观规范
4.1.3 知觉行为控制
4.2 牧户放牧利用决策客观影响因素
4.3 放牧利用决策理论模型框架
4.4 实证分析样本数据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牧户放牧方式决策行为实证研究
5.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1.1 指标说明与变量设计
5.1.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2 不同特征牧户的放牧方式及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5.2.1 不同特征牧户的放牧方式
5.2.2 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5.3 牧户放牧方式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5.3.1 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5.3.2 行为决策Probit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畜群规模决策行为实证研究
6.1 理论模型的构建
6.1.1 指标说明与变量设计
6.1.2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6.2 不同特征牧户畜群规模决策行为与主观心理因素统计描述
6.2.1 不同特征牧户畜群规模统计描述
6.2.2 主观心理统计描述
6.3 畜群规模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6.3.1 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
6.3.2 行为决策的多元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牧户草地放牧利用决策行为—基于个案的实证研究
7.1 伊和乌素嘎查概况
7.1.1 基本情况
7.1.2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情况
7.2 样本牧户基本情况
7.2.1 样本牧户的基本特征统计描述
7.2.2 样本牧户草地放牧利用情况
7.3 典型牧户个案分析
7.3.1 牧户基本情况
7.3.2 牧户的放牧利用行为
7.4 牧户放牧利用方式的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合理性
7.4.1 案例牧户与对比牧户1的比较分析
7.4.2 案例牧户与对比牧户2的比较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建议
8.2.1 确定适宜的共管区域
8.2.2 确定参与牧民
8.2.3 充分发挥资源使用者的参与决策权
8.2.4 明确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职责
8.2.5 建立有效的草场管理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87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887868.html